信阳茶叶的发展轨迹

信阳茶叶的发展轨迹

新中国的建立使信阳茶业如沐春风,如承雨露,蓬勃发展。

1952年12月,国家开始在信阳县獅河上游兴建南湾水库。

1954年,信阳地区决定把库区内的部分群众迁移到山上种茶,在西南部深山区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黑龙潭、五峰岭建立五个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1955年春节刚过,大雪仍在封山,南湾水库迁安委员会从地区和县抽调一批干部和科技人员上山勘察、规划茶山,随即从上蔡、平舆等县请来大批民工开山种茶,从湖南购来近1万午克茶种。1955年夏,移民全部上山安居,五个茶业社组建完成。

车云山等五个茶业社的兴建,全由国家投资扶持,包括建民房、搬迁、民工开山种茶、茶种购运等。同时,国家还给社员头5年的生活补貼,人均毎年500元,社员吃粮按商品粮待遇,长期按牌价供应。茶业社以茶为主,只有少量农田。山场和茶园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董家河乡的车云山茶业社、集云茶业社和云雾茶业社,浉河港乡的黑龙潭茶社,谭家河乡的五峰岭茶叶社,五个茶叶社共有81亩老茶园,大部分是新开辟的新式水平梯地茶园,共计920亩。这920亩新茶园,全部实行合理密植,解决了过去随坡稀植、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从此开辟了信阳科学种茶技术的先河。

1958年,茶山与山下农业社合并转成人民公社,茶山为大队。由于五峰岭茶业社在人民公社化给了南湾水库林区,茶园逐渐变成山林,从此五峰岭茶业社便不复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深得人心,大大调动了茶农生产积极性,茶山面貌焕然一新。剩下的四个茶业社,人口、茶园、茶叶产量、产值都在逐年上升扩大,茶农的生活也在逐年改善提高,茶山上也建起了小学校,过去的泥土打墙的草房变成了砖墙瓦房,还有部分钢筋水泥楼房。

1983年人民公社改为乡,茶山大队改为村。茶业社全部通了电,并修通了公路。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茶农种茶积极性又进一步提髙,茶山面貌又添新容,满山翠绿茶园同幢幢新房相辉映,茶香书香,一派社会主义茶乡新景象。

1984年,这四个茶业社组建为信阳县龙潭茶叶总场。国有龙潭茶叶总厂在它的历史任期中,不仅是信阳茶业的示范样板,而且屡创佳绩,使信阳毛尖在全国崭露头角。1988年,在产业化经营的浪潮中,董家河乡成立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五云茶叶总场(后改为五云茶叶集团),车云、集云、云雾和黑龙潭又成为五云集团重要的茶叶分场,所产茶叶在国内外屡屡获奖,成了信阳毛尖的产地,蜚声中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