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导读

信阳是一座山水小城,茶乡,位于河南南部,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但前几天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信阳已跌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榜单,那么先看一下事实是什么呢?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9—2018连续10年入选,2019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信阳为中国唯一连续十年入榜宜居城市,享有永久宜居城市荣誉称号,不再排名)。

上面这段话引用来源自官方,其实我之前也写过关于信阳的文章,因里面用了“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而被网友质疑说:“你可虽提提宜居城市了,怎么来的心里没点数啊?”而评论大部分都来自信阳的网友,连续十年的入选,连续十年的被争议,原因为何呢?我们各分方面来分析一下信阳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号。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地理位置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与鄂豫皖交汇,三省通衢地带,交通发达,也是豫南区域的中心城市。

气候环境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分界标准,而淮河从信阳全境穿流而过,信阳的人民被分布在了淮河两岸,但信阳地区淮南面积远比淮北要多,气候与南方更接近,生活习俗与南方人接近,且种植水稻居多,所以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

历史文化

信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在这里就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七个诸侯国,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名相孙叔敖造田兴水,使当时的楚国富甲一方,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信阳从此时成了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也自此成了楚文化的发源地,至今信阳的方言与文化与河南其他地方都有很大的出入。

信阳作为革命老区,在历史上和近代都出过不少英雄,曾出现过春申君黄歇、楚国名相孙叔敖、北宋宰相司马光、三国名将魏延、开漳圣王陈元光,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国上将许世友,政协主席邓颖超等等。

因何受到争议?

  1. 首先是被质疑的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榜单没有公信力,评选机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但在2016年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第九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此机构赫然在列。
  2. 其次信阳做为一个三线小城市,经济发展并不突出,城市无大型工业带动,与很多同类城市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城市就业等等的差距。但在河南2019年上半年的GDP排名中排河南第八,意想不到的是杀入了中国GPD百强排行榜第一百名。此处也透露着信阳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增长。

信阳作为鄂豫皖三省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否宜居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健康指数,舒适度,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等等各项指标来考量的。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依山傍水,西部和南部由桐柏山和大别山相连,周边群山环绕,大别山更是占据了豫南山区的80%,南湾湖水域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共有61座岛屿,南湾湖的上游便是信阳毛尖的源产地,并于2009年开始发展旅游业,成了信阳发展于传播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之所以入选十佳宜居城市,咱先不谈是否真的如网友所论背后运用了某些手段,但信阳的环境是不可否认的,这其中信阳毛尖功不可没,现在信阳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旅游城市,更是一个山水茶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到四月来临,更是茶香满山,让人心旷神怡。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的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中湿度较大,为信阳毛尖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在今年清明世前夕,采茶即将开始之际,信阳突然降雪,差点让茶农们心碎,而到了清明当天却细雨纷纷,桃花依旧在,红里透着白,白里又透着粉,清明节后,朗朗晴空,茶农们开始忙碌的采摘第一批的春茶。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白龙潭的采茶工

“信阳毛尖”做为十大名茶之一,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是因此,毛尖成了信阳的代言,信阳成了毛尖的归宿,而茶成了信阳人民茶余饭后的念想,成了家乡人的骄傲。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喜欢喝茶的人几乎都知道,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源于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俗称“五云两潭一寨”,而两潭在信阳毛尖里又更胜一筹。

信阳毛尖的生长环境

大家平时喝的只知道叫信阳毛尖,却不知道信阳毛尖的不同之处。信阳毛尖种类繁多,有高山茶和大山茶,甚至还有一些小旱茶和大白茶等,而黑白龙潭的毛尖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也是因为二潭地势较高,海拔几乎都在600米以上,气候更加湿润,更有利于毛尖的生长。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白龙潭

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汤色清亮,回味甘甜,有着特殊的茶香。很多人都认为信阳毛尖冲泡出的色泽应该越鲜艳透亮越好,但实则不然,春茶的特点是“先苦后甜”,纯正的信阳毛尖春茶的汤色是绿中带些淡黄,初入口略感苦涩,而咽下去苦味消失,回甘良久,沁人心脾。而如今市场上存在的毛尖有的为了色泽鲜亮,用低火炒制,味道偏苦,一味的追求颜色却忽略了茶的本质。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毛尖中芽

信阳毛尖春茶的种类

茶的采摘与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采茶期大概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但最好喝的茶要属春茶,春茶主要分

明前茶雨前茶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 明前茶

  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因为春天刚刚复苏,茶树才刚刚冒出嫩芽,所以明前茶几乎是100%芽尖,呈短圆形,也是信阳毛尖级别最高级别的茶。

  • 雨前茶

  雨前茶是指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摘的茶叶,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意味着春天即将离去。雨前茶的芽呈细长形,也称中芽,仅次于明前茶。

   春季过后的还有芒种的夏茶和白露的秋茶,口感苦涩加重,色泽不再如春茶鲜亮,但是依旧耐泡。

信阳毛尖的炒制工序

四月在信阳白龙潭同学家小住的几日,白天在茶山领略风光,也学习了一下如何辨别芽尖,晚上才真正知道毛尖从采摘后是需要经过八道工序才能成为桌上的一杯好茶。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白龙潭拍摄, 我与同学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刚采摘回的茶叶在摊晾

1、 摊晾

采摘工每天白天在茶山采摘,到了太阳落山后便急时将茶运回加工处摊晾,散发掉部分的青气和水分。

2、杀青

 将茶叶放进用木柴加热的滚筒里反复旋转进行杀青,收拢青叶。

3、筛选

将茶叶先进行风筛,吹掉杂质及单叶后再放在筛子上抖动进行等级筛选。

4、揉捻

将茶叶放进揉捻机进行旋转磨软,为后期塑形打基础。

5、炒制

用温火进行炒制,需要有经验师傅通过颜色和形状来判断出锅时间。

6、塑形

将炒制完的茶叶放进顺条机进行顺直。

7、生锅

炒茶师傅需要用手在高温的锅里迅速的对茶叶进行抓条,手法好的师傅出锅的茶叶形状更美观。

8、烘干

这是最后一步,将茶叶放进烘焙箱中烘30-40分钟后便可以长期存放了。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炒制毛尖的所有机器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炒制好的信阳毛尖

信阳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除了山和茶,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有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而淮河流域面积占我市的98.2%,南湾湖更是撑起了信阳旅游业的一大片天,同时鸡公山每年的游客也在增长,鸡公子的负氧离子含量测量为全国最高,而信阳的空气和环境不仅依靠着鸡公山,还有这淮河之水与万亩茶园。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总结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当地居住者最有发言权,我曾在信阳市读书三年,但是毕业后再来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是我不喜欢这里,我多少次曾几乎冲动的带着行李回到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单从居住环境来说,我还是赞同的宜居的,信阳曾做为军事要地,生活设施还是比较完善,交通也比较便利,飞机高铁都已修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信阳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就业困难成了一大弊端,也因此导致人口外流,当今社会的幸福来源不只是良好的环境,主要还是强大的经济后盾,随着近年来信阳整体经济的逐年增长,我觉得信阳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美!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白龙潭的流水

信阳,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何备受争议?

信阳文新茶园内

不管这个评选有什么样的内幕,但我仍旧喜欢这里的一切,信阳不只是我读书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我人生中最灿烂的年华便留在了这座城市,我喜欢这里泉水甘甜,喜欢这里茶树成林,喜欢这里空气的湿度,喜欢吃这里的热干面,喜欢这里的信阳毛尖,更喜欢这里年少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