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卖百套“炒房团”,请放过中国年轻人


狂卖百套“炒房团”,请放过中国年轻人


在长达十几年的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抢房热,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现象


当国内每一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并不是房子卖不出去,而是房子出来了反而要抢,要摇号,递茶水费,“差异对待”,怪象丛生。

这些年,房子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不够卖了,可是实际的库存量到底有多大的水分呢?随着一批批的炒房客被公布于众,人民才慢慢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存量少,而是房子被恶意炒作,炒房团公示于公众视野,成为公众敌对对象


而在个人炒房客背后其实还有更大的炒房团,那就是炒房企业。企业往往有更大的资金量,可以一次性盘上百套房源,进行屯压。


那么为什么房企要囤房炒房?


实体的经济回报率低,炒房的资金量更大,外加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一但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最快获得资本的方式就是出售房产。


2019年,据说是最难过的一年,虽然年年难过,但今年难过了大部分人,每逢到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就有不少的“炒房团”开始疯狂抛售,“企业炒房团”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

12月13日,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就有三家企业为了增厚利润,宣布卖出名下房产,并且美名其曰“盘活公司资产”。


深圳市全新好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零七投资以2500万元的总价卖出鸿颖大厦27层11套房产,房子卖出之后预计可以带来2000万的收益增加。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转让昆山市花桥镇的房产,转让总价大约为1008.07万元,这一次的卖房操作预计可以为企业增厚利润约550万元-650万元。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挂牌的方式,对外出售北京千鹤家园小区11套房产,评估值8756.69万元,预计将增加处置当期收益3000万元左右。


这几家企业的共同点都是,面临前三季度的债务危机


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全新好营收3107万,同比减少3.68%;哈森股份营收8.82亿元,同比减少10.6%;东方钽业营收4.53亿元,同比减少44.72%。


所以很明显可以做一个分析,房地产对于企业年底回笼资金,增加利润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也很好判断为什么很多企业会选择年底卖房作为一个资金流转渠道

事实上,其实卖房增加利润,卖房度过财务危机,除个别企业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年度收益状况,依照了解到的数据,四季度以来,有将近数10家的企业,以卖房实现增润。

狂卖百套“炒房团”,请放过中国年轻人


这些企业前三季度的非净利润都为负数,其中ST海马出售房产竟达到401套

然而,我们所见所闻可能仅是冰山一角,中国楼市企业“炒房团”是潜藏在冰山深处的。

2

企业炒房,远比我们想象中要狠得多。


在分析前,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指标。


官方的定义中,投资性房地产也就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房地产买卖的差价),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通俗说法就是:能赚钱


根据价值线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股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7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近一半,合计持有市值1.26万亿元。


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剔除建筑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之后,股市上含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还高达3572家。


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投资性房产占了很大一个比重


狂卖百套“炒房团”,请放过中国年轻人


我们具体来说一下企业,拿美凯龙来聊,这是一家主营商业服务,家居家具装饰的企业,但即使是主营业务为家具板块,但是投资性房地产金额却高达830亿,美凯龙总资产才1220亿呀!!!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的投资性房地产金额接近500亿元,中国银行的投资性房地产金额也有230亿元,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金额也超过100亿元。


可想而知,一些上市企业对于房地产的热衷,也是不容小觑的


3

其实房地产而言,真正能保证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就是定的一个总基调“房住不炒”回归居住这一属性,但是房地产,以商品流通的形式开始,其实就已经跑不掉金融属性了

炒房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损害了刚需购房的利益,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资金垄断市场,也许普通民众会没那么苦逼

炒房现象不仅仅带来剥削刚需族,而且还会增加楼市的资产泡沫跟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所以说稳住“房住不炒”,这个总基调,不仅为了保障民生,也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