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九十一期(NO.91)


专栏内容:从地产从业多年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哪些人从买房上真正赚到钱了?


关于“买房赚钱”的话题,可以说都快成为普通民众和老百姓的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常驻话题了。

特别是在地产行业的有意引导,和地产中介的宣传下,各种版本和内容的“炒房盈利,身价翻倍”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大众的购房欲望。

毕竟,逐利是每个人的天性,“赚钱”这个事儿,无疑是最牵动人心,引人关注的话题。

所以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人会相信,甚至恨不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

这和刚刚过去的“房地产黄金十年”,房价突飞猛涨的表现,分不开。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房子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私人空间,而成了一种可以依赖来发财致富的“投资品”。

最疯狂的时候,还出现了以“温州炒房团”为代表的投资炒房团体。

有人因为“买房”而赚钱获利,这个并不用否认。

而在一直在地产行业的我,十多年的从业历程,还有和很多同行的交流后,发现了一个事实:

真正从“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以“炒房”为目的的人。


对于这些通过“买房”赚到钱的人,我做了一些总结:越是精明,越是算计的人,反而被房子坑了,被房子拖垮的,大有人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从“买房”上,赚到钱了呢?


01.买房子纯粹是出于需求,而没有考虑盈利的人

很少有一种商品像房子一样,价格的变化时刻牵动着消费者的心跳。

这就导致了,太多的关注于“买房”这件事的收益利弊,而忽略了真正房子本身的价值:“住”。

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一个购房者,在2008年的时候,买了人生第一套房,为的是自己孩子读书有个正式的学位,而在那个城市,2008却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整个城市房价降了30%,还是普遍情况。

机缘巧合下,我和这位购房者聊了聊,发现他根本不关心房价,按他的意思,买房就是为了孩子读书,又不是奔着赚钱去的,只要合适,买了就行,想太多太累了。

在全民“追涨杀跌”的风气下,这样的心态可谓独树一帜。

后面的发展也不用我说,这位购房者等孩子6年小学读完,就把这套房子卖掉,然后又在孩子上中学的附近再次买房,当地的房价,已经翻了倍。

很多人都很羡慕他通过买房赚到钱了。但其实没有看到,这样的赚钱,其实是无心之举。

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附带了足够的盈利,或许是大部分赚到钱的人的共同特点。

借用一句网络热门话:

“傻傻的买,傻傻的干,傻傻的挣了数百万!精明的算,精明的看,最后成了穷光蛋!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02.每个时代的“保守”投资者

拆迁户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词,而是一直都有的词,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在07年的时候家里拆迁,分到了当时算作“巨款”的拆迁补偿,实在是羡煞旁人。

我的这位朋友属于农村的(被拆迁的城中村),家里文化水平不高,在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投资理财的理念,于是他们全家决定把拆迁款,还是用来买成房子。

这其中有个插曲,原本我这朋友还正常上班的,虽说收入不高,但是胜在衣食无忧,有了钱以后,就辞职在家炒股,用的钱当然也是拆迁款的一部分。

到了2020年,我这位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10年前炒股5万元,现在成了6~7万,而十年钱买的房子,已经翻了一倍不止……

2013不买期货买房子

2014不经商买房子

2015不买P2P买房子

2016不追共享经济买房子

……

或许在当下时代,会被旁人笑称“老土”,“跟不上时代”,但往往这样的人,还真的通过买房子,赚到了钱。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03.喜欢购置资产的生意人

还有这样一群人,不属于以炒房为目的的生意人,他们买房子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资产沉淀。

有一位做生意的购房者给我说过,顺风时多想逆风之难,做生意嘛,哪有万年长青的?

所以他在生意比较好的时候,赚到的钱,都拿来买成房子放着。

他的心态和炒房的不一样,不关心价格,也不关注涨跌,按他的意思,就是哪怕有一天不做生意了,用这些房子出租收收租金,也能维持他的生活开销。

所以买的房子都是位置好,受租赁群体青睐的产品。

这几年,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这样的资产甚至还在很多生意人需要周转的时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从房子上盈利,或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

这样买房子放着的人,其实是很多的,不局限于生意人,也有公务员群体。

“居安思危”,把房子看做生意的备胎,而不是当做生意来买卖。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住宅风险低,但是保值增值总比存银行好


04.“长期主义”心态的人

大家知道股市一天的涨跌限度是多少么?±10%。

也就是说,理论上的极限情况,一个星期5天交易,就能让股市资产最多增值50%,当然也有可能贬值。

而在房地产市场,除了特别中心的大城市(北广上深),一般一年的涨幅波动,不会超过10%。

那为什么股市发家致富的少,买房赚钱的多?

这里面离不开急功近利的“追涨杀跌”。

楼市和股市中能够真正盈利的人,往往都是长期主义者。

为什么最近几年“炒房团”销声匿迹,很少有新闻了?一旦上涨的势头被政策和市场所限制,短期炒客可就不妙了。

短期炒房,这和压着身价去股市搏一把的人,本质一样。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05.结语:

关于买房子赚钱这件事儿吧,我总结了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是要会算账,买房赚钱可能是个伪命题:

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这个帐很多人都没算明白,100万的房子,30万的首付,70万的贷款,30年月供(等额本金):10年以后房价涨到150万,实际这套房子赚了多少钱?

大部分人会直接说:50万。

大错特错。

实际上,总利息大概是515929.17,10年的利息大概是171976元,还有这个房子要交易,还需要偿还提前还款违约金,我们简单算总利息额1%吧,也要50000元。

其他税费和手续费还有中介交易费,我们算2%,又是100000元。

实际这个房子赚了多少呢?

1500000-1000000(本金)-171976(10年利息)-50000(违约金)-100000(交易手续费用)

最后到手的盈利,是多少?大概只有178023.667元,也就是18万不到。

一次性买房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在地产交易行业内,有句规则,一般人不会告诉你:

房价绝对值不涨个35%,转卖就要亏钱。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第二,是买房,不能迷信“纸面财富”,房子周转的周期和手续的繁复,对于资金的周转来说,跟不上节奏。

我特别反感诸如:“卖房治病”,“卖房拯救公司”这样所谓的新闻。

房子作为资产来看,钱换成房子很快,房子换成钱,如果想要快,就一定要“割肉放血”。

作为需要快周转的资产,房产肯定不合适。

如果非要把房产当做资产来看,这就是一种适合长期持有的资产。

而有一种心态,自己有套100万的房子,就觉得是有了100万的现金的底气,就敢去做100万的生意。

万一遇到需要资金紧急的情况,结果不用多说了吧?

往往花几年的积攒下来的涨价盈利,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一次就让你损失出去。

更别说抵押,信贷的风险和成本了。


真正在“买房”这件事上赚到钱的,还真的不是“炒房团”

不动产交易流程多且耗时


最后,买房赚钱的本质请看明白,并不是通过买房赚到钱了,就是眼光有多前卫,多么的精明会算计。

其实因为前期买房而后续赚到钱的人,是享受了经济上行发展过程中的资产升值带来的“红利”。

就像长期持有股票的人都懂,叫做“股票分红”。

赚到钱的,都是跟对了时代的趋势,享受到了红利而已。

物价,收入也在涨,曾经的万元户,今天就是笑话了。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红利还有多久?谁看的准?

毕竟有眼光,有条件去把握追逐时代红利的人,在任何时代,只是少数部分的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房产还是很够意思了,带来的红利造就了这个时代中国大基数的“中产阶级”。

通过房子,盈利的人,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并不是真的眼光能力多强,投资有多精明。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趋势到来,是难以预测也是不可阻挡的。

到时候,还有有没有房子的事儿,那就不好说了。

看不明白这一点,因为房子赚的钱,迟早从别的地方亏出去。

用买房子赚钱的逻辑,去盲目投资过的人,基本都铩羽而归。


希望房子做为商品,只是因为被需要而关注,而不是房价的涨跌引来资本的觊觎。


对于城市来说,国运决定城运。

对于个体来说,城运就是房运。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个人拙作,长期原创不易,还请各位看官支持(小小点赞动力大,转发关注真有爱)~


欢迎留言文明交流,有问必答,拒绝地域黑,拒绝无脑键盘侠。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倡议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尊重事实,文明表达。

地产领域12年从业经验,愿为所有对房地产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