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阿Q和堂吉訶德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可謂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兩個同為大家所熟知的經典形象,有著碰撞中的巧合,也有著各自必然的歸宿。

就同中有異來說,阿Q和堂吉訶德他們有很多相似點。比如他們都處在一個時局變動的環境中,社會政局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各自面臨的情況互不相同,堂吉訶德所處的時期正是封建帝國的衰落期資本主義正在萌芽。人們沉醉在往日的輝煌中難以自拔,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人們放縱私慾追求利益,極端人文主義橫行。而阿Q所處的時期是封建王朝的末期,人們在思想上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麻木不仁、自私自利、自欺欺人整個社會處在一片黑暗之中。

再者,雖然阿Q和堂吉訶德都是讓人覺得荒誕可笑。實質上卻各有不同,堂吉訶德瘋狂可笑,但是他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他面對困難積極樂觀,善良正義他是為了幫助弱者,為了這個社會恢復到以前那個鼎盛的時代。雖然的他的想法很可笑但是充滿了正能量,讓我們在歡笑之餘肅然起敬。阿Q則不同他可笑在,明明死到臨頭了還在想畫的圓不夠圓的問題還說 “孫子才畫的圓。”他讓人覺得可笑的時候更多的是可悲。

阿Q和堂吉訶德都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痴迷者,但又有各不相同的地方。雖然他們都會用自己的意想來安慰自己,但他們的想法來源不同,堂吉訶德是來源於騎士小說,而阿Q是來自於自己的想象。目的也不同,堂吉訶德是為了鼓舞自己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而阿Q卻是尋找安慰使得心理平衡。所給人的感覺也不相同,堂吉訶德是積極的樂觀的,而阿Q則是消極的悲觀的。


《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1.異中有同

阿Q和堂吉訶德有同中有異也自然就有異中有同,在不同的地方有著相似的巧合。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的初衷都是為了借這個人物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建議。比如魯迅借阿Q來告訴國民自己的惡劣根性,以及我們處在一個怎樣的環境裡。讓人們去思考如何拯救自己的國家。塞萬提斯也是要借堂吉訶德來表現民生百態,表達自己的人文主義觀,並且諷刺騎士小說。[11]

阿Q和堂吉訶德都是兩個悲劇似的人物,但各自的情況又不相同。堂吉訶德是躺在床上鬱鬱而終的,他臨死前才醒悟,痛罵了騎士小說才憤然離世的。他的悲劇也是這個社會的悲劇,因為離去了一個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的英雄。阿Q臨死也沒覺悟,也搞不清楚為什麼非要殺了他,他在一群看客的注視下被送上了斷頭臺。他是一個悲劇,麻木愚昧的悲劇,殘酷冷漠的悲劇。

無論是同中有異還是異中有同,阿Q和堂吉訶德這兩個形象是屬於文學的交織與構造。有巧合也有必然,在同中尋異在異中求同,這才是比較文學的魅力。


《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2.差異的本質

阿Q和堂吉訶德這個形象之所以能進行比較,是因為他有差異的地方。產生差異的本質,與社會的環境和區域的文化習俗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正因為這種種因素的構造影響,才使得這兩個形象各有魅力。

差異的形成是必然的,尤其像這種中西方文化的作品更為明顯。首先各國的文化習俗互不相同,中國尊崇孔子繼承儒家文化,恪守仁義禮法,倫理綱常。

隨著封建王權的集中與強化,儒家文化越來越成為成為封建統治者奴化人們的工具。在清末期已經腐朽不堪,淪為束縛人們的枷鎖。這些文化內涵日復一日的影響這我們,形成了我們中庸內斂的民族性格。西方文化自然與我們不同,他們的文化屬於外向型文化,熱情開放、敢於冒險。是海洋文化的開創者和傳承者他們虔誠的信仰宗教,他們鮮明的特徵反映在他們的文學裡孕育著他們的民族。

文學之間產生差異,與其作者的人生經歷也有關係。魯迅先生是學醫出生的受過國外的文化影響,他本來的志向是救死扶傷,可經歷過了“看客”事件後,他被國民的麻木不仁震驚了,他決定棄醫從文用他的文筆來喚醒人民。也正因為這麻木愚昧的國民和黑暗的社會環境,讓魯迅創作出了許多經典的文學形象。塞萬提斯一開始也是懷著滿腔熱血參軍報國,最後是身心俱損,居無定所,窮困潦倒。他飽嘗了人情冷暖也見證了民生百態,深刻了解人們的生活並且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進行諷刺,對人民的苦難生活表示同情。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他自己經歷的或者看到的一些事件。

產生差異是必然的,因為現實的環境以及個人的經歷都不相同,也正因為這些不同才讓文學的世界五彩斑斕。


《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3.文學的共性

通過對阿Q和堂吉訶德的比較和研究,這兩個中西方的文化形象各具魅力,在比較中我們也漸漸瞭解文化的共性,更加了解文化的共通之處。

首先,不論是哪個國家的文學還是哪個民族的文學,都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作者的所見所聞,來自於人民。作者將自己所瞭解的生活百態轉換成文字來創作自己的作品,所以不論是什麼作品都來自於生活這是所有文學的共性。比如魯迅先生寫的阿Q就是自己所瞭解到的當時大部分人民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狀態。刻畫得如此真實,讓當時許多的讀者覺得寫的就是自己。堂吉訶德一些經歷也都是作者所聞所見,所以大家都說他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態。這些都說明了,文學來自於生活,這是所有文學作品的共性。

其次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創作他的人,我們稱之為作者。作者對於文學作品的加工,也是所有文學作品的共性。純生活化的情景並不能直接照搬到作品裡,必須經過作者的篩選加工,才能完美的呈現作品的思想內容。這樣的作品才能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比如阿Q這個形象,他身上的一些缺點,在我們的身上也是存在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他卻集聚了所有的缺點,這個是比較少有的,這就使得阿Q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典型,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與關注,也就達到了魯迅的目的,揭其病由,引起療救的注意。堂吉訶德也是集瘋狂與智慧於一體也是做到了極致,這是我們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自然也就成為了經典,這是作者對作品的誇張和虛擬所完成的。也是這樣的一個形象才使得騎士小說得以消亡。所以文學作品的共性就是都經過作者的加工與創造。


《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最後文學作品與讀者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學又稱為人學,他需要讀者的參與交流。才能完成作品的終極環節,讀者對於作品的理解與領悟至關重要。無論什麼文學作品都要與讀者產生共鳴,才能稱之為一個作品。這就是文學的共性。比如堂吉訶德作者是想借此來消滅騎士小說,讀者的加入使得作品又有了新的內涵,比如反映民生,揭露社會的矛盾,宣揚新的人文主義等等。讀者的加入是對作品豐富,是完成作品的重要環節。這對於中西方來說是一樣,所以文學的共性也在於讀者的挖掘與交流。

文學的共性不分國家、民族和作者。它是所以文學共同都有的性質,文學來自於生活,由作者加工和創造,由讀者挖掘和交流,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才能完成作品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阿Q》和《堂吉訶德》:生活比任何構思都更離奇


阿Q和堂吉訶德這兩個形象通過比較研究發現,他們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既有文學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差異,正是這種深入的研究和比較,才讓我們深刻的瞭解到他們的巧合所在,也就是他們的相同之處,比如堂吉訶德和阿Q都處在社會的變革期,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上大部分人的心裡特點和生存狀態,這些巧合是研究不同民族文學共性的關鍵點。他們也有必然的不同點,比如各自的背景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出身、教育的不一樣,對後面的命運安排也會有所影響。還有作者的思路、經歷、意圖的不同都對形成這種文學差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能在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下領悟到,文學的共性和產生差異的本質,體會比較文學帶給我們獨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