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申侯联合缯、西戎等国推翻了幽王的统治,并于昏君被杀后返回了封国,与缯、许、郑三位诸侯共同拥立自己的外孙姬宜臼登基,宣告成为周朝(东周)的新天子,史称周平王。但是正如咱们上次文章结尾提到的,

平王的登基在当时并不是唯一,还有另外一位王室成员被其他诸侯推举为王,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那这位与周平王并立的人是谁呢?

既然要找寻历史人物,咱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去翻翻正史,看看官方的史官是如何记载的。因此,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便成为咱们最先要查阅的资料。可当鄙人通篇翻查了整部《史记》后,无论是本纪还是世家,甚至“十二诸侯年表”中,都没有所谓的那个“天子”存在,莫非东周初年本没有什么“二王并立”的特殊时期吗?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太史公的《史记》并未记载携王余臣

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又是《竹书纪年》这部要揭露历史真相的“良心史书”给出了不同的记载。据《竹书》所记:“(幽王)十一年,申侯、鲁侯(上篇文章已经说明过,这个鲁侯其实应该是缯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并且,《竹书》的这条记载还不是孤证,在《左传》中也有:“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这样的佐证,更坐实了“携王”的存在。

这样看来,咱们的太史公这一次又“任性”了,为了遵循他心中王化、正统的概念,默默地把王子余臣这位“携天子”给抹去了,好让平王保有着独一无二的天子身份。但事实就是事实,既然《竹书》为咱们提出了真相,咱们就得沿着这条线索去了解一下携王余臣其人。

那余臣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他被称为“王子”呢?在杜预所著的《春秋左传正义》中给出 “携王,幽王少子伯服也”这样的注释,让携王余臣这“王子”的称呼得到了完美解释,加上伯服本就是幽王后期所立的太子,使得这种说法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流。甚至到了现在有些“学者”为了附会这种说法,提出了姬伯服字余臣的荒谬解释,真是碎片式研究历史的典范。可是,人家杜预所生活的年代,“汲冢竹书”还没有问世(未被挖出),有这种局限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今人还犯同样的错误,就实在是说不通了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杜预认为余臣为伯服,有他的历史局限性

毕竟《竹书》已经明确记载了,在幽王殒命的同时,伯服是一起被杀的。之后书中又提到了携王余臣,说明这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人,所以余臣到底是谁,咱们还得接着探寻。但是,当鄙人继续翻看各类史籍后,却再也找不到半点对余臣的解释,让研究又陷入了僵局。幸好,另一部埋在地下躲过了始皇帝“焚书”浩劫的奇书问世了,才让余臣的身份得以曝光,而这部奇书便是《清华简》

《清华简·系年》中第二章所记:“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其中“伯盘”就是幽王少子伯服的另一种写法,而余臣的身份乃是幽王的弟弟。这次终于真相大白了,余臣这位王子并不是以幽王来说的,而是宣王的“王子”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曝光了余臣身份的奇书——《清华简》

这下好了,咱们终于明白了余臣的身份,但紧接着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又产生了。比如余臣宣告登基的地点“携”具体在哪里?余臣到底为何会被众人选中?以及这些拥立携王的诸侯都有哪些呢?那接下来不如看看在下对这些后续问题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携王登基之地在何处?

要说“携地”具体在何处,对于咱们现代人来说的确是个难题,毕竟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太久了,其名称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从《系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这句话来看,携地应该在虢国境内,至于是当时的哪个虢国呢?予以为只能是由西虢国迁城后所建立的南虢国。

其原因是,当时的东虢国君昏聩,早已被臣子、百姓所背弃,难以做出号令群雄、拥立新君这样的重大举措。而留在西虢原封地的小虢国,同样是实力不济。更何况小虢国所处地域紧邻戎狄诸国,在那里拥立新君,等于送羊入虎口,明显不可能。唯有南虢国地处王畿之内(今三门峡市一带),又没有被战火波及,还拥有着较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更离周朝的东都雒邑很近,是携王登基最安全也是最理想的地点。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众虢国中实力较强的南虢国疆域示意图

2、这些诸侯国为何会支持余臣成为新天子?

其一,余臣是幽王之弟,在兄长年纪都不大的情况下(幽王死时也才二十四、五岁),他的年龄就更加少小,甚至都还没有成年。正因如此,这样一位年轻的王子,血缘上也算正统,最适合被扶上君位,成为被这些诸侯所控制的傀儡周王

其二,姬宜臼虽然曾经当过太子,但已经被幽王所废,在资格上属于不被允许继位的行列。哪怕幽王已经被推翻,但王朝还在延续,先王的命令依然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宜臼的身份还不如余臣更合法。所以,作为拥趸礼制的这些诸侯们不愿支持平王。

其三,据《竹书》所载,拥立携王的首席诸侯乃是虢公翰,也就是南虢国国君,这也是携王登基选在虢国的另一个原因。

虢公翰之所以不支持平王,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该国原国君虢石父(极有可能是虢公翰的父亲)就死于申侯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既然你申侯已经拥立了姬宜臼,那跟他有仇的虢公翰便不可能跟他们站在一起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竹书》中虢公翰拥立余臣的记载

其四,申侯联合缯国、西戎进攻丰镐的这件事

,虽然是幽王挑衅在先,但毕竟属于臣子以下犯上的叛乱虢公翰作为王室宗亲,又是王畿的守护者,当然不能站到叛乱者一方。更何况西戎属于外族,申侯作为周朝的侯爵竟敢勾结番邦,那他所推举的天子是不会被以虢公翰为首的众多诸侯认可的。

其五,虢公翰身份为公爵,而申侯、缯侯只是侯爵。如果共同拥立平王的话,申国凭借血缘,缯国同属首功,他们两国以及郑国这样新兴诸侯国的地位都将获得大大提升。这就极大地威胁了虢国等老牌诸侯在朝中的话语权,使他们失去往日的荣光。所以,为了保住自己一方的权力和地位,不如也拥立一位新君才更为划算

所以,综合以上五点,这些诸侯国才决定跟着虢公翰一起拥立余臣与平王相抗衡。

3、拥立携王登基的这些诸侯都有谁呢?

正如上一个问题所分析的那样,与申侯(或者说平王)站在对立面的一方是以虢公翰为首的众多诸侯。虽然史书中多以类似于《系年》中所说的“邦君”、“诸正”来代称,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名称。但通过对南虢国特点的分析,应该也能找出一些答案

首先,参与此次“二王”之争的诸侯基本处在王畿、中原,以及西部地区。而地处北部(如燕国)、东部(如鲁国、齐国)、南部(如楚国、吴国)的诸侯国,由于距离较远或本国也自顾不暇,其实并没有参与其中,所以无需将他们考虑在内。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鲁、齐、楚等国并非加入“二王之争”

其次,南虢国由于在这场战乱中失去了原国君,跟申、缯等国结了仇。那他这一方的诸侯们,也应与申、缯两国(甚至包括郑国)关系不睦,这样的话褒国就应该是其中之一了。因为,褒国虽然是被迫献美女入宫的,但自打褒姒进宫后,褒国还是获得了好处。而这场叛乱不仅让褒姒被戎人掳走,还让褒国的优厚待遇荡然无存,当然要站到南虢国这边了。另外,咱们之前在讲“郑国建国录”时特意提到过,东虢国、郐国迫于郑桓公的身份,曾割让土地送给郑国。这种利益上的损失,会让这两个国家对郑国有看法,从而站到携王一方

再次,南虢国这个国家属于有地位的老牌诸侯,那跟他站在一起的显然也是有着相同或相似身份的邦国。这样一来,地处王畿附近,又有较高地位的老牌诸侯

毕、霍、蔡、虞等国(多为姬姓国),将成为携王最好的拥护者

所以,就目前分析来看,支持携王的诸侯至少有:南虢国、褒国、东虢国、郐国、毕国、霍国、蔡国和虞国等。那晋国、赵国、秦国、卫国为什么没有算携王一方呢?

因为晋文侯母亲和妻子都为姜姓女子(虽然不一定是申姜氏,但毕竟是有亲缘关系),所以晋国不便跟姜姓的申国翻脸,处于中立观望状态。赵国是晋国的附庸,当然要看晋国的脸色,所以暂时也不会去支持任何一方。而秦国属于新兴国家,此时还没有诸侯身份,当然不愿意当老牌诸侯们的跟屁虫。只不过此时他们与申侯等人之间还未建立联系,所以也处于观望游走状态。最后再说卫国

,当时的卫武公自己就是靠发动政变成为国君的,所以他并不认为申侯他们的做法有什么错误。再加上余臣未来明显就是虢国等诸侯手中的傀儡天子,而宜臼是申侯的外孙,立平王初衷是亲情辅佐而不是牟利,所以他心中应该早就站到了平王这边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并未立刻表态的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

这就是在下对携王一方势力的一些分析,也正是在这么多有地位的诸侯支持下,携王才得以与平王并立,形成彼此对峙的局面。可这样僵持下去毕竟不是个事儿,一个王朝不可能有两位天子发号施令。所以,双方一定会有进一步的举措,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那到底是哪一方先进行了改变?这种改变将带来怎样的结果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携王余臣、载于竹书、史记未提、隐去携天子、余臣非伯服、清华简系年、幽王之弟、登基何地、因何被选、何人支持、二王并立。

太史公又任性了,默默隐去了东周初年,与平王共存的“携天子”

关键词云图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