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八旗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要逼雍正恢复“八王议政”的祖制?

历史茶坊


雍正时期,经过皇太极、顺治、康熙几辈人的努力,八旗旗主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实权被进一步削弱。


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鑲黄、正白三旗,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控制的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为下五旗。一直到清朝灭亡,也未更改。

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在杀死其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之后,意识到政权分裂的危险,遂于1615年建立八固山制度。

八旗的最高长官是各旗的旗主,在清朝初期,这些旗主的权利非常大,实际上皇帝也是旗主,只不过是最大的旗主而已。满清前期,军国大事都需要皇帝与八旗旗主共同商议、共同裁决。


《雍正王朝》中的八旗旗主

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于是皇帝控制,所以没有旗主。

下五旗即使还有旗主名义此时也是不能管事了,只是挂名而已,电视剧里的八旗旗主威逼雍正恢复“八王议政”一幕,不会在现实出现。到乾隆时,就只有各旗都统,没旗主了。

正红旗:礼烈亲王代善一系世管,雍正年间应为康修亲王崇安和第七代康简亲王巴尔图。

镶白旗:雍正时期有三任,裕亲王保泰、广宁、广禄,不知其中哪一人。

镶红旗:康熙时以平郡王为旗主,雍正时,平郡王相继为纳尔苏、福彭。

正蓝旗:原莽古尔泰所主,后被圣祖第十三子胤祥,世宗第五子弘昼,胤祥第四子宁郡王弘皎所分,旗主不得而知。

镶蓝旗:原系阿敏所主,后归郑亲王济尔哈朗。雍正年间应为第六代简亲王雅尔江阿和第七代简亲王神保住。

《雍正王朝》中八王爷允禩利用弘时,欺骗雍正以整顿旗务的原因,使八旗旗主进京共同整顿。廉亲王允禩于是串联八旗旗主,妄图恢复所谓的“八王议政”祖制,以达到架空雍正的目的。


慕山曦侃史


众所周知满人起源于游牧部落,游牧部落就显著的特点就是积少成多,用财富和部分权力将其他较小部落拉拢到一块。去消灭那些敌对势力获得他们的草场和女人。这点很像北方的狼群,团结起来才不怕各种天敌。这情况所谓的族议制度起源于何时目前已经没法考证。从北狄到匈奴都有,三百多年前成吉思汗为这种制度取了一个名字叫“布里尔泰会议”。

而在努尔哈赤起兵时,我们都知道他是十三副盔甲起兵的。这就意味着他起兵的时候最起码有13个盟友。这13人是推举了努尔哈赤做老大,但是每个人都掌握着部落里的一部分话事权。这其中包括自己的弟弟们。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开始了对盟友的削权,杀子、幽弟皆因为他们动了自己权力的蛋糕。

但是在天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即废黜代善太子之位后不久,努尔哈赤首次透露了要实行“八和硕额真共治国政”的意图,“今后大事由八和硕额真裁决”。那此时努尔哈赤为什么又会实行这种分掉自己汗王权力的“八王议政”?其实原因很简单,努尔哈赤根据部落习俗准备在自己死后传位给最受宠的儿子——多尔衮。但是多尔衮年幼一旦自己死后很可能坐不稳位子。所以才有了这个制度。

这八人里有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代善长子岳托、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以及“多尔衮、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和十五子,两兄弟共享一个名额),实际上是九个人。

结果大家都知道皇太极利用其他八旗的支持推翻了原来努尔哈赤的遗命,绞死了多尔衮的母亲当上天聪汗。但是其他人也有拥立之功啊!于是在天聪年间这几位依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甚至到大汗的废立。所以皇太极时期后金主要的任务只有两个:打劫和消灭内部争权的人,于是阿敏、莽古尔泰死了,剩下的乖乖交出权力。

直到后来顺治登基,多尔衮主政虽然代善等其他王公想过恢复原来的八旗议政制度。但是因为多尔衮的强势和太后的支持皆没有成功。后来多尔衮死、顺治亲政后更是打压原来八旗的王公,代善、济尔哈朗都已经退休。但是他们的子弟却没有继承八旗的旗主的位置。到最后安排辅政大臣的时候,安排的都是自己的亲信,鳌拜、索尼、外加一个投机份子苏克撒哈。

康熙亲政之后八旗议政的可以说正式消失在历史舞台。原因很简单!因为八旗的战斗力已经呈现战五渣的情况。康熙动武使用最多的还是汉族子弟的绿营兵。没有战斗力当然没有话事权。所以在《雍正王朝》里八爷他们为什么从关外掉那几个老不死的八旗旗主做挡箭牌?因为他们好控制,而且用他们名正言顺。他唯一依靠的是隆科多和他丰台大营的部队。这个道理八爷懂、四爷懂、张廷玉懂、只有那几个认为自己还有用的老家伙不懂。于是电视剧这场闹剧到十三爷现身的时候就结束了。





南宁面条君


要注意,这是文学作品。

满清历史上从无八旗议政,也无八王议政。而且雍正也从来没有被逼宫过。

努尔哈赤于1615年分封子侄为旗主贝勒,另设议政大臣5,理事大臣10,与诸贝勒每5日议政一次。后期,八旗旗主、王、贝勒、贝子、国公等宗亲纷纷参与,挂着议政王或者议政大臣名义形成议政会议。

议政会议实际就是军事贵族的民主会议,主要职责就是商议军事问题,因为后金面临比较多的外部军事压力。

当时,大汗理论上不是后期哪种可以决定一切的皇帝,譬如皇太极被迫当众盟誓,不得擅自剥夺贵族的兵马人口,即便有大罪也只能将兵马人口分給原主的兄弟子侄。

康熙中期以后,皇帝威权日重,议政会议本已形同虚设,又故意塞入大量低级宗室与少数汉族官员,致议政会议级别大为降低,在满清中央体系日渐式微。所以,乾隆末期干脆给予废黜。


四川達州


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为加强控制,调整了八旗的顺序。

皇帝控制着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着正红、镶红 、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沿制。



到了雍正年间,进一步加强皇权 ,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外佐领)和府属佐领 (内佐领)的隶属关系。

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八旗都统,旧为八旗臣属,已见前矣。雍正间,每以亲王郡王任各旗都统,皆系不能臣属他 王贝勒者。先是康熙末年,屡以皇子办理旗务,即不欲假手于本旗王贝勒,而特命皇子出为 代办。其办旗务,正居都统地位,非该旗王贝勒地位,但不能臣属于该旗王贝勒,则无可疑 。惟尚非竟任为都统,至雍正间乃明任为都统矣。都统为八旗之行政官,不为臣属。于是旗 之行政,尽属都统,该旗王贝勒只受其分得之包衣,受俸饷于旗内。于是旗主不但无耦国之 嫌,并不预旗之内政矣。”——《八旗制度考实》



镶黄、正黄、正白,这上三旗由天子自将,所以就没有旗主。

下五旗此时即使还有旗主名义,也已经不能管事了。到乾隆年间的时候,就只有各旗都统,而没有旗主了。



正红旗:

由礼烈亲王代善一系世管。雍正年间应为第六代康修亲王崇安和第七代康简亲王巴尔图。

镶白旗:

原属豫亲王多铎。顺治八年,睿王多铎获罪,豫王牵及,此旗中已无豫王遗迹,为世祖以下诸帝之子,陆续分封。

雍正时旗中有三任裕亲王保泰、广宁、广禄,旗主为其中一人。



镶红旗:

康熙时以克勤郡王后之平郡王为镶红旗主,《雍正王朝》时,平郡王相继为讷尔苏、福彭。

正蓝旗:

原系莽古尔泰所主,为太宗所自取,顺治初又归睿亲王,后又暂属豫亲王子多尼。 睿亲王获罪后,遂为诸王任便分封之旗分。

《雍正王朝》时,有世宗第五子和亲王弘昼、圣祖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胤祥第四子宁郡王弘晈等,旗主不得而知。可能是胤祥。



镶蓝旗:

原系阿敏所主,后归郑亲王济尔哈朗。《雍正王朝》时,应为第六代简亲王雅尔江阿和第七代简亲神保住。

《雍正王朝》时,能够明确有旗主的可能只有礼(康)亲王系的正红旗、郑(简)亲王系的镶蓝旗、克勤(平)郡王系的镶红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