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開復工“交響樂”——樂都區項目開工復產現場見聞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讓企業忙起來,市場活起來,經濟飛起來,把關乎企業和群眾利益的事放心上、抓手上、扛肩上,為企業打通復工復產屏障,實現經濟增長,樂都區奏響了集中開復工的“交響樂”。

火熱的區屬工地

樂都區朝陽片區“江山賦”項目工地大門兩側,貼滿了有關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程項目介紹、安全管理的標語,一輛裝著土石方的工程車駛出工地時,設在門口的車輛清洗裝置從四面八方、立體式向這輛車噴灑水霧,經過幾秒鐘的“洗澡”,這輛原來灰頭土臉的工程車乾乾淨淨地開出了大門。時值中午,三三兩兩的工人走出大門,到對面的食堂用餐。

工地項目負責人介紹,海東碧森“江山賦”是區屬房地產開發項目,進入3月,疫情鬆動後,經過相關審批程序後正式開復工,目前工地上有幾百名工人施工作業,這也是樂都區開復工最早的工地。

枯燥的數字背後,是復工復產執行國家政策的具體舉措,也是工人們熱火朝天的動人畫面。今年,樂都區共儲備項目211項,總投資達548.1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116.3億元。一季度預計完成投資,確定樂都區擬開復工項目79項,總投資206.3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6.35億元,已開復工58項,開復工率73.4%,其中續建復工50項,復工率83%,新建開工8項,開工率42%。79個項目共涉及老舊小區改造、房地產、廁所革命、健康養老、城市汙水、河道治理、農業農村、國土綠化等方面。

“樂都區開復工安排早、項目集中、暢通綠色通道、暢通保供渠道等四大亮點。”樂都區發改局局長苟廷鵬說,為起好步、開好局,樂都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制定了百日攻堅、開復工制度及方案三項措施,從制度層面對開復工予以保障,實施掛圖作戰和日調度制度,從前期手續、防疫要求、備工備料、建材物資、物流交通、上游產業鏈等方面統籌考慮、一體謀劃,同時針對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外高端技術工種人員,實施點對點接送措施,目的就是為了儘早開復工。開復工後,對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工地,均派出特派員或監督員,從疫情防控、消殺滅、人員進場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督、管理、指導及服務。

忙碌的市屬工地

在朝陽片區碧水園二期項目工地,兩臺吊車正在緊張作業。另一邊,幾十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師傅們正在切割鋼筋、拉運模板。焊接機前,閃爍的點點火花給火熱的工地增添了無數活力。在樂都“網紅橋”——海大一號橋西側,是絳紅色地標建築海東市體育館,體育館廣場前綠化帶裡,工人師傅們有的正在植樹、有的正在澆水、有的給剛撒上綠草種籽的土地覆蓋地膜,整個工地十分忙碌。

海東城投公司總經理晏德全介紹,由城投公司負責建設的碧水園二期項目,新建住宅建築10棟,主體最高18層至26層,總建築面積為8.7萬平方米。這個項目是海東市委、市政府為打造建設一個高品質新型城市安置區,加快城市核心區建設步伐前提下,在這一片區精心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選擇的好地段,這裡地理位置較好、周邊環境優美,項目預計明年6月完工交付使用。海東體育館內游泳館、室外籃球場、網球場、副體育場、場內道路等在內的主體及基礎設施建設,內部裝飾裝修等工程剛剛完工。體育中心正在進行室內外收尾、場外綠化和整改鋪裝工程,目前總體進度已完成90%,計劃今年5月31日前完工交付使用。

確保項目順利復工復產

今年,海東將在樂都區確定實施項目52項,總投資74.16億元,計劃完成投資22.44億元,項目包括房建、綠化景觀工程、橋樑建設、市政道路、公共基礎設施等。

疫情發生以來,海東積極應對,精準施策,強化調度能力和時間意識,分析研判面臨的形勢和困難,督促項目參建各方進一步分解細化工作責任,制定項目進度計劃表,實行掛圖作戰和節點攻堅,確保工程按時、優質、安全完成。針對各參建單位和項目管理人員多為外地企業、省外人員的實際,有效進行疫情防控和排查。指導各項目單位加大與電力、水務、通信等行業部門對接協調力度,爭分奪秒抓緊開展拆遷遷改工作,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指導各項目單位對接發改、住建以及地勘、環評、水保、地震等單位,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新建項目前期審查審批等工作,確保項目按時限要求開工建設;督促各設計院儘快完成新建項目可研、初設、施工圖等前期工作,對未開工的新建項目加快完成項目前期設計等,各類項目於3月5日起陸續開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