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成文规定,村里办白事,邻里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为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民的生活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日子过得比之前好了很多。不少农民家里都盖起了小洋楼,也开上了小轿车,衣着妆容也都比之前精致了许多,从外表上看和城里的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农村所流传的一些风俗仍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且农村的人情味也是非常浓厚的,各种不成文的规定也非常的多。比如说村里有人办白事,邻里之间就算再忙,也会抽时间去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不成文规定,村里办白事,邻里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为啥?

1、农村讲究“死者为大”

农村一向讲究死者为大,在农民的心里,不管死去的人曾经做过什么,他们已经去世了,那么就应该要给予其足够的尊重,所以办白事的时候也会特别的重视。到了这一天,其他与之无关的事情都要让路,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农村有人办白事的时候,邻居就算再忙再没有时间也会想办法来帮忙,也算是表达对死者的一种尊敬。

农村不成文规定,村里办白事,邻里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为啥?

2、白事需要帮忙的人多

农村办白事的时候,各种的风俗非常的多,需要帮忙的人也就多。比如说人死了之后需要搭灵棚,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那么就得需要多个人来帮忙,光是自家的亲戚肯定是不够的,因为还要忙其他的事情。另外还要抬棺材,将棺材抬到坟地的时候,也需要这些邻居的帮忙,而且在农村当中抬棺材这种事一般都是请邻居或者是村里的其他一些人,而不是请自己家的亲戚,因为自己家的亲戚都在哀悼死去的人。

农村不成文规定,村里办白事,邻里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为啥?

3、为自己以后留后路

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谁都有死去的那一天,村里面其他人去世,他们的家人需要帮忙的时候,自己如果不去帮忙的话,那么等到自己死去,也没有人愿意给自己帮忙。因为这是一种人情,是一种礼尚往来,你如果不帮别人,别人也不可能帮你,相反你帮了别人别人就会来帮你。邻居家有白事自己去帮忙,实际上也是为了给以后留后路。

农村不成文规定,村里办白事,邻里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为啥?

虽然对于红事和白事一向看得都非常的重,特别是白事,当家里有人去世的时候,亲戚们沉浸在悲伤当中,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很好的去打理,这个时候就需要邻居和朋友的帮忙。可以说这是老一辈的人留下来的一种传统,而后代的人也已经习惯了这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