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娃的功課

“過敏”娃的功課

家裡養娃不容易,家裡有兩個“過敏”娃............想想都讓人崩潰................................

先來上兩個圖:

“過敏”娃的功課

“過敏”娃的功課

解釋一下:這兩張都是二鴨子的最新監測報告

第一張是單一過敏原(IgG)檢測

第二張是過敏原混合組20項包含總IgE檢測單

之前姐妹倆什麼個狀態就不一一講述了,就從這次的檢查說起吧。兩年前二鴨檢測牛奶過敏,改用

深度水解奶粉半年多,然後恢復到適度水解奶粉一直至今,想想也有兩年了,該是去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讓人崩潰的是,2年前,二鴨子還僅僅只有牛奶一項濃度為319,過敏3+級別。現在居然全面開花,還讓不讓人活了?

兒童醫院內科特級家-----覺得我們簡直是低估她的級別..........

不論我們怎麼詢問,她始終的意見就是,有什麼特別的症狀麼?偶爾咳嗽、口水、流鼻涕.........還有麼?沒有就回去吧.....

“過敏”娃的功課

磚家給你指路了,別老唧唧歪歪的...................

就這麼打發我走了,那我這兩年膽戰心驚的餵養兩隻鴨子,你當我抽風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上呢?

作為理科男的鴨子們她爸,怎能容忍這種不明不白的應付?超級奶爸都不明白,那這鴨子還怎麼喂?

回家還是題海模式,一點一點的分析化驗單。

終於,有些頭緒了,下面是整理過的作業,供相關需要的人參考,也是自己做個筆記。

單一過敏原(IgG):

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縮寫,是血清主要的抗體成分,約佔血清Ig的75%。

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Ⅲ型變態反應)

免疫球蛋白lgE:

lgE(是指人體的一種抗體),存在於血中。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應)。

血清IgE升高是過敏性疾病最有力的提示。過敏原進入機體誘導產生特異性IgE,IgE結合到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使機體進入對該過敏原特異致敏狀態,當過敏原再次接觸時,與細胞膜上的IgE受體結合引起一系列生化反應,繼而釋放出諸如組織胺等各種與過敏反應和炎症有關的生物活性介質。

過敏是一種免疫疾病,是人體內免疫功用失調呈現不平衡的情況。過敏體質患者,在臨床上調查的時分,往往發現多種過敏反響性疾病常可見於同一患者,與正常人比較,過敏體質患者血清IgE顯著升高,肥大細胞數較多並且細胞膜上的IgE受體也較多。

好了,說到這,最大的區別在於,(Ⅲ型變態反應)與 (I型超敏反應)。而此時,又一個概念浮出水面“食物不耐受”,好吧,再繼續深入,

Ⅰ型超敏反應,亦稱過敏反應(anaphylaxis)或變態反應(allergy)。主要由特異性IgE抗體介導產生,可發生於局部,也可發生於全身。主要特徵是:

1.超敏反應發生快,消退也快;

2.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幾乎不發生嚴重組織細胞損傷;

3.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4.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參與

5.IgE抗體參與

根據發生的速度,可分為兩個時相 :

⑴ 速發相:在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後數秒至數十分鐘內發作,主要由活性介質引起功能異常,一般在數小時後消退,但嚴重時發生過敏性休克 則可導致死亡。

⑵ 遲發相:一般在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數小時後發作,持續24小時後逐漸消退,以局部炎症反應為特徵,也伴有某些功能異常。

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種複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Ⅲ型變態反應),可引起所有組織(包括血管)發生炎症反應,並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症狀與疾病。

而一張圖表已經可以清楚的區別兩者了:

“過敏”娃的功課

首先,是致病機理不同,食物不耐受是IgG介導的反應性疾病,而食物過敏的廣泛定義是人體對食物中的某些蛋白所產生的不正常免疫反應,一般與IgE(免疫球蛋白E)相關。

其次,由於個人體質不同,所以任何食物都有可能引發過敏症,而食物不耐受一般是一些常見的食物品種引起,如雞蛋、牛奶、螃蟹、蝦、鱈魚、大豆等。此外,某些食物過敏症或許可以治癒,但也有部分人的過敏症是終生無法痊癒的,而食物不耐受一般通過控制飲食即可在幾個月內得到控制並治癒。

好了,原來特級磚家的眼中,明擺了你這個是食物不耐受,不要“大題小作”好吧。不要耽誤俺們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雜症”好不啦.............

那......我這兩年多白耍了???

繼續往下看,還是心裡一顫..............

食物不耐受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對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Ⅲ型變態反應),

可引起所有組織(包括血管)發生炎症反應,並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症狀與疾病。

實際上,將近90%的身體不適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主要的臨床症狀包括:消化系統疾病(噁心、腹痛、腹瀉、腹部劇痛、口臭、打嗝、脹氣等);皮膚系統疾病(溼疹、面皰、頭皮屑、蕁麻疹、黑眼圈等);神經系統疾病(焦慮、抑鬱、易燥易怒、坐立不安等);呼吸系統疾病(氣喘、慢性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慢性鼻竇炎等);肌肉骨骼系統疾病(關節發炎、關節疼痛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尿頻、尿急、陰道瘙癢等);心臟血管系統疾病(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跳過快等);其他方面的疾病(疲勞、暈眩、頭痛、睡眠困難、肥胖等)。

“過敏”娃的功課

這........還活不活啊!

看了下面數據,我覺得鴨子們的爸媽其實倖免的幾率都不大啊.......

英國約克(YORK)大學營養學實驗室的一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以上論述。他們曾經對2567個懷疑有食物不耐受症的英國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44%的人出現慢性腹瀉、腹痛、潰瘍、消化不良等症狀;16%的人皮膚出現皮膚紅疹、紅斑、皮膚瘙癢;12%的人有偏頭痛、失眠;10%的人患哮喘;7%的人出現肌肉骨骼症狀關節痛;其中這些病例約69%為慢性病。

2008年,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進行了一項名為“中國人群食物不耐受流行病學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28769名被調查者有29.63%雞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蝦不耐受,11.11%鱈魚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4.14%玉米不耐受。而雞蛋、牛奶、大豆、蝦、玉米等都是中國人的常用食物,但這些“美食”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慢性毒藥”,對公眾健康的潛在危害極大............

而在2014年,不僅普通患者難以自我診斷食物不耐受,連醫生對其的知曉率也不高。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即使是三甲醫院,

知曉食物不耐受症的醫生也不到18%,而二甲醫院醫生對此的知曉率則不到6%。

我深深的、再一次的感覺到,能活下去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過敏”娃的功課

信息量太大了,容我暈倒一會........改天,改天再繼續聊聊“怎樣餵養鴨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