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吃药老不好?原来吃对才治病;吃错,很危险

秋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感冒的流行,也有一定规律。

为什么感冒吃药老不好?原来吃对才治病;吃错,很危险

春季流感,多从南方开始,向北方蔓延。秋季流感,多从北方开始,慢慢向南方蔓延。

这与气候、风向都有一定关系。

在学校和人员密集的地方,最易高发,流感有一定传染性,要及早预防。

还有一种感冒,就是我们常说的伤风感冒。

医学解释,就是人体受了风、寒之邪,寒凉入表,会引起我们流清鼻涕,咳嗽吐痰,痰色白薄、发热畏寒等一系列症状。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一定要注意避免受凉,少吃寒凉食物,及时增减衣物以防之。

为什么感冒吃药老不好?原来吃对才治病;吃错,很危险

现在,我们很多人出现了感冒症状,多数就是直接去药店,买些治感冒的药服用。也有些人甚至在网上购买,图个方便。

孰不知抗感冒的药吃错了,不仅不能治病,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出现毒副作用,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老话说,医者不辨证,等于无灯夜行——瞎摸索。终将贻误病情,害人匪浅。

为什么感冒吃药老不好?原来吃对才治病;吃错,很危险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感冒,最常见的无非是这两种。

一种是流行性感冒,也叫病毒性感冒,有传染性;另外一种是伤风感冒,也就是受凉引起,无传染性。

在中医来讲,简单辨证,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为什么感冒吃药老不好?原来吃对才治病;吃错,很危险

根据症状,不难分辨。

不要让药店工作人员忽悠了。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向你推荐价高,又不对症的药品,自己要学会辨别。

“不知药者,不以为医”。就是说,连药性都不懂的人,根本就不是医生,也不配做医生。

给大家分享两种常见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名字非常相似,功效却大不相同。

很多人都吃错感冒药了,用现在流行语就叫“傻傻分不清”。

以求能举一反三,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感冒清系列,有颗粒、胶囊等不同包装。看下成分,大家就明白了。

大青叶、板蓝根,两味中药,都性凉,清热解毒。

盐酸吗啉胍,抗病毒。

马来酸氯苯那敏(也叫扑尔敏),抗过敏。

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止痛退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有鼻流稠涕、黄涕、发热头痛、身痛、嗓子干痛、肿痛等。

这种情况下,就要选择感冒清系列或同类型的感冒药。

二、感冒清热系列,有胶囊、颗粒、口服液等。

看下成分:荆芥穗、紫苏叶、防风、都属温性中药,祛风寒解表。

柴胡,疏散、退热、升举阳气、解郁。

葛根,止渴、调节体温、解痉止痛。

主要治疗风寒感冒,症状有鼻流清涕、咳吐白薄痰、发热、畏寒、有受寒史。

如果不注意着凉了,就要选用感冒清热系列或同类型的抗感冒药。

作为药品,很多只有一字之差,种类繁多。

作为医者和患者都要仔细审辨,不断学习,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