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打针、输液,哪种效果最好?

生病以后,关于吃药、打针、输液,哪种治疗方式是你的首选呢?

吃药、打针、输液,是不同的给药方式,但你的选择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打针、输液那些事。

打针不一定比吃药好得更快

吃药、打针、输液,哪种效果最好?

我们经常听说:"打针比吃药见效快。"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够正确的。

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打针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通过打针治疗。

有的病打针不如吃药来的有效

①如一些消化道疾病采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局部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

②对一般的伤风感冒等没必要打针,即使打针,效果也不一定好;

③而对一些只能口服不能注射的药,当然就更不用去受打针的痛苦和麻烦了。

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简便、易行、安全

打针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特别是小孩;

消毒不严还会产生医源性交叉感染,安全系数更小。

因此,国内外医药专家都主张凡是吃药能治疗的病,尽量不要打针。

输液相当于一次微小手术

吃药、打针、输液,哪种效果最好?

很多人一生病就要求医生输液,认为输液是治病的捷径,可以缩短生病的时间。

其实输液对身体来说,相当于一场微小手术,刺激血管、增加心脏负担,甚至有可能感染。

医生认为需要输液的4种情况

①吞咽困难,如口腔或喉部有损伤,难以口服药物又没办法肌肉注射;

②消化功能不好,胃肠道吸收差,口服无法有效吸收,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③病情严重,口服药物不能缓解,需要高浓度药物才能起效;

④患皮肤类疾病,但外用药物无效时。

有一个医学常识,一般都认为“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所以一去医院,就要求医生输液,是不对的。

吃药、打针、输液都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为好,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

输液不可随意做这3件事

输液前要吃饭、不要随意走动,不要随便调整输液的速度。

医生给你叮嘱的时候,难道只是为了便于管理,让你好好坐着吗?其实大有深意。

1、不能空腹输液

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胃肠毛细血管,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空腹状态下还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如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等。

空腹输某些药物,还容易诱发或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弱多病、儿童、高龄老人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患者,尤其注意不能空腹输液。

2、不能随意四处走动

走动可能导致针头移位,导致药物外渗,出现肿胀、疼痛甚至静脉炎;

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导致环境中的致病菌、过敏源进入体内,在医院走动还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有些药物需要避光,输液瓶暴露在阳光下,药物成分容易受到破坏,药效降低,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及时应对以及抢救。

*输液时留在病房或输液室,能更好的应对输液的突发状况,四处走动会增加以上风险。

3、不能随意调整输液速度

有人觉得输液太慢,想尽快打完早点完事;也有的人想“延长药效”,认为慢慢输,效果更好。

其实,输液快慢大有讲究。快慢不对,不仅影响药效,还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吃药、打针、输液,哪种效果最好?

快慢要看年龄、分人群

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

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

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

特殊患者,如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输液速度在30~40滴/分钟为宜。

快慢要分药物种类

输液过快

加重心脏负担,输液滴速过快可能引起血容量过多,加重心脏负荷,引发心衰或肺水肿。

引起静脉炎,很多种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输液速度太快更容易发生静脉炎等副作用,如红霉素。

引起过敏反应,万古霉素滴速过快,会发生红斑样或荨麻疹样皮肤过敏反应。

肾功能损害,庆大霉素等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其肾毒性,引起肾功能损伤。

输液过慢

白蛋白、抗菌药等输液速度太慢则不能发挥疗效,甚至可能发生过敏。

输液的快慢,可能影响药效以及安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不能凭个人喜好,随意调整快慢。

输液时,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立即告诉身边的医生或者护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