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提起魏征,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明镜”式的人物,总是在唐太宗面前提出逆耳的忠言,让唐太宗可以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的确,魏征的确是一个敢于谏诤的大臣,他也的确向唐太宗提出了许多逆耳忠言,但是魏征绝不仅仅是一个仅仅会谏诤的大臣。

魏征在唐朝建立之前跟随李渊,在唐朝建立之后则跟随太子李建成,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没有太过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之后,他却没有杀掉魏征,反而是让他作为自己的亲信,为自己继续出谋划策。李世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行为,正是因为魏征是一个治国能臣,他的许多治国主张是独特且有效的。

因此,魏征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独到思想的。本文的目的,便是向读者介绍魏征的治国思想,以此来向读者展示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魏征的形象。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唐朝名相魏征

魏征的教化方针

唐太宗李世民在得权登基之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安定天下。虽然当时唐朝已经建立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但是当时的唐朝社会仍然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唐朝不仅是经济凋敝,而且人口也大大减少,政治上同样也是危机四伏。上层集团间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边疆也面领着各少数民族的威胁。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使唐朝社会从凋敝恢复到繁荣,是唐太宗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时的朝廷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封德彝提出的高压政策,主张对社会进行高压控制,压制人民的反对意见,以此来安定社会。而出身社会下层,参加过反隋起义的魏征则明确反对这种意见,他认为当时的百姓并不是想要作乱,而是希望安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太宗应该实行教化、轻徭薄赋、劝农务本的政策,让民众休养生息、全力发展生产。《贞观政要》中记载了魏征提出了实行这一政策的重要原因。魏征提出: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现代版《贞观政要》

“凡人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然则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在于当时所理,化之而已。考之载籍,可得而知。昔黄帝与蚩尤七十余战,其乱甚矣,既胜之后,便致太平。九黎乱德,颛顼征之,既克之后,不失其化。桀为乱虐,而汤放之,在汤之代,既致太平纣为无道。武王伐之,成王之代,亦致太平。若言人渐浇讹,不及纯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耶”。

唐太宗被魏征说服,采取了教化以及轻徭薄赋的政策,果然在几年之内就将社会混乱的情况扭转了过来。唐太宗因此对大臣们感慨道:

“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突厥自古以来常为中国敌,今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使我遂至于此,皆魏征之力也。”

唐太宗对于魏征提出的这一意见是既赞同又感激,若是没有魏征的这一政策意见,贞观年间并不会如此迅速地就迎来繁荣局面。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的治国之术

人们在今天看待唐太宗李世民,都会说他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但实际上,李世民在取得皇位之前,并未受到过关于如何做皇帝的专门教育,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并不是皇位的继承人。因此,在李世民取得皇位之后,他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皇帝是感到有些迷茫的,这个时候,正是魏征,从君主的个人修养、君臣关系等各个方面,为唐太宗规划了一个长远的治国方略。

魏征首先提出,君主的个人修养是治国的前提,只有君主的个人修养高了,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魏征提出: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古者圣哲之主,皆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理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理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漫画版魏征和李世民

魏征认为,皇帝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要以身作则,不能放纵自我,更不能纵情享乐,只有自己的修养提高了,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其次,魏征提出君主在作出决策时,必须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原则。作为君主,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在做决策时也必须要向人民征求意见,哪怕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的意见,君主也同样需要重视。

君主只要充分了解了各方面的意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贞观政要》中记录了魏征关于这一点的论述: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尧’,昔尧、舜之世,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违,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则下情必得上通也。”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隋炀帝与爱妃

魏征在此举出了三个例子,分别是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此告诫唐太宗千万不能偏听偏信,否则只会如这些前车之鉴一样,使唐王朝迅速灭亡。

魏征提出的第三个治国方略,则是告诫唐太宗和诸位大臣必须要克服骄逸心理。唐太宗曾经问过诸臣,到底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房玄龄等曾跟随唐太宗打天下的大臣认为是创业难,而魏征则明确反对。他认为,创业尚且有顺应时势的因素,但是守成则完全靠的是君主的个人修养和统治艺术。

若是君主稍有一些松懈,便可能将大好局面完全葬送。魏征说:

“帝王之起,必乘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唐朝首都长安

因此,君主必须要保持清醒,千万不能因为过去的功劳而沾沾自喜,必须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关心人民疾苦,如此才能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

最后,魏征提出了君主必须要遵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厚德节欲等政治和道德准则。到了贞观年间的中后期,由于唐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唐太宗的意志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松懈、骄傲情绪明显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魏征向唐太宗提出了“十思”,告诫唐太宗一定要戒骄戒躁、保持警醒: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从魏征的功绩入手,浅析魏征的治国主张

神话中的魏征

结语

对于唐太宗来说,魏征是一面“明镜”,正是因为魏征的存在,使得他可以时刻警醒自己。实际上,除此之外,魏征在政治上也给予了唐太宗相当多的意见与指导,让这位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的帝王可以迅速地成长为一代明君,带领着原本凋敝的唐王朝迅速走向繁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征不仅仅是一个直言敢谏的大臣,直言敢谏的大臣也许善于说出忠言,但他们并没有魏征这样的政治眼光和格局,魏征不仅敢于说出君主不爱听的话,而且还能从大格局上把握唐王朝政治的方向,这一点是其他的大臣所难以比拟的。

魏征给予唐太宗的建议,实际上对于后世的帝王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魏征一直在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大量记载了魏征言行与政治思想的《贞观政要》也因此成为了后世必读的书目。由此可见,我们不应仅仅将魏征看作一位正直的谏臣,他同时也是一位眼光远到的政治家,这样才真正还原了魏征的政治功绩。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旧唐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