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01 阶层的确存在,阶层对格局影响至深。

BBC跟拍了14个孩子56年,拍了一部《人生七年》的系列纪录片,记录了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看完让人感叹不已。

这1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的家境优渥,有的出身贫寒。从1965年开始,7岁,14岁,28岁 ……一直到56岁。

纪录片一开始,上层阶级的富家三兄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每天有着规律的休息,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后会成为社会精英。

当富家三兄弟每天阅读《金融报》、《观察报》、《泰晤士报》时,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三姐妹则自由许多,谈论喜欢的男生,讨论以后生几个孩子,幻想未来的生活景象。于此同时,穷人区贫民窟长大的孩子谈不上有什么梦想,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爸爸,还有人希望能够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

随着纪录片的展开,我们明显地感受到阶层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上层阶层的家长会更好地引导孩子,家长的格局、眼界、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命运,孩子们更懂得竞争、规划的意义。而中下层的孩子由于受限于家长的格局,并不明白教育的意义,玩耍打架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为人生准备什么。

而14个人中绝大数孩子就如同导演预期的那样发展,上层阶级的孩子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了电视制片人等,做着各种体面多金的工作,依然过着上层人的生活,他们像家长一样受人尊重。而中下层孩子们也像家长一样依然过着底层生活。

14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Nick例外,他受到老师的鼓励,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跨越了阶层。

格局不一定都由阶层决定,但是阶层确实对家长格局影响很大,上层阶级使家长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博的人脉,更科学的规划,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深远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02 见识修养非常重要,三观对格局影响重大。

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将13个子女一一都培养成博士。

1949年李昌钰的父亲乘太平轮回台湾,不幸遇难,李家失去了顶梁柱,刚到台湾不久,王淑贞独自带着13个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开始了艰难的生活,她不仅要让孩子都吃饱饭,还要让他们都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她给人做帮佣,在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服做饭,没日没夜的干活。可她却坚持让孩子们上学念书,并且把13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博士。

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远见卓识,虽然物质贫困,精神上却格局远大。有格局的家长,有许多是上层阶级,但是还有很多家长,不一定有钱有地位。许多家庭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努力,勤奋,自强不息,他们目光长远,他们三观正,见识远。他们教育孩子时,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给孩子美好的希望,拥有这种精神,其实拥也是一种开阔高远的大格局。拥有这种格局的家长,一样深远地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

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03 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是有大格局的重要表现。

我的一位同事,在工作中总是斤斤计较,爱因为一点小事与人闹矛盾,人际关系特别紧张,有什么人情往来的事别人也不通知他,这样的家长,他会给孩子什么的格局呢?

身边的一位领导,喜欢陷害别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踩踏同事,借机上位,就算他暂时成功,格局也不大,他教育孩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身边还有许多家长,不懂尊重孩子,控制欲极强,即使短期控制住了局面,可孩子的负面情绪在内心不断的积聚,孩子带着这些心灵创伤,即使取得很大的成就,有耀眼的光环,可他依然会痛苦,难以幸福。

沸沸扬扬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从某种程度讲与家长格局小不无关系。

还有许多211、985的大学生,目标仅仅是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好工作,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们不能说这不对,可是作为一流院校毕业的他们,目标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格局又何其狭小。

因为他们不明白在为自己拼搏的同时,也是要为他人、为社会奋斗,他不明白人生是需要影响甚至帮助许多陌生人的,是要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要成就他人。而许多大学生自私狭隘,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我们说这其实也打上了家长格局狭小的烙印。

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04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格局远大的家长

首先是努力奋斗,处在一个好的阶层,站的高自然看的远。和一群优秀的人站在一起,你也会格局大,视野阔,人脉广,能力强,榜样的力量也会无形中影响孩子。

其次多读书,多与人交流,多观察生活,同样能成为一个有见识,三观正,格局大的家长,即使生活不富裕,将来照样能出培养优秀的孩子。

大格局的家长是见识远大的,心胸开阔的,规划科学的,他们无论贫富,都有健全的人格,清醒的头脑,正确的三观。格局小的家长则与之相反,愿我们为了孩子,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做一个有大格局的家长

家长的格局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