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如父如子》是由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中川雅也主演的一部親子題材電影。影片於2013年9月28日在日本上映。2013年5月18日在法國戛納首映,2013年5月25日榮獲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影片講述了一個日本安逸的中產家庭突然得知他們6歲孩子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劇中齋木夫婦是開著電器店的普通夫婦,雖然最開始他們表現出一種對金錢計較,貪小便宜,世俗的行為,可我覺得這恰好能表現出一種真實,齋木夫婦家裡有三個小孩,雖然一家過的平凡,但是孩子與父母卻是打成一片,相互愛護,融洽的氣氛,快樂的生活。

當齋木和野綠良多說到,“你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去陪孩子”良多說還有隻有我能完成的工作等著我去做”齋木說,“當父親不也是無人取代的工作嗎?”看似滿臉鬍鬚不修邊幅的齋木深刻明白,和孩子也應該多花時間,不只是在工作上。而良多仍然滿不在乎他人的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當兩家的孩子交換後,良多雖有慢慢的去改變自己與孩子的相處,可是仍然無法撼動琉晴心中齋木的地位,這根本就不是所謂物質能覆蓋和滿足的,良多夫婦和琉晴始終存在著一種距離。而相反,慶多開始不習慣在齋木家的生活,看的出仍對原來家的想念,隨著日子的推移,齋木夫婦的養育,慶多也在慢慢的融入新家,這種變化我覺得很大程度是由於齋木夫婦用更多時間花在陪伴孩子身上,與他們分享自己的一切。

這個鮮明的對比我覺得很充分的證明了應該多花時間與孩子的相處,不能只將一些物質給予就覺得完事了,其他就看孩子的了,而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更加重要吧。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一、為什麼爸爸那麼重要,那是因為你能給孩子的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齋木出身底層,他也很看不慣良多的生活方式。他好言相勸良多:“再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吧。這種事嫌麻煩可不行。”

良多:“我不覺得只要花時間就可以了。”

齋木:“要花時間,對孩子就是要花時間。”

良多:“還有隻有我才能做的工作等著我呢。”

齋木:“父親也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吧。”

1.爸爸的角色很重要

從兩個不同家庭中就能看出,金錢確實沒有父親的陪伴更為重要,當兩家互換孩子之後,良多因為想念兒子就去探望,然而,孩子卻躲進了衣櫃,他以為爸爸會帶他回家,但是他更喜歡現在的家庭現狀。

缺乏爸爸關愛和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現學業不佳、青少年犯罪、婚姻失敗、甚至吸毒的問題。近2/3的自殺青少年,70%的未成年懷孕和濫用藥物的青少年,他們家庭中父親基本是缺席的。這些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情感表達方面有所欠缺,性別意識弱,缺乏對異性應有的尊重,這些孩子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對於忙碌的爸爸們來說,當一個好爸爸難不難?難!沒有時間,似乎要想有所成就,就有加不完的班,開不完的會,出不完的差;沒有精力,工作忙了一天已經精疲力盡,實在是對付不了孩子的折騰了。但是你就是再忙,恐怕也忙不過本書的幾位被採訪者吧,他們能做到的,對你一定有啟示,比如說讓孩子參與到你的工作中來;提高你陪伴的質量。

2.父親也是一份無可替代的工作

電影裡,“當父親不也是無人取代的工作嗎?”齋木說,其實齋木就看的很明白,他教育三個孩子的方式就與良多截然不同,他更懂得父親在孩子面前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而良多,他曾很不屑的議論齋木一家:“憑什麼我要被一個賣電器的說三道四?”良多就是一個如錢理群先生所描述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1).你能讓孩子感到安全與安心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包括心理與生理的安全,讓孩子知道你永遠愛他們,支持他們,父母孩子三者之間的和睦相處是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的因素,特別是爸爸媽媽之間的相親相愛。如果爸爸不作為,媽媽一個人是很難給予孩子安全感的。

(2).讓孩子知道你是無條件地愛他們、尊重他們

愛就要說出口,讓他們知道,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的音樂、衣服打扮或者他們的朋友,你都是愛他們的;無論你的孩子表現如何,100分、60分,你都是愛他們的;無論你的孩子是否聽從你的意見,走上你建議的道路,你都是愛他們的。

(3).幫助孩子建立生活意義和價值觀

父親是孩子人生的導師,孩子需要了解我們的價值觀,他們應該清楚是非的邊界,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當他們靠近邊界時,我們就要提醒他們。幫助他們建立樂觀、自信的品格。

(4).幫助孩子喜歡上學習

爸爸們如果能夠帶著孩子一起探索自然世界、做手工、組裝機器,那麼他們就會擁有較好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相反,如果從來沒有人過問或者鼓勵,那麼孩子很可能屈服於困難或者遇到困難就後退。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二、作為上班族的爸爸,你陪孩子的時間從哪兒來

影片的主角是野野宮良多。一個標準的白領,工作認真負責,受到上司的青睞。他並非有顯赫的出身,完全是憑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愛情,也有了舒適的生活。他有強烈的事業心,為了工作,他經常加班,顧不上照顧家庭和兒子。如齋木所說:“這半年我和慶多在一起的時間比你過去和他一起的時間還要多。”

那麼作為上班族的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從哪裡來呢?

1.錯時上下班:與公司協商,或在孩子甜睡時就去上班,晚上早點下班就可以帶孩子做做戶外運動;或晚點上班,親自送孩子上學。我們不是奉勸你偷懶或不遵守工作制度,但當你已為人父後,你應該想方設法擠出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

2.儘量要參加孩子們的重要時刻,如運動會、比賽、表演、班級活動,這些活動對孩子們異常重要,你的參與對他們來說是愛、尊重、重視和麵子。

3.不要刻意地把工作和生活分開:有人甚至不讓家人在工作時間找他,事實上,除了一些特殊的工作,你完全可以找出時間跟家人特別是孩子打個電話。

4.把孩子的重要活動放進你的日程表:澳洲前首相霍華德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一個重要視察活動的當天,他的小兒子有個辯論賽,霍首相一下飛機就趕往學校,可想而知他的孩子有多麼開心。首相尚能如此,我輩自當努力。把孩子那些重要的活動放到你的日程表裡,想辦法調開時間參加吧。

5.邀請孩子參與你的工作:在一些可能的時機,邀請孩子參與你的工作,到辦公室作客,這都會給孩子不一樣的感受,他們可以感受到你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從而更瞭解你,還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如果是工地上班的父親,或者環境艱苦的父親,也能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才不會像父親一樣為了生活那樣艱苦。

6.當回媽媽也不錯:在全職主婦的家庭裡,每週可以給媽媽放假一天,叫媽媽日,讓媽媽出門享受一下,購物、娛樂、美容、會友都可以。有一篇文章的統計表明,爸爸們分擔家務較多的家庭,他們的女兒在職業選擇上就更會選擇挑戰性較高的工作,如高管、科學家,而那些基本不做家務的爸爸們,他們的女兒更傾向於選擇安穩的服務性工作。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三、可以提高你在家時間的質量

1.保證孩子需要你的時間: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有些爸爸們愁於應對家裡混亂的局面, 不自覺地在下班前磨磨蹭蹭,下班了加緊幹活,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2.與家人一起共進晚餐:共進晚餐是一種儀式,象徵著我們是一個家庭,互相關愛。在餐桌上你要把時間更多地給孩子們,而不是討論你自己的工作,仔細傾聽他們一天中發生的事情。把手機調成靜音,讓晚餐時間成為不被打擾的儀式時刻。

3.經常為孩子舉行慶祝儀式:許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取得成就時舉行一些慶祝儀式,比如考得好成績,拿到了游泳證書,參加學校樂隊演出等。這可以幫助孩子們體驗到成功後的開心、愉悅,也可以讓孩子們學會致辭、描述和讚美。

4.創造一些小驚喜:在規律的家庭生活中時不時地營造一些小驚喜,創造快樂的家庭氣氛,比如看電影、野餐、打水仗、郊遊等,或者在家庭裡創造你自己的獨特的遊戲,比如角色扮演、搶食物、詩歌朗誦等。

5.全家要有度假時刻:在你忙完一段時間後,比如寫博士論文,集中進修學習,年底財務核算,這些時候你很難保證陪伴家人的時間,當這些艱苦的任務結束後,你應該帶著家人去度度假,完全休憩一下。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四、電影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影片中良多的上司為他出了個餿主意:把兩個孩子都爭取過來。這正中良多的下懷。此時的良多就一門心思想著“支付一定的金錢,把小孩領回來”。只想自己生活的圓滿,卻不去考慮給齋木一家帶來的傷害。實際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考慮。

不止於此,兩家人的生活態度還有很大的不同。良多的家中像一個賓館,什麼都有了。唯一缺少的是熱情。冷冰冰的家庭中讓人很不適,連綠和的母親都不想在這裡住。良多冰冷且理性,對年邁的父親很少關愛,甚至說:“我倒是希望他身體差一些。”很少與繼母交流。他希望用自己的模式去把慶多塑造未來的成功者。

而齋木家中雖然簡陋,卻充滿著親情,齋木和孩子們打鬧在一起,並樂此不疲。他對生活是感性的,他說:“我的座右銘是能在明天做的事決不在今天做。”雖然散漫,卻很符合人的天性。良多給初來的琉晴開列一張幾不許,第一條就是不許咬吸管。這是因為良多看到齋木在喝飲料的時候,把吸管咬癟了,感到很不雅觀,不符合他這個階層的行為方式。他的這些約法三章,致使琉晴很不適應這裡的生活,悄悄回到了齋木家中。這是很諷刺的一段。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可能直到現在都有很多父親像野野宮良多一樣,認為自己在家裡面只需要承擔一個工作掙錢的錢包角色,妻子和孩子就該感激涕零。自己沒怎麼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簡單粗暴的希望孩子跟現在的自己一樣優秀獨立懂事,直接跳過牙牙學語階段,變成一個流水線上出來的乖孩子。

幸好,電影的最後,良多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孩子承認是自己要求過高,因為自己中途放棄了鋼琴,所以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未盡之事;承認自己沒有做好一個爸爸。反觀中國的父親,大多缺席孩子的教育,甚至連野野宮良多的陪伴表現都做不到,成就表率也做不到,簡單的說,就是缺席。所以很多家庭的母親很辛苦。

其實有一位父親他做的非常好,就是愛情導師塗磊,他就是一位好父親,他清楚的知道他在女兒心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甚至為了陪伴家人,放棄導師生涯,雖然作為觀眾的我們可能覺得有點可惜,但是這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淺析《如父如子》:如何在忙碌中做個好爸爸

總結:

現在社會上單親媽媽、女性不婚主義變多了。畢竟作為取款機的男人,又不做家務,還得浪費時間去伺候著。還得因為婆媳關係抑鬱,真心希望中國的父親們能與時俱進,學習一下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與義務。就像塗磊導師一樣,再忙碌的爸爸也能變成一個好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