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金棕櫚承認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我的腿一直在發抖,此時此刻能站在這裡真的很幸福。每次參加戛納影展,我都會告訴自己,會因此獲得繼續拍攝電影的勇氣與希望。電影有能力將對立與衝突的人們與世界串聯起來,而這份勇氣與希望,我也希望能早點傳遞給先返回日本的工作人員與演員們,以及不能參與這次影展的導演們,還有將戛納視為目標的年輕電影人們,謝謝。”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再一次,因戛納而名聲大噪。

不少中國影迷了解是枝裕和,始於他2015年的《海街日記》,而在2016年的北京電影節上,是枝裕和導演執導的8部電影套票成為最大熱門,開票46秒即告售罄。可以說,是枝裕和仍然是小眾導演,文藝導演,畢竟他的推特關注人數也只有八萬人,與網紅名人的關注度可謂天壤之別。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他又成為了一個大眾人物。《海街日記》在豆瓣有超過13萬人評價。是枝裕和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日本電影和文化的標籤,也成為小眾愛好者的身份象徵。在今日,說自己喜歡黑澤明,已顯得有些古板。但喜歡是枝裕和,趕上了時代流行的時髦感,就油然而生了。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永遠的家庭,變動的親情關係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是枝裕和一直聚焦家庭關係,特別是父子關係,將他們視作他們掌握了破譯日本社會靈魂的鑰匙。在《小偷家族》中,他將社會正確行為的寒冷情緒,與不誠實的下層階級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形成鮮明對比,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是十分緊張的,只要能獲取財物,哪怕是偷竊也可以被允許。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這部電影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對是枝裕和式家庭寓言的補充。

影片關乎幸福和不幸的家庭,隨處可見難忘的角色和可信的表演,悄然引導觀眾反思社會價值。即便這部電影的速度顯得有些緩慢,甚至有些不合時宜,但除了是枝裕和,誰還能夠通過這種微妙的,不受約束的故事敘述方式來捕捉矛盾和問題呢?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寒冷的冬夜裡,柴田治和他的小兒子祥太在一個住宅區的雜貨店裡,父子檔以偷竊為生。當他們偶遇到一個凍僵的4歲女孩。柴田治把女孩帶回了家吃熱飯。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他的妻子柴田信代不願意有嗷嗷待哺的小孩子加入他們貧窮的家,柴田家本來就只能倚靠奶奶的養老金,妻子微薄的薪水和柴田治的短工為生。但當她看到小女孩手臂上出現燙傷的痕跡時,她改變了主意,讓女孩留了下來,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這從法律上來說,無異於綁架,但沒有人真正提出這個問題。而被撿回來的小尤里成了這個安排中最幸福的人,她很快和祥太成為好朋友,並且感受到信代對她的母愛。祖母初枝、在風俗店跳脫衣舞的亞紀,都很快將女孩視作自己家中的一員。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雖然居住在狹窄的老式房屋裡,但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很開心。中川雅也以無自覺的魅力扮演著父親,傳染性開朗,無憂無慮。但隨著情況的發展,警察意識到尤里的失蹤,微妙的緊張局勢日益明顯。這個家庭並沒有把小姑娘送回家去,而是天真地剪下她的頭髮來掩飾她的身份。

影片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家庭成員如何真正相互關心。柴田治把祥太視作自己的兒子,卻不肯讓他喊自己爸爸。而姐姐對奶奶和整個家庭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情,電影裡的秘密在最後半小時內爆發性地揭示出來,結尾變得更具備開放,容納了更多情感的總結和啟示。

就像是枝裕和2004年的《無人知曉》裡,四個孩子都在一間小公寓內為自己謀生那樣,《小偷家族》的故事也是受到當地新聞故事的啟發。

“日本現在非常常見的案件是,兒女把父母藏起來,然後用父母的養老金自己過日子。這些事情被發現後兒女就會尋找各種藉口,拒絕承認自己偷父母的養老金生活,這個故事一直在我的印象中,所以在這次的影片中涉及這種話題。”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的乾淨,輕鬆的方向和演員自然的演繹,強調了作為社會棄兒的堅韌現實。這部影片裡不乏有矛盾,儘管他們的行為背後有骯髒的動機:整個家族的人都很樂意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拿到錢,包括偷竊商店,搶劫,欺騙養老基金,勒索遠方親屬的現金和詐騙……但他們創造了一個更快樂的家庭生活,這些是守法和暴力的原生家庭無法給予的,由此引發了關於血緣紐帶和感情紐帶的區別討論。

安藤櫻在電影中完美地飾演了一個腳踏實地的妻子,在她領導的兩場驚人的戲份,推動整個電影達到高潮。作為有自己想法的精明祖母,樹木希林也是一個非常生動的存在。在這個另類家庭中,分別挑選六名演員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是真正的“家庭合奏式”演繹。但是是枝裕對“家庭合奏”的把控仍然十分敏銳。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因此,有不少人預判《小偷家族》很可能會成為是枝裕和出口海外最多的電影之一。甚至很有可能超過《如父如子》。

什麼是真正的是枝裕和風格?

是枝裕和的風格在轉變,是顯而易見的事。在戛納電影節期間,他自己也提到了這一點。“拍《步履不停》和《如父如子》的時候是家庭劇情片,拍攝與母親去世的個人經歷有關。”但在此之後,他決定減少家庭戲劇的成分,不再過多地製作關於個人、父親和丈夫這類內容。

“現在拍攝《小偷家族》其實是回到了《無人知曉》時的風格,是家庭的故事和社會的風格混在一起,希望社會的問題可以成為背景作為電影的工具。”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對他自己而言,如今的觀點,在探索家庭與社會之間的界限問題方面,會更為開放。而對於未來,他也有所提及:“我至少有五,六個不同的故事在進行中,可能不會每個都變成電影,但我正在處理很多故事。

縱觀是枝裕和的創作史,許多人都能如數家珍地探討侯孝賢和成瀨巳喜男對他的影響,而他對小津風格的多次否認,也成為關於他的重要話題。銀幕上的是枝裕和,究竟和銀幕下的真人有幾分距離、幾分真實?我們或許從是枝裕和最喜歡的“飲食情節”可窺見一二。

當是枝裕和提及母親為家庭準備食物的過去時,他說:“我們以前吃炸蝦天婦羅,那是我母親最喜歡的菜。但她不得不出去工作,所以她找不到時間做飯。於是我們通常吃更現代的食物:大量的冷凍和即食食物。但我從來沒有向我的母親抱怨過這件事。“

事實上是枝裕和的家庭生活,可能與他的電影中的家庭生活迥然不同:是枝裕和的生活也會是坐在沙發上,吃了一頓便餐,在電視上觀看瓊·方丹的電影。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正如是枝裕和所說的,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什麼?真正在談論的人物形象是什麼?“不是酒或食物,而是家庭。”即便是枝裕和已拿下金棕櫚,成為國際視野中的知名導演,被稱為某種標籤、稱為代表、稱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是是枝裕和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但那仍然不是他真正需要關注的。

是枝裕和真正關注的是電影,也只有電影而已。

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戛纳金棕榈承认的,是十年前、真正的是枝裕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