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家庭現實題材代表作品之一,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是導演潛心15年的傾心之作。

影片講述了一位單身媽媽拋棄4個同母異父的"黑戶"孩子獨自尋找幸福,孩子們相依為命並釀成悲劇的故事。單身媽媽與大兒子明對房東隱瞞真實生活情況,矇混住進公寓,他們將年紀小的孩子裝進行李箱帶進新家。除了明,其他的孩子只能生活在暗處以防被房東發現趕出公寓。由於孩子們都是"黑戶",並不能讀書上學,只能一同蝸居在公寓之中互相陪伴,生活起居由較為年長的哥哥和姐姐來照顧。之後,自私的媽媽留下一點錢財便從此消失,明帶著弟弟妹妹勉強維生。日子一天天拮据,孩子們與飢餓努力抗爭,但悲劇最終還是發生,最小的女兒因長期捱餓體力不支從矮凳摔下後再沒有醒來,其他孩子面對妹妹的離世,無力挽救,只能將其偷偷埋葬。然而,這悲傷卻"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曾榮獲第57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4歲的主演柳樂優彌更是一舉奪得當年戛納最佳男主角,也成為戛納電影節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可以說,影片無論從獲獎歷史還是觀眾口碑上,都無疑是成功的。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敘事風格及其電影帶來的現實反思也是影片的極大亮點。本文首先從孩子視角梳理劇情,繼而淺談拍攝手法與情感效果,最後淺析影片帶給我們的觀影體驗和現實反思。

一、孩子視角與殘酷現實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韓國導演奉俊昊曾與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做過一次訪談,其中談到與兒童演員合作拍攝的難度。是枝裕和表示,與孩子拍電影的確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他主要通過孩子們的真實流露來捕捉電影需要的情感,有時為了等待效果,劇組會耐心陪同孩子醞釀情感很久。

《無人知曉》這部圍繞4個孩子展開的故事,無疑對導演的拍攝功力是巨大的挑戰,而他確實成功了。拍攝時,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展現出"真實"的效果,導演不與孩子過多談論創作的細節,而是耐心引導孩子們瞭解劇情,孩子們帶來的"即興"式表演更真實的表達了影片所需要傳遞的情感。

影片一共有4位"孩子",按年齡順序,分別為長子明、長女京子、次子茂、次女小雪。

  • 1.長子明:理性

明是長子,也是唯一可以生活在"陽光"下的孩子,媽媽外出工作,他主要負責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起初與媽媽一起生活時,一切井然有序,明每天策劃著食譜,等待媽媽歸來。也是由於年長,媽媽也喜歡和明交換心情。

明渴望讀書,嚮往校園生活,他在快餐店和媽媽攤牌,媽媽卻哄他不讀書也可以成功,他反駁"媽媽不可以這麼自私";他知道媽媽找了男朋友,用了"又"字表示對媽媽戀情不的無奈;後來媽媽真的拋棄他們,他努力維持著弟弟妹妹的生活,接受便利店的救濟,但是卻不願求助福利院,目的是不願家人分別。

明的種種表現都像男人一樣用"理性"思考問題,甚至比無腦的媽媽還要理性。他在絕望時,終於輾轉找到了媽媽的電話,但一句話沒有說,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喚醒媽媽的"良知"。只可惜,小雪還是離開了。

  • 2.長女京子:剋制

京子是一個特別剋制的姑娘,也許年長了一些,所以更加懂事。家中的衣服全由她來負責,每天的夥伴就是轟隆隆的洗衣機。她也想讀書,但是媽媽並不能滿足她,甚至告訴她"上學不好玩,沒有父親,上學會被欺負"。媽媽給她塗了指甲油,但是她卻自己偷偷擦掉。她內心裡更渴望讀書,而不是像媽媽一樣做一個風塵氣的女人。京子從媽媽口中得知自己的爸爸是一名音樂製作人,可能是這個原因,她經常玩著玩具鋼琴,也許想要找到和自己爸爸的絲絲聯繫。當猜到媽媽不會回來時,拿出自己攢的壓歲錢給哥哥貼補家用。明問她“這是買鋼琴的錢”,她只是面無表情的搖搖頭說不買了。

京子剋制著自己的情緒,思念媽媽的方式也只是躲在衣櫃裡抱著媽媽的衣服。把小雪的屍體裝進行李箱時,默默唸到"小雪長大了"。小雪的離開她也有責任,她藏進衣櫃,沒能及時救下她,她剋制著自己的悲傷,也許她認為小雪解脫了。京子表現得越剋制,整個影片的悲傷情緒也越大。

  • 3.小兒子茂:懂事

茂是幾個孩子中最調皮的,四五歲的年紀對各種玩具都充滿好奇,但一開始也會遵守媽媽的規定,懂得"隱藏"自己。後來幾個孩子面臨獨自生存難題時,茂也沒有哭鬧,跟著哥哥姐姐默默生活。一天早上,明發現他在咀嚼,茂太餓了,餓得只能吃紙,儘管如此,也看不到小兒子有委屈的情緒。

  • 4.小女兒小雪:乖巧

小雪年紀最小,但十分乖巧。影片中,她的小小人生就是"從行李箱中來,又回到行李箱中去。"生日當天,她渴望媽媽能夠回家,但未能如願,哥哥姐姐為了給她慶生,給她穿上自己喜歡的鞋子、衣服,帶她到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鮮空氣。她愛吃巧克力,但是卻乖巧地每天只吃一顆,生日當天剛好吃下了最後一粒,一臉滿足。小雪發生意外,也是因為自己站在凳子上獨立地去關陽臺的拉門。即使在斷水斷電的屋子裡,小雪滿頭大汗也不曾嬌氣哭鬧,她的眼神一直那麼單純可愛、沒有雜質。乖巧的妹妹一直在等媽媽回來。

影片中,孩子們自始至終都在按照自己的規範行事,哪怕生活到最後幾乎崩潰,也沒有聽到一聲哭啼。觀眾都已絕望,孩子們卻還在平淡又盡力地活著。媽媽離開後,他們逐漸走向陽光處,我們還能看到他們的笑臉,公園處嬉戲玩耍、向陽處呵護花草。明的理性、京子的剋制、茂的懂事、小雪的乖巧,對比著整部影片中"大人"們的自私、貪婪、冷漠、絕情,讓觀眾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二、拍攝手法與情感效果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 1.手持鏡頭觀感,營造逼真生活狀態

影片開頭,明坐著電車撫摸著粉色行李箱,這裡並沒有交代行李箱中其實是小妹妹的屍體。鏡頭隨著電車的顛簸也搖搖晃晃,寫實的手法把觀眾引入到了故事當中。手持鏡頭的表現手法,將影片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從而感受人物悲歡產生共情。雖然在開頭觀眾並不知道這個片段的核心內容,但是卻能感受到這裡所傳遞著一種現實又略帶悲情的色彩。

  • 2.長短鏡頭交替運用,心靈與視覺雙重衝擊

是枝裕和長短鏡頭的運用十分精妙。

影片開頭先用長鏡頭敘事空蕩蕩電車上明的低迷狀態,繼而鏡頭拉近,讓觀眾看清他髒兮兮的小手、破洞的襯衫和行李箱上斑駁的舊痕,一遠一近的鏡頭拉伸,既向觀眾直接預告"行李箱"存有端倪,又通過細節展現出這個孩子生活並不容易,連最基本的"潔淨"都做不到。

是枝裕和基於早期紀錄片導演的風格,運用長短鏡頭的調度把電影拍出了"紀錄片"的感覺,讓觀眾能夠感受一份"現實"的視覺衝擊,從而產生更深刻的情感共鳴。之前,我習慣認為短鏡頭特寫主要是為了展現細節而存在,但是在是枝裕和的短鏡頭特寫下,人物表情傳遞的內斂和壓抑的情緒,更加攝人心魄。尤其在長遠對比之間,更把戲劇矛盾和情感內核推向高度。

  • 3.音樂語言"明暗"對比,夢幻與現實世界交替

電影中,配樂的運用也極具是枝裕和特色。類似輕音樂的舒緩悠揚背景音緩緩入場,好似在敘事平淡的生活,但是下一步可能隨著鏡頭拉近,直接將現實世界的嘈雜聲音切入影片,比如電車行進的聲音、街道上的鳴笛聲、飛機的轟鳴聲等等。每當真實聲音出現,也將觀眾帶入現實,甚至會將觀眾從之前的空靈直接帶入黑暗深淵,而這現實往往極為深刻、直擊靈魂。

三、觀影體驗與現實反思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 1.利用現實題材,諷刺人性冷漠

《無人知曉》取材於日本真實事件。是枝裕和將這個事件搬上熒幕,表達了他利用現實題材揭露人性、反思人性的影人情懷。尤其影片一處對比,令我記憶深刻。

媽媽帶著長子明初見房東,鏡頭由遠即近,相繼切換交代母子和房東夫妻交談內容。隨後,鏡頭直接切換至房東太太懷中抱著的鬥牛犬,鬥牛犬一臉冷漠,眼神空洞,鏡頭在鬥牛犬毫無溫度、毫無表情的頭部停留許久,同時配合著媽媽對房東的各種謊言,整體效果極為諷刺。這一對比和特寫,似乎向觀眾傳遞了一種"這些真真假假與我何干"的態度。

直到後來,明與弟弟妹妹相依為命,媽媽離去,家中一片凌亂時,房東太太也只是過來簡單詢問了一下媽媽的去向,卻沒有再關心一下孩子們的"死活"。一直抱著她的鬥牛犬,她的熱情和愛意即使給了寵物,也不願多分幾絲給到需要幫助的孩子們。鬥牛犬一臉冷漠,孩子們卻需要愛。"犬"與"孩子"、"冷漠"與"問候"這一系列對比,突出表現了導演是枝裕和對日本現實社會人情冷漠的諷刺和批判。

甚至最後便利店店員得知明與弟弟妹妹已經與母親失去聯繫的時候,也只是建議他們去尋求社會幫助,得知明不想和弟弟妹妹分開後,也並沒有再多做勸導。而明的家中究竟是何種窘迫的景象,店員也沒有給予過多關注。

日本社會習慣地認為不多問"閒事"是一種對他人隱私的尊重,是一種生活禮貌,但是這樣的社會習氣究竟是給生活做了減法讓人們活得輕鬆,還是讓人們彼此疏離增加人間悲劇發生的可能性呢。所謂人與人之間"邊界"感,究竟如何把握好這個"度",這是導演是枝裕和留給觀眾去深思的話題。

  • 2.運用樸實敘事,拷問靈魂深處

是枝裕和的電影很少對不法行為作出"審判",比如《如父日子》中一位自私的護士將兩個嬰兒"掉包",她僅僅因為嫉妒別人家"過得好"而為之,但是電影中並沒有使用過多篇幅指責這名護士,反而讓她的故事成為了促成主角與家人和解的一個轉折。

在《無人知曉》中也是同樣,母親的不負責理應受到法律制裁,但是故事的後半程,甚至幾乎沒有"母親"的劇情。通過這樣的手法,讓"母親"這個角色不僅消失在孩子們的生活,也消失在了觀眾的視野。觀影時,多少觀眾都希望能找到這位"母親",然後狠狠斥責她,但是導演就是讓她"徹底消失"了。她的消失這麼殘酷,又這麼真實,影片結尾處孩子們失去了自己的妹妹,但還是重回公寓,繼續“無人知曉”的生活,繼續過著離開母親的生活,讓觀眾在影片所呈現的"現實"中無法抽離,內心情緒無法平復。

是枝裕和剋制著戲裡戲外的情緒,無論是角色的還是觀眾的,最後在觀眾的心頭輕輕問一句"看到了嗎,接受了嗎,這就是現實"。"無聲勝有聲",把平淡的日子白描得越樸實,就讓觀眾的心裡有多壓抑。"潤物細無聲",影片的整個悲情狀態,從頭至尾慢慢滲透到觀眾的心靈深處,哪怕是小女兒的離世,也是輕描淡寫敘述,讓觀眾還沒來得及宣洩一下壓抑的情緒,就被哥哥姐姐處理妹妹屍體的情節帶向故事的後續發展階段。觀影后,回想哪裡最為"痛點",觀眾就會發現哪裡都是痛點,但彷彿哪裡又都不算是。

整體的樸實敘事,讓觀眾產生了一種"拳打棉花"的無力感,正是這樣的觀感體驗,更讓我們對生活和現實有了更深的反思和冥想。

  • 3.關於現實反思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的故事殘酷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但是,現實故事要比電影還要殘酷。《無人知曉》取材於日本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現實故事中母親未婚生育了6個孩子,均為"黑戶",第一個孩子送予他人撫養。母親帶著其他5個同母異父的"黑戶"孩子艱難生存。家中次子生病去世,母親將其藏匿於公寓。而後母親拋棄剩下的4個孩子與他人遠走,家中大小事情由14歲的長子負責,家中最小的女兒被長子及其結交的問題少年毆打致死,那時小女兒才兩歲,長子將妹妹屍體埋葬於荒郊。經房東報警,幾個孩子的悲慘境遇才得以被公眾知曉,是枝裕和醞釀了15年,終將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是枝裕和的電影裡,4個孩子平靜生活,一個哭鬧的鏡頭都沒有。這份隱忍情境下渲染的悲劇色彩,直抵人心。

關於"旁觀者"

作為一個旁觀者。無論是觀眾,還是諸如房東、便利店員等接觸到事件的第三人,都是旁觀者的姿態。《無人知曉》帶來了我們關於如何做好"旁觀者"的反思。

正如房東等人,他們作為成年人,完全"清楚"事件繼續醞釀會帶了的窘境,但是卻選擇了"明哲保身"。所謂"旁觀者清",但這份"清",終究是什麼。如果我們置身這個事件,是否能夠向孩子們伸出援手,而非冷眼旁觀。面對諸如此類事件,我們是否能夠做到心底"清澈",而非關係的"清白"。生活中,我們也許也曾遇到過需要幫助的孩子、需要救助的老人或是需要關懷的動物,那時我們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呢?未來,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又會如何取捨。

作為一名"旁觀者",如果我們能夠多用一份心去觀察周邊、去關照周遭,也許很多"無人知曉"的事與人,將收穫不同的境遇和人生。

關於"存在者"

討論"旁觀者"之後,我們進而反思"存在者"本身。無論是"西巢鴨"的母親,還是影片中的母親,"生而不養"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無疑會受到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審判。"自私"之極有多麼可怕,可怕到放棄親生骨肉選擇自己的快意人生。

影片中的母親為了自己,剝奪了孩子們讀書的慾望、扼殺了孩子們走向新生活的希望。再比如電視劇《歡樂頌》樊勝美、《安家》房似錦的父母,這些家人"慾壑難填",向子女過分地、無休止地索取,同樣帶來了關於責任與義務關係的反思。

這類父母其實反映和代表了我們生活中某些極端"利己主義者",但是他們應當明白,當被賦予諸如"母親"、"父親"等家庭社會角色時,還是需要利用道德和理性來對"利己"慾望進行一定約束,這便是家庭角色、社會角色所賦予的責任所在。

作為"存在者",立足於世。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極端"利己"之人,但是在社會和生活中,當我們面對自己內心的"利己"慾望時,"理性"是否能夠佔據思想高地,我們能否把握住底線來捍衛住"道德"的邊界。我們在社會中的家庭、社會角色多樣,如何扮演好、承擔好自己的角色,值得我們反思。

四、結語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淺析影片特色及現實反思

《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電影的成功不僅在於獲獎成績斐然,更在於影片通過現實題材所帶給人們關於現實世界的反思。無論作為"旁觀者"還是"存在者",如何做好本分、把握邊界;如何融入角色、承擔責任,也許是我們一生都要不斷反思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