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日本有位禪師修了一座枯山水庭院,邀請一位將軍去觀看,禪師問將軍庭院裡什麼東西最好看,將軍說那塊石頭最好看,於是禪師把那塊石頭扔了。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是枝裕和就是這樣的人,他也是日本人最討厭的導演,這位日本導演憑藉電影《小偷家族》在戛納勇奪金棕櫚獎之後,日本人民卻發起了對這部電影和導演是枝裕和的討論甚至攻擊,以致上升到了政治層面。是枝裕和導演所擅長的是家庭題材和底層社會的電影,但是他描繪的家庭題材並非都是日本底層社會的光彩部分。

德國導演法斯賓德說“當我非常個人化地敘述一個故事時,這個故事要比我試圖以放之四海皆準的語言敘述,能令更多人認可。”真誠的個人化的敘事能引起更多人的共情,但因為過於個人化,令更多人不認可。是知音難覓,還是討厭他說穿了真相呢?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是枝裕和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說:“家庭隨著共同體文化的崩潰而消解,不僅沒有成熟到接納多樣性,還漸漸向地域主義靠攏,剩下的只有國粹主義,日本不承認歷史的根源就在這裡。我對亞洲鄰國充滿歉疚,日本也必須像德國那樣道歉。但由於一直是同一個政權掌權,我們失去了大部分的希望。”

是枝裕和的此番言論曝光後,引來了日本右翼的強烈抗議,說他是在“抹黑日本的形象”。更有甚者認為“日本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國家,是枝裕和為何要在戛納向世人展示“小偷”形象?”左右兩派的爭論遲早會結束,衰落的是日本電影,而崛起的卻是,是枝裕和。

今天要說的是,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如父如子》,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剛出生的孩子被兩個家庭抱錯的故事。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 執著

良多剛開始發現孩子是被調換的時候,他釋然了,雖然平時和兒子慶太相處的很好,但他希望兒子能夠獨立,任何事情都能自己一個人完成,顯然兒子並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在良多回老家看望父親的時候,他父親說:

“你真正的孩子應該像你,這就是血緣,人和馬都一樣,血緣很重要,即使不在一起也會很相像的”。

琉晴的父親齋木生活在鄉下,這是一個很不富裕的家庭,但這家人的生活更豐富,更快樂。兩個家庭緩慢的進行著交流,他們一起出去旅行,讓孩子互相寄宿,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慢慢適應這種互換的生活方式。良多嘗試過通過金錢的方式將兩個孩子的撫養權都拿走,但是被齋木拒絕了。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 糾結

無論多麼理智的良多也避免不了人的感情,和慶多相處的6年,他參與了這個孩子的出生,成長,儘管陪伴他的時間並不多,但是也傾注了良多太多的期望。在真的決定交換之後,他的書房糾結了很久,有些感情陪伴的久了就會變得理所當然。

終於將孩子交換了過來,良多感受到了那種久違的“血脈”,倔強、好強。親生兒子琉晴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不服從良多的管教,似乎良多苛刻的教育方式並不適合倔強好強的琉晴,反而更適合性格溫和的慶多。

難以忍受良多的苛刻,琉晴溜回了原來的家,當良多開車去接琉晴的適合,慶多以為是來接自己的。得知真相的慶多失望的躲進了衣櫃,良多想努力的親近琉晴,琉晴卻在夜裡一次次許願想要回到原來的爸爸媽媽身邊。這讓良多想起了當初繼母的話

:“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人和人之間之間相處久了就有感情,也會很相像的。”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 迴歸

某天早上剛剛睡醒的良多發現了沙發上的相機,裡面全是慶多偷偷拍下的他工作,生活的照片。看到這一刻,良多的心變得柔軟了,似乎意識到了自己所謂的“血緣理論”是錯誤的。相愛存在於彼此間的相處時光,而不只是DNA裡。

良多驅車到了齋木家裡,慶多遵守了“再也不見面”的約定躲開了他,良多解釋到:“是爸爸太想你了,所以才違反約定先見你的,這六年我做的再不好我也是你的爸爸呀,我們的任務結束吧!”良多抱著慶多,這個小小的身體此刻填滿了他心裡所有的空缺。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 思考

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家庭相處方式,一個冷漠到令人生氣,一個剋制到讓人心疼,這種截然不同的家庭相處方式也許要追溯到老掉牙的“原生家庭”。良多的父親幾乎不會陪他,獨立,優秀才是最終的目的。於是良多奉行著:“無論什麼事都要一個人完成”的原則,在為數不多的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了,他都在教孩子如何獨立。

而在齋木的記憶力,父親會陪他放風箏,會和他做遊戲。樂觀的齋木信奉“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絕不今天做”。他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了陪伴家人和孩子,他和孩子的相處更像是一對朋友。

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有這樣一句話:“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哪怕彼此都不完美,卻是世界上最願意無條件地守護彼此的人。

《如父如子》: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一隻蟬從產卵、幼蟲、破土而出再羽化成蟲,需要15年的時間。”培養一個孩子是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裡父親缺失了哪個環節都永遠無法再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