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平准”是指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贵卖贱买”以求稳定物价的措施,这个词最先出现在《管子》之中。“平准法”是汉武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一种平抑物价的经济措施。之后,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发展了《管子》的平准思想,提出了“平准法”,得到了中央的采纳,且在全国开始推行。

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为了使“平准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推行,汉武帝专门设立了相对应的“平准”机构,主管市场物价的“平准”。当市场上某些商品的物价与市场均价相差较大时,“平准”机构及时出手,对此类商品进行干预。如果哪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平准”就以低价抛售,市场价格回落;如果哪种商品价格下跌时,“平准”就将其收购。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能联想到,今天我们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汉代的“平准”功能类似。而且,这种机构起到的就是一个平抑物价,市场监管的功能。虽然,在当时“平准”这个机构还基本上停留在平抑物价的功能,相比我们今天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功能非常单一和局限,但是,“平准”机构的出现,却已经能看出统治阶级对市场有了干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那么,“平准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它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首先,无论什么政策的出台,都有一定的背景,都跟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为了更好地实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对铸币的控制,“专令上林三官铸”,自此之后,原各地政府的铸币权全部收归国有。

在国家掌握了货币的主动权之后,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中央集权,也从另一个方面滋长了不正之风,而且,每个月国家造币厂,基本上都会定期给政府机构一些银两或者福利。说白一点,就是自己造钱,自己再大把的花钱。但是,这些现金或者福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

官员们基本上都将真金白银换成了各种物资,于是,就出现了疯狂的“买、买、买”等现象。此外,在这样的大肆购买下,京城的日常物资价格不断上涨,百姓连连叫苦,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平准”机构便顺势出现了。

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其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谋取利益,采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低劣手段,导致民怨四起,非常需要国家出面遏制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商人,他们为谋取利益,故意哄抬物价,导致百姓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准法”与“均输”这种经济措施一同出现。据《盐铁论·本议》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方便中央对诸侯国进贡的货物进行运输、存储和交易,国家特意设立了“均输”。

那么,“平准法”的设立,对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及政治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何说“强汉”少不了它?

我们都知道,汉朝建立初期,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倡导“无为而治”的国家政策,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国家昌盛。正如《史记·平准书》所说:“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国库有花不完的钱,国家粮仓有吃不完的粮食,马匹、马车数量可观,这样的太平盛世,为汉朝的千秋万代积累了巨额财富。

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后来,至汉武帝时期,为了开疆辟土,汉武帝大兴干戈,讨伐匈奴和漠北等少数民族。在他执政期间,匈奴之患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因为年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国库和百姓生活都捉襟见肘。为了缓解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

比如:收回民间铸钱权、盐铁官营、榷酒酤、均输法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济政策的支持,汉武帝的政权地位才得以继续稳固,百姓生活才得到了很大改善,才能完成他征战四方的雄图大志。其中,“平准法”就是这些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政策法制。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太山,巡海上,并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从这一系列的记载可以看出,“平准法”的实施,为汉朝带来了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和金丝布匹,取得了巨大财富的同时,朝廷还通过这一机构和措施,也有了掌握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商品市场趋势。

平准法:巩固汉朝的政权地位,支撑汉武帝征战四方,此后一直延续

此外,此时的朝廷不仅控制了市场局势,还缓解了当时百姓和商贾之间的矛盾,对稳固统治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机构,才使得汉武帝后期国力强盛,且得到了四海八荒的臣服。可以说,“强汉”有这样的局势,绝对少不了“平准法”。

在此后的100年 ,王莽实行的所谓“市平”,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出来的。唐代刘晏也曾运用平准思想以“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北宋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事实上是平准的变形。但是,随着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明以后大规模的官营平准机构未再出现。

【《汉书·武帝纪第六》、《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资治通鉴·汉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