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糾正了他爹鯀堵不如疏的策略?真相併非如此

傳說上古有一種可以自動生長的土壤,叫做息壤。息就是生生不息的息,傳說息壤是黃帝的一個寶物,它可以根據人的需求隨意生長,非常神奇。

在堯帝統治天下的時候,由於洪水氾濫,地上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艱難。大地上滄海橫流,到處都是洪水,老百姓無家可歸,有的住在山頂的巖洞裡,有的就在樹上棲身。地上的莊稼都淹死了,野獸猛獸開始出來作惡。當時的天子堯帝非常擔心,他把四方部落的首領請來商量治理洪水的人選,大家都推薦“鯀”。堯帝雖然對鯀不是很滿意,但是又找不到更合適的人,於是就讓鯀去試一試。

大禹治水糾正了他爹鯀堵不如疏的策略?真相併非如此

鯀治水

鯀是一個神奇的人,他是天帝的後代,非常同情人民的疾苦,著急著趕緊把洪水治理好。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單靠自己的能力是很難把洪水治理好的,所以他常常發愁,每天都悶悶不樂。

有一天,鯀的兩位好朋友神龜和神鳥來了,他們問鯀:“你為什麼天天愁眉苦臉的呢?有什麼事就說出來,我們幫你一起想想辦法”。於是,鯀就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他們。

神龜聽了以後說:“這有什麼難的,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在河上築起大壩就可以擋住洪水了。”

鯀又說:“這我當然知道,可是這麼大的洪水,需要的土壤太多了,你讓我去哪裡找這麼多的土壤來呢?”

神鳥說:“這還不容易,你的祖父天帝哪裡不是有息壤嗎?那可是寶物,可以隨意生長,你想要多少就能長出來多少。我知道息壤藏在哪裡,可以為你帶路,你去偷來就可以治理好洪水了。“

神龜又說了:聽說那息壤很重,如果你搬不動,我可以幫忙,我能把息壤背出來,你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鯀雖然覺得偷竊不是好事,可是為了治理洪水他便沒有想太多,就把息壤偷了出來。他們帶著息壤到呂梁山一帶去治理洪水。這辦法可真靈,只要在河邊撒下一把息壤,立刻就會長出一道高大的堤壩,擋住洶湧的洪流。在積水的地方撒下一點息壤,積水很快就會乾涸,露出黑色的地面。

可是,鯀偷息壤的事,很快就被天帝知道了。天帝覺得治理洪水需要依靠人間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靠偷竊,所以天帝一氣之下派火神祝融下到人間,在羽山的郊野把鯀殺死了,取回了被竊的息壤。這一下,各地的洪水又氾濫起來。

鯀一點也不害怕死,當初他決定去偷息壤的時候,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遺憾的是沒有把人民從洪水中拯救出來。所以,他死後他的精魄仍然活著,屍體過了三年都沒有腐爛,而且腹內還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全部精血去哺育這條小生命,希望他的神力能超過自己,繼續完成治服洪水的偉大事業。

大禹治水糾正了他爹鯀堵不如疏的策略?真相併非如此

這一段精彩的故事就詳細記錄在《山海經》裡,原文是這樣的: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山海經》

鯀的屍體三年不腐爛這件奇事給天帝知道了。天帝擔心鯀會變成精怪,擾亂天廷,就派了一個天神,帶著一把吳刀,把鯀的屍體解剖開來。這時奇蹟發生了:從鯀的肚子裡,忽然跳出一條虯龍,頭上長著角,金鱗閃閃,盤旋而上,升上了天空,這就是後來治水成功的大禹。禹上天之後,鯀也化作一條黃龍,躍進了羽山腳下的深潭之中。

這就是鯀死羽山的傳說。鯀的這種精神也被後人所傳頌。



德承國學

德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承以相傳,相續,不息,不止。

以德為根本,以國學為營養,

播撒種子,養成生命,

我們是“厚德載物 傳承經典”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