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地產,十六字箴言,所向披靡

藍光地產,十六字箴言,所向披靡

來源/地產風聲

作者/宋兵乙


往年,春暖花開日,便是地產行業年報發佈時。今年“春天”遲了,年報季已經如約而至。疫情影響之下,不確定因素頻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何去何從?樓市向好向壞?春江水暖鴨先知,聽聽房企怎麼說。

今天推出“年報季”系列第八篇,來自“四川一哥”藍光的聲音。

如今的許多房企,越來越像“服務生”。

在主營業務地產開發的基礎上,他們紛紛開始錘鍊自己的服務軟實力。

1

2014年彩生活登陸港股,成為國內首個分拆上市的物業服務企業。

此後,房企的物業上市潮越演越烈。

比如2018年全年,通過房產分拆上市的物業企業共有6家,超過2015~2017年之和。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了8家,創歷史新高。

剝開現象的外衣,其實可以發現市場內核的變化。

最近兩年,地產市場的天花板趨於穩定,逐漸從增量走向存量。

存量市場裡,比拼的其實就是服務力。

這也無怪乎許多房企在開發商角色的基礎上,轉而扮演起了服務運營商的角色。一方面,其可以緩解主業地產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更多的發展途徑。

在諸多佈局“人居+生活服務”的房企中,藍光的打法風格鮮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戰略架構,即“科技+產業+資本”。

這種戰略架構引發的新變化,可以從藍光發展(600466.SH)的最新年報中窺見一二。


2

4月16日晚間,藍光發展發佈了2019年度報告 。

以人居為核心的地產,無疑依然是藍光的重心。

報告顯示,藍光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面積1095.3萬平方米,同比增幅36.63%;實現銷售金額1015.37億元,同比增幅18.70%,成功躋身千億陣營。

從2017年到2019年,藍光銷售額的複合增長率達32.14%。

在銷售保持高增長的同時,藍光在土地市場的佈局同樣呈現迅雷之勢。

截止2019年末,藍光土儲貨值約2700億元,新增土儲貨值1300億元,其中新一線和二線佔比60%、強三線佔比40%。

新一線、二線是高能級市場,有潛力和定力,從這點上,藍光的側重性佈局,未來可期。

在產品端,基於“更懂生活更懂你”的品牌主張,2019年藍光持續推進了芙蓉系、雍錦系、黑鑽系、長島系、未來系、商辦系等六大產品系的迭代。

在一隻手深耕人居業務的同時,藍光的另一隻手則在服務版圖裡攪起了一陣浪花。


3

2019年,藍光發展旗下的藍光嘉寶服務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獲得53倍認購覆蓋,創下了港股上市物管行業紀錄。

此次,藍光嘉寶服務能夠獲得53倍的認購覆蓋,顯然在這股物業上市潮中顯露出了自己的競爭力。

對於藍光自身而言,藍光嘉寶服務的分拆上市,不僅使其自身構築起A+H的雙資本平臺,而且為“人居藍光+生活藍光”的雙擎業務模式,提供了實業和資本對接的通道。

除此之外,2019年藍光還在人居與生活版圖之間,找到了另一個交匯點。

即為住宅產品和社區服務注入科技活力。

報告顯示,2019年藍光進行智能化創新、數字化轉型升級,形成智能人居、智能辦公、智慧社區等場景化應用。

如果說,科技與產業是藍光戰略架構的“兩翼”,那麼資本則是這架飛機的推動力和目的地。

首先,不管是對科技還是產業進行投入,都需要資本在背後來做支撐。

而一個更“輕”的財務槓槓,顯然能幫助藍光進行戰略上的輕鬆轉身。

財報顯示,2019年藍光淨負債率為79.20%,同比下降了23.44個百分點,“瘦身”效果明顯。

其次,當在科技與產業上持續投入且獲得效果後,資本上的回報是水到渠成之事。

報告顯示,2019年藍光實現了利潤、規模雙收穫:其營收為391.94億元,同比增加27.17%;淨利潤為41.59億元,同比增長66.63%。另外,其淨資產收益率達23.88%,同比提升6.81個百分點 。

總之,在藍光的“人居+生活”雙擎業務模式背後,是“科技+產業+資本”三駕馬車在起著推動作用。

而三駕馬車的戰略邏輯在於:


科技與產業為“人居+生活”服務。資本,既是“科技+產業”的支撐,也是結果。


4

回頭來看,藍光前行的路上其實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戰略更替。

1990年,藍光誕生於四川成都,當時其還是一家制造企業。

1992年,藍光從製造業走向了地產業,奠定了此後發展的主線。

十年後,也就是2002年8月6日,在成都國土局裡,藍光又一次實現了戰略上的轉型。

當時,國土局大廳進行著成都第一次土地公開拍賣。首個地塊位於青羊區長順下街和八寶街交叉口,總用地面積約7.75畝。

46家開發商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競拍,30多個回合的較量後,手舉77號牌的藍光以465萬元每畝的價格力壓對手,成功拿下該地塊。

隨後,經過數十次競拍,藍光再度拿下第二塊地。據悉,當天只有6家房企拿地,而只有藍光一家拿下兩塊,其在成都當地可謂一鳴驚人。

自此,藍光開始將戰略航線由“商業開發”轉向了“住宅開發”,為如今的千億銷售戰績點上第一把火。

除了在業務類型上進行戰略轉型外,藍光還在地域擴張上積極佈局。

自2008年起,藍光開啟了全國化的擴張之路。

2013年後,藍光加快了全國化的戰略步伐,全面推進從“四川藍光”邁向“中國藍光”的戰略。

2019年,藍光又進一步深化了全國化佈局——開啟了“上海+成都”的雙總部戰略 。

雙總部,並不僅是一種象徵意義,更是藍光近年來戰略版圖不斷擴張的縮影。

這種擴張,如今讓藍光的銷售分佈更加均衡:


報告顯示,在2019年藍光的銷售規模中,除了大本營西南區域佔比30%外,華東、華中、華南和華北區域的佔比也分別達到26%、22%、12%和10%。

銷售的均衡分佈,讓藍光的營收結構更加穩固,從而擁有更高的風險抵抗能力。


5

放眼當下,地產市場仍面臨著未知的風險。畢竟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仍未完全消除。

對此,藍光發展董事長楊鏗顯得較為樂觀,其表示“以積極迎變的心態,隨時保持應變能變的動能”。

這份“以變應變”的底氣,既來源於過去數十載,藍光積累的戰略經驗,戰略調整後的效果。也源自其應對未來變化的思路。


據悉,接下來藍光除了堅持既有的戰略架構外,還定下了今年的經營策略,即“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資本突破、變革創新”。

十六字真經,道出了藍光應對變化的靈活性。而這,在如今變幻莫測的地產行業尤為珍貴。

達爾文曾說過,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既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

而是最靈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