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晒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上個月,巴基斯坦國防生產部(MoDP)在其官網上公佈了《2017-18財年報告》。這份文件信息量巨大,涉及巴方正在研發的項目、需要替換的外國設備以及採購計劃細節,公開展示了該國在國防現代化上取得的最新成就。巴方之所以能在國防建設上取得今日之成就,少不了過去數十年的持續投入,而我國的大力協助也不可或缺。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PAC大樓

實際上,巴政府早在1965年就深刻認識到基礎國防硬件自給自足的重要性。時值第二次印巴戰爭,西方國家的軍事禁運已然嚴重威脅到其國家安全。進入1970年代,巴基斯坦大力投資國防工業,以塔克西拉重工、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為代表的企業湧現。努力了幾十年後,如今的MoDP下屬部門林立,巴基斯坦國防工業已頗具規模。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JF-17 BlockII

在航空工業方面,該文件列出了巴基斯坦航空綜合體(PAC,旁遮普省卡姆拉)在2017-18財年取得的成績。PAC成立於1972年,最初的目的是發展本土設施檢修我國製造的戰鬥機。此前,巴空軍的運作嚴重依賴外國供應商,無法自主完成戰鬥機檢修、開發和零部件生產。之後,巴方很快意識到本土設施也可用於從法國引進的“幻影”戰機,而這顯然能節省大筆國防開支。於是,幻影改造工廠成立了。1975年,巴方又建成飛機制造廠,為武裝部隊和其他國家的客戶生產“超級支持者”初級教練機。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JF-17 BlockII

發展至今,PAC已演變為由四個工廠和一個航空研究創新發展中心組成的龐大綜合體,不僅為巴基斯坦空軍提供維護、維修及大修(MRO)服務,也在製造JF-17戰鬥機上取得重大進展。據防務分析家、巴基斯坦空軍前飛行員凱澤·圖費勒透露,JF-17的產量已經從每年16架增加至24架。這個數字已然可以將印度遠遠甩在身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現階段只能勉強達到每年8架“光輝”的產能,到16架還得等上幾年時間。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ARF內部

文件中提到,PAC下屬的飛機改造工廠(ARF)在2017-18財年順利完成指定飛機的大修及其他相關任務。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JF-17 MRO設施、F-7P/FT-7P升級、製造JF-17飛機部件、本土製造JF-17座艙蓋和風擋玻璃等。

幻影改造工廠(MRF)在2017-18財年的產能遠超既定目標,共對12架飛機和1.6萬多個部件進行徹底檢修。此外,該工廠還對“幻影”、F-16、C-130以及K-8教練機的發動機進行大修。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AMF設施

飛機制造廠(AMF)不僅負責生產無人機和K-8教練機的組件,還負責JF-17和“超級支持者”初教機的製造。2017年-18財年期間,該工廠已經向友好國家生產了14架JF-17和“超級支持者”;JF-17機身聯合生產項目是工廠的重頭,在2017年順利完成JF-17 BlockII型飛機的生產任務。

2018年5月,JF-17雙座版和JF-17 BlockIII單座版的聯合生產合同也已簽署。這意味著,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戰力更加強悍的BlockIII型“梟龍”戰機很快就會量產,交付巴基斯坦空軍也是指日可待。此外,AMF還完成了JF-17 Block-II型飛機的空對空加油能力改裝。未來,所有的JF-17 Block-II型飛機都將具備空對空加油能力!

航電設備生產工廠(APF)成立於1986年,該部門主要負責生產JF-17的航空電子系統,其武器集成能力非常出色。譬如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開發的CM-400AKG超高速導彈,便可由JF-17戰鬥機攜帶,由於前者可以4馬赫或更快的速度對目標實施打擊,單憑其巨大的衝擊力即可對敵方包括航母在內的高價值目標發起打擊。

巴鐵曬航空工業成績單:年產24架“梟龍”這叫印度情何以堪?

這份公開文件中還提及下一代戰鬥機計劃

​除了上述的四個工廠,這份文件中還提到一個相當有野心的項目——下一代戰鬥機(NGFA)。該項目於2017年4月啟動,由PAC下屬的航空研究創新發展中心(AvRID)負責。文件透露,該項目已經進入了概念設計階段。當然了,開發下一代戰鬥機,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必然會存在很大的困難,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資金層面。報告中並未提及項目的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倘若項目真正實施的話,巴基斯坦或許只有一個選擇——正如之前JF-17聯合項目所做的那樣,轉向我國尋求技術幫助。真有那麼一天的話,我想這位的老朋友必定不會失望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