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工業互聯網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機器人在工業互聯網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一)支撐構建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基礎

工業數據是工業互聯網採集、傳輸、存儲、分析和應用的關鍵資源要素, 並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的深入貫徹實施而不斷被賦予新的使命,成為助推現代工業體系升級和支撐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動力。部署在生產製造現場的機器人能夠通過大範圍、深層次的工業數據採集,以及異構數據的協議轉換與邊緣處理,構建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基礎。主要分為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各類通信手段接入其他不同設備、系統和產品,採集海量數據;二是依託協議轉換技術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歸一化和邊緣集成;三是搭載邊緣計算功能實現底層數據的匯聚處理,並實現數據向雲端平臺的集成。

(二)協助拓展工業互聯網“智能+”效用

一是引導集聚大量智能化要素。機器人作為工業互聯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大量相關係統、工藝參數、軟件工具、企業業務需求和製造能力,引導匯聚和鏈接著大量工業資源,通過交互協同和迭代優化,為智能的產生提供必要基礎,創造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的前提條件。

二是帶動工業資源智能化配置。機器人能夠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作用,成為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向上對接工業應用,向下連接海量設備,持續沉澱和積累海量具備應用推廣價值的工業經驗與知識模型,通過更為科學、高效的工業資源配置方式及路徑,驅動製造業體系和生態的智能化升級與運轉。

三是有效突破製造業智能化升級瓶頸。機器人搭載的計算架構日益先進,並能夠與高性能雲計算基礎設施相聯通,從而實現對海量異構數據的集成、存儲與計算,切實解決工業數據爆炸式增長與現有工業系統計算能力不相匹配的瓶頸問題,加快製造業以數據為驅動的網絡化、智能化進程。

四、工業互聯網對機器人發展有怎樣的促進作用

一是協助機器人實現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通過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大數據技術實現機器人相關數據分析與共享,減輕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從整體上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據統計,採用工業互聯網的機器人能夠幫助生產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8%-15%,而生產成本降低8%-15%。

二是有效降低機器人損耗及維修成本。通過遠程實時數據監控管理和報警,及時同步生產管理狀況,使機器人在工作期間有效地降低物耗,有效避免變形、劃傷、碰傷,每年可以減少30%以上的維修造成的停產成本。

三是支撐機器人開展定製化生產。通過工作模型的設計與優化,使機器人快速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定製化生產,產品快速更新換代,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效節約投資,形成規模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