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当时发生的叫“事实”,后人解读事实就叫“故事”

公元626年7月2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非常戏剧性的一幕,叫“玄武门之变”。这一天,当时的秦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流血政变,地点在长安的皇宫北门,也就是玄武门外。那一天,他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当时的太子李建成,还有自己的弟弟李元吉,还把这两个人满门抄斩。随后他进入皇城,控制住自己的老爹——当时的唐高祖李渊,然后逼着李渊把皇位禅让给自己。

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不过是伦常惨剧,是老李家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有什么是非可讲呢?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罢了。但是,这件事对后来的初唐政局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包括李世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以及后来武则天当政,因都种在这儿。不过,这都是后话,我现在只讨论“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本人当然希望后人这么去理解整件事:整个大唐的建立都是我李世民的功劳,李渊其实昏庸无能,但他是我老爹,只好让他先当皇帝,他百年之后我再当皇帝,所以我是真正的开国之君。李建成只是因为比我大一点儿,是嫡长子,才当了太子。他毫无功劳可言,后来又嫉妒我的功绩,反复害我,我是出于自卫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的。

现在我们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首推“唐宗宋祖”,而“唐宗”指的就是李世民,世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但是我看到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李世民其实没有什么功劳,他就是一个大野心家、大阴谋家,故意谋害太子李建成,他其实是一个无比黑暗的人。

李渊真是个窝囊废吗?

我们回到“玄武门之变”。要解读这段历史需要面对一个很具体的困难——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对史书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不管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有多好的名声,在这件事上,他真的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因为在中国古代,史官写史、给皇帝写起居注,皇帝自己是不能看的,这是一个对皇帝极具威慑力的武器,涉及他们千秋万代的声名,让他们不能干坏事。

但是李世民偏偏要看,前后要求了三次——前两次都被史官顶回去了,第三次史官没顶住。但是,在把史书交给李世民之前,史官当然把该改的改了,该删的删了。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史料,包括《二十四史》里《新唐书》《旧唐书》的记载,其实都不太可信。然而,无论怎么修改历史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痕迹抹掉。这里面有几个问题,我先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首先,李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新唐书》《旧唐书》的记载中,他是一个很窝囊的人,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只是坐享其成罢了。这怎么可能呢?李渊是开国皇帝,他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李世民只有十几岁,怎么可能掌控大局?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做出“我要造反”“我要当皇帝”这种果决的判断,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建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略和军略博弈。所以,虽然李世民在战场上屡建战功,但是从整盘棋来看,战争只是一部分,它不能包揽所有的功劳,而李渊作为所有决策的最终承担者,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李世民也没能把所有史书都删干净,至少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本书,叫《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的作者叫温大雅。他是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秘书,负责一些文字工作,没有参加到那些后生小辈的争斗中,所以他的私家著述相对可信。《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记载的李渊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是一位英武的君主。其实,我们通过常识也可以判断出来,李渊绝对不是一个窝囊废。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李世民要篡改历史、埋汰他老爹呢?因为我前面讲的三个字:“不得已”。李世民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继位是有合法性的。他总不能说亲哥哥不是我杀的,“玄武门之变”没有发生吧?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诋毁他老爹,说整个天下都是我打下来的,我应该当皇帝。只不过李渊是老爹,我让着他,让他先当皇帝,他百年之后皇位自然应该归我。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李建成最后摘了桃子当了太子,还暗中谋害我,我才自卫反击的。这是李世民唯一能够在逻辑上自洽的说法,所以李建成冤,李渊也很冤。

哥哥李建成是个窝囊废吗?

其次,李建成也是个窝囊废吗?史书上,李建成被李世民改得奸、馋、懒、滑、坏、残暴,可事实当然不是这么回事。李建成比李世民年长10岁左右,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快30岁的哥哥带着十几岁的弟弟在战场上征战,兄弟俩合作无间,能说哥哥是个窝囊废吗?而且李建成是一个有军功的人,大唐的第一座都城长安就是他带兵打下来的,我们不能说他不会打仗。只不过大唐建国之后,他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来他只是李渊的嫡长子,现在可是国家的太子,作为储君,他不能再以身犯险、亲自上战场了,只能在长安城中调度,掌管全国的行政系统。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这个时期他干得挺不赖的,至少是合格的。李世民在前方打仗,总需要军需粮草等后勤保障,这些后方的筹划都是李建成干的,我们能说他没功劳吗?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功居第一的人是谁?萧何。萧何不像韩信能够上战场,他只是个文人,是写字的,他作为相国,在后方调度,所以功居第一。

我们再看李建成的人品,史书里当然给他扣了一堆屎盆子,但是从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判断,他至少是一个很仁厚的人。比如,有一次李元吉要宰了李世民,就是被李建成拦下来的。李元吉还骂他:“我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能顺利当上皇帝吗?”可见,李建成至少有底线。而且,他肯定是有威望的,不然李元吉为什么跟着他混?后来投靠了唐太宗的魏徵,其实也是李建成的人。而且,“玄武门之变”后,河北发生的一场暴乱就是因为大家对太子的下场不服、不忿。由此可见,李建成平时是攒了不少人品的。综合众多史料来看,李建成即使不像李世民表现得那么突出,至少也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锋芒毕露,功高震主

让我们回到大唐武德元年,看看皇帝李渊面对的格局是怎样的。李渊这个人的命真的非常好,隋末群雄并起,人人都想当皇帝,而他们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唯独李渊不缺人才,而且还都是自产自销的。首先,他的几个儿子都非常能干。其次,还有一些李家宗室,比如李孝恭,也是一代名将。这些人能干又能打,还有血缘关系,协作起来信任成本非常低,李渊是不是拥有一手好牌呢?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武德元年,李渊就带着这一手好牌坐上了皇帝的位置,然后做出了一系列政治结构安排。嫡长子李建成在合法性、能力、威望上,作为太子都是当之无愧的。既然是太子,哪儿也不要去,就在长安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一边熟悉政务,一边随时准备接班。他的两个弟弟李世民和李元吉均已成年,而且能带兵,排行第二的李世民也比他小近10岁,自然都要辅佐他。这两个弟弟分别担负一东一西。李世民负责经略长安以西,就是现在的甘肃一带。当时那里有一股造反的势力,为首的叫“西秦霸王”薛举。薛举非常能打,李世民就跟他死磕。而李元吉负责经略长安以东。长安以东是哪儿?就是山西。那是李渊起家的地方,看住老家很重要,北边又有突厥的威胁,李元吉就带兵驻扎在山西。

太子在首都坐镇,两个能打的弟弟一个往西,一个往东,这是多么合理的安排!所以武德元年有一个稳定的政治格局。可是李世民不争气,对战薛举的第一仗就打败了。而李元吉在山西没打过一场败仗,因为压根儿就没打过仗。对山西构成威胁的一股势力的头目是刘武周和宋金刚,这两个人投降了突厥。但是到了武德二年,李世民一下子就把薛举灭了国,建立了莫大的军功。可是李元吉不行了,刘武周、宋金刚把山西全境都给占领了。山西是李唐的老家、根据地,岂是能丢的?李渊一慌,就对儿子之间的格局平衡不管不顾了,先打赢这一仗再说,于是把刚刚打了胜仗的李世民调到山西,让他去把刘武周、宋金刚和突厥人赶走。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果然不负众望,一下子就把山西收复了。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李渊看来可不是这样。李渊这时候有两个并存的政治目标,第一个目标当然是统一全国,把自己这个皇位坐稳;第二个目标是希望政治格局能稳定地发展下去,李建成作为太子,其他儿子都来辅佐他,这个格局最好不要变。可是李世民的军功实在太高了,不仅西边打下来了,还把弟弟没守住的东边给收复了,相比之下,李元吉就差远了,李世民在朝廷中的政治威望和政治光芒突然绽放出来了。这对李渊来说其实是一个麻烦。

刘文静之死

李渊这个时候杀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刘文静。刘文静是李渊的老臣,在李渊起兵之前就跟着他混了,李渊起兵的时候又负责出主意,功劳很大。李世民打薛举的时候,刘文静就在李世民的军中出谋划策,所以这是一个既有谋略又有军功的人。

李渊为什么要杀他呢?据史料记载,刘文静脾气很坏,经常说:“我功劳大,裴寂等宠臣都没我功劳大。”李渊说他谋反,就把他杀了。史料中关于刘文静被杀的原因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但是我们要知道,政治人物做一件事情是有很多算法的。我为什么要杀你,这是一个算法;我杀了你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又是一个算法,这两个算法要加在一起评估。李渊为什么要杀刘文静呢?按照常理猜测,其实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警示李世民——你小子尾巴翘得高高的,觉得自己军功已经很盛了是吧?谁都知道刘文静是在你军中当参谋的,在朝局中是你的人。是你的人又怎么样?我照杀不误。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有人可能会说:“不一定是为这个吧?”从客观结果上判断,一定是这个原因。李世民会想,他是我的参谋,为了一件小事你就把他杀了,我出面讲情也没有用,这不就是在打压我吗?所以,从客观结果上说,李渊既承认李世民的军功,又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这就是李渊做这件事的目的。

李世民的两大优点

李世民这个人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在于,他一生都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虽然在这件事上被老爹打了一巴掌,但他不管有多不服气、多委屈,仍会继续积极主动地做事,这是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在此,我要插一句题外话,“积极主动”这四个字听起来稀松平常,其实做起来很难。这是一种很稀缺的禀赋,想要后天培养非常困难。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说刘强东给一个部门经理布置任务,要求他当年的业绩达到某个数字。那个人马上说:“去年的业绩才是这个数字的零头,你让我今年就达到这个数字,很困难,不可能啊!”刘强东当时就跟他说:“你可能听错了,我不是问你可不可能,而是问你怎么达到这个数。”据说后来这个人再也没有在京东的高管会议室里出现过。确实,可不可能和怎样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想要成功,积极主动的心态必不可少,而它非常稀缺。李世民一生都非常积极主动,确立目标,分解动作,勇猛精进。

李世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自己的魅力和威望去收服各种各样的人才。比如民间传说中的两个门神——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在打仗的过程中,从敌人队伍里收服来的。李世民跟尉迟恭、秦琼有很多佳话,程咬金也是他收服的,名臣魏徵则是他从太子李建成那儿收服来的,所以他非常有魅力,对下属非常宽厚。

千古第一军事天才李世民

李世民在战场上最大的特点是亲自冲锋陷阵,这一点非常难得。为什么李世民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类似于军神的地位?就源于这一点。他经常带着一只很小的突击队直接杀到敌人的大队人马中,亲身犯险。这一点看似鲁莽,一般人不肯做,但是一旦艺高人胆大的人做到了,会产生两个非常奇妙的效果。第一个效果是,知己知彼。别看《孙子兵法》早就说要“知己知彼”,但是在古代,敌我双方的信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非常不透明的。如果主帅能够带一支小突击队直接杀进敌营,虽然只能杀死很少的敌兵,但是通过对战场信息的亲身感受,可以捕捉到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而敌方的主帅则完全无感,这是在古代战争中取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另一个效果是,士兵的士气会不一样。古代有一句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们真以为兵马越多越有力量?不是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真给你几十万人马,你其实是没有手段来进行调度的,反而会变成乌合之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常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跟当时的军事特征是有关的。而李世民经常以身犯险,亲自上阵,他给士兵带来的示范作用、对军心士气的鼓舞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李世民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因为他能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

一役灭二雄:虎牢关之战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场很著名的战役,就是“虎牢关之战”。目的不是介绍这场战争本身,而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李世民在战场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先介绍下当时的局势:中国北方主要有三股势力,李唐王朝实力最强;河南一带也崛起了一个帝国,叫郑国,皇帝叫王世充;还有一个帝国在河北,叫夏国,皇帝叫窦建德。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这三个人虽然都称了帝,但本质上都是隋末群雄,就是隋炀帝这个家没当好,隔壁邻居以及他的老管家都跑来抢东西。这个时候群雄都要称帝,因为要让民心归附。可是一旦称帝,就等于向全天下发出了一个信号:我要跟其他群雄死磕到底,因为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皇帝只能有一个。所以,这三股势力之间必有一场决战。对李唐王朝来说,它实力比较强,所以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但是它毕竟没有强到“大兵一出,望风归降”或者可以两面作战的程度,也只能先捡软柿子捏,存在一个先来后到、各个击破的问题。李唐王朝先打谁好呢?想来想去,得先打王世充。因为河南是交通要冲,而且王世充相对比较弱。所以在武德三年,决战拉开了序幕,李世民带兵出关去攻打王世充。王世充虽然比较弱,但毕竟是主场作战,他有那么多城池,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吧?

可他遇到的是李世民,李世民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第一战时,李世民延续老战法,带领几十人马杀入对方的阵营,然后一边杀敌一边往回逃。王世充以为自己逮着机会了,带领大队人马在后面追,结果追进了埋伏圈,首战失败。王世充手下的人一看,李世民身为主帅居然敢用肉身犯险,纷纷望风而降。

这个时候王世充手里还剩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洛阳城。洛阳这个地方在中国古代扮演的地理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东都。一个王朝如果建都于关内,比如长安,那它对中国东半部的管理就鞭长莫及,皇帝一般都要在潼关以东建一个东都,而洛阳一直扮演着这个角色——因为它的地势非常好,从周朝到唐朝一直如此。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的时候,花了海量的银子,把城池建得固若金汤。

王世充一看,既然打不过你,那我当缩头乌龟总可以吧?我退守洛阳,看你能怎么办?当然,这对王世充来说是下下之策,却给李世民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虽然李世民在战场上是一条龙,但他能拿一堵城墙怎么办?李世民只能采取最笨的打法,就是挖壕沟困住王世充,直到把他饿死。可是这需要时间,从武德三年一直困到武德四年。城池内王世充的日子当然不好过,养了那么多军队,还有文武百官,因为没粮食,最后公卿大臣都只能吃糠咽菜。洛阳城里面的日子不好过,洛阳城外李世民的日子就好过吗?围困一个城池,每天没有任何新消息,就是围,就是等,士兵怎么可能还有士气?而且还要担心,万一城池里的人出来偷袭怎么办?所以警惕性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这种日子虽然不好过,他们也熬了大半年。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和王世充都已是强弩之末。王世充不肯坐以待毙,就求救于窦建德。窦建德在河北,兵强马壮,而且他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被称为“一代贤王”,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礼贤下士,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地方性领袖。窦建德这个时候算了笔账:王世充快不行了,如果这个时候我再不出手,李唐王朝崛起的趋势我就挡不住了,将来我和它决战的时候就棘手了。王世充、李世民双方都已经是强弩之末,而我是生力军,如果我扑过去,那我就是决定天下大势的人。所以,窦建德带领了10万生力军直扑洛阳。

李世民从关内带出来的兵马大概有8万,光是对付洛阳城,就得用优势兵力把它死死守住,否则就功亏一篑。他怎么抽得出人手来对付窦建德这10万人呢?远在长安城的李渊说:“这次就算了吧,撤回来得了,反正也把王世充打得差不多了,你一撤,没准儿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还能爆发矛盾呢!”李世民想了想,说:“不行,我有能力毕其功于一役,把北方这两大势力在洛阳城边一次性给解决掉。”可是李世民的兵力不足,只有8万人,既要严守洛阳城,还得对付窦建德,怎么可能做到呢?可李世民觉得自己做得到。他带兵跑到虎牢关,就是洛阳城边的一个关口,对阵窦建德的10万兵马的时候,他有多少人?3500个骑兵。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用的还是过去的老办法,你窦建德不是在我关前列阵,有兵力上的优势吗?你以为我会跟你一张一张地出牌?我先组织一个突击队,身先士卒,杀入敌营。关键不是我杀得进去,而是我能活着回来,把你的士气打击一顿,让你在几天之内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李世民组织起所有的力量冲锋陷阵,窦建德的10万人马立即崩溃,窦建德本人被生擒活捉。这种情况下,洛阳城里的王世充还守个什么劲儿呢?只好投降了。所以,虎牢关之战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李世民以弱势的兵马一次性解决了北方两大敌对势力。

后来李世民把王世充和窦建德送到长安,李渊一看,王世充名声不太好,还可以让他活着;窦建德平时名声太好,不能留,就把他杀掉了。

在这场战斗中,李世民是怎样一种存在?他简直就是军神级的人物,这场战斗的排兵布阵、谋略打法我们都没法学,因为李世民的三种力量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首先是判断力,其次是对军队组织的掌握力,最后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力。

“天策上将”李世民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李唐王朝一统天下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了。但是李渊又开始头疼了,李世民立下这么大的军功,要怎么封赏呢?当时能够赏赐给李世民的基本已经赏完了。国家能够奖赏一个臣子的,无非就是这么几样东西:第一,文官的最高领袖“尚书令”,这个时候已经封给李世民了;第二,秦王贵为亲王,爵位也没有办法往上加了。李渊愁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封赏的时候不节制些呢?”因为李渊是一个创业者,创业者每天都在拿今天赌明天,每一次封赏都想激发所有力量。比如他从山西起兵后,第一仗攻打的城池叫河西郡,打下这个城之后,李渊就把所有男性召集起来,给70岁以上的老头都封了官,剩下的人只要告诉李渊自己有什么才能,就会被封官。

旁边有人提醒他,封赏得是不是太多了?李渊说:“你不懂,我们这叫造反,造反有没有明天谁不知道,你现在还可惜这点儿东西?能给的全给!”李渊就是这种玩法。

西方著名的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君主论》,里面有一句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如果你正在抢夺权力,树立一个慷慨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反正这些东西都不是你的。”李渊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在前期打仗的时候,能够封赏给李世民的全都封赏过了。现在问题来了,李世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要怎么封赏呢?李渊犹豫了几个月,最后设计出一个官位,叫“天策上将”。既然你已经是文官的头儿,那在武官这边,我给你一个新的职称。“天策上将”名义上是武将之首,其实是一个虚职,没有什么真实的权力,但是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的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也就是说,李世民可以拥有自己的班底。一般来说,官员的班底都是国家的。而天策府一开,就意味着李世民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幕僚,这次封赏实质性的意义在此。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大家可别小看天策府开府这件事,它意味着李世民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班底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十八学士”这些人都是在这个阶段被他延揽入帐下的,他拥有了私人的幕僚队伍。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很正常,一个人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还贵为亲王,找几个人陪他玩玩怎么了?所以,人们都小看了这件事。李世民拥有了自己的私家班底,它的影响和后果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可以说“玄武门之变”的因就直接种在这儿。

李建成的自卫三策

我们再来看李渊,儿子打了胜仗,老头子觉得脸上有光,国家获得了发展,当然该高兴。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长期以来苦心构建的政治平衡被打破了,怎么办呢?一方面,按照朝廷法度给予封赏,除了皇位、太子位不能给,该赏的李渊全都赏给李世民了,甚至创造了“天策上将”这个职位,可算对李世民不薄吧?可另外一方面,李世民别想再去打仗立军功了。所以在武德四年之后,李世民的身影就很少在战场上出现了。即使一块骨头非常硬,非李世民啃不下来,也是先派他上,把骨头啃松了之后,赶紧把他召回长安,派其他人去收拾残余。李渊这个时候对李世民的策略就是两个字——“雪藏”。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李建成心里也明白,在李世民的万丈光芒之下,自己黯淡无光,该怎么办呢?得做一些事。第一件事,我也得立军功,否则怎么跟李世民比?按说太子是不能上战场的,但这个时候李建成管不了那么多了。刘黑闼、徐圆朗这些势力,都是李建成亲自出手消灭的,也算是立了点儿军功。但是这点儿军功和李世民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所以李建成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兄弟俩结盟——不是跟李世民,而是跟老三李元吉。其实在打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李元吉还在李世民的军中,但是虎牢关之战一结束,李元吉就投靠了李建成——兄弟两个打一个总有些胜算吧?

还有第三件事,就是买通李渊身边的妃子。此举虽然算是阴谋诡计,但是李世民的威望实在太高了,万一老爷子心里有点儿别的想法,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呢?我当然要在老头子身边安排一些耳目,替我探听情况,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三件事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暂时的政治平衡又达成了。但是请注意,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平衡。

这时的长安城已经有些乱套了,底下的官员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上有天子,有太子,还有功劳卓著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到底该听谁的呢?政令系统中居然出现了四样东西,第一样东西叫“天子诏书”,第二样东西就是太子签发的“太子令”,第三、第四样东西分别是李世民签发的“秦王教”和李元吉签发的“齐王教”。这四样东西都是分别发出的,底下的官员该执行哪个呢?后来大家就达成默契,哪个先传到就执行哪个。此时,国家没有唯一的权威了,这就是政治平衡要被打破的先兆。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人叫李神通,算是李世民叔叔辈的人。有一天李世民很高兴,就把长安城外几十顷的土地赏给他了,发了一封“秦王教”。李建成得知之后,就让李渊的一个妃子跑到李渊那儿替自己的爹要那片土地。李渊不知道李世民已经赏出去了,大笔一挥,“天子诏书”就发了出去。

这个妃子的父亲拿着“天子诏书”找到长安府要这片土地,可李神通已经把好处吃下去了,坚决不肯吐出来,双方就打成了一团。这件事传到李渊耳朵里,当然是火冒三丈,“天子诏书”还不如你“秦王教”?于是把李世民叫来臭骂了一通。

这件事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天子和秦王之间已经明里暗里在较劲了,迟早会短兵相接。第二,李唐王朝原来的政治平衡已经无法维持下去,迟早是要被打破的。

杨文干事件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叫“杨文干事件”。这件事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李建成的手下杨文干到庆州当了都督。庆州在哪儿?就是如今甘肃省的庆阳,当年叫庆州,挨着陕西省。

武德七年,李渊带着两个儿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在仁智宫度假避暑,把李建成放在长安继续处理国政。铜川和庆州大概相距200公里,不知道李建成哪根筋搭错了,突然赏赐给杨文干一些盔甲。盔甲搁现在是工艺品,在当年可是战备物资。运送盔甲的人走到半路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就直接跑到仁智宫,到李渊那儿把李建成给告了,说太子可能要谋反,否则他为什么要给杨文干送盔甲呢?杨文干所在的庆州离仁智宫这么近,很轻易就能把李渊等人抓了。李渊一听,紧张坏了。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李渊并不是不相信李建成,可是两个儿子正在较劲,其中一个万一铤而走险,先把我抓了,然后干掉另外一个人,不是不可能的。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一边进宫抓老爹,一边在宫外打自己的兄弟。李建成会不会这么干呢?从政治常识上讲,完全有可能。李渊正在度假,身边缺人保护,所以他非常紧张。接下来,他把长安的李建成叫了过来。李建成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跑到仁智宫以头抢地,磕得一头血,说没这回事儿。李渊说:“我不是不信你,这样吧,先把你关起来,给一些粗茶淡饭吃着,我把杨文干处理了再说。”谁去剿灭杨文干的叛乱呢?当然是“军神”李世民。

临走的时候,李渊对李世民说:“这件事牵扯到太子,如果这事儿坐实了,将来这太子之位就归你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这句话,现在看可能有别的原因,我先按下不表。李世民就带兵去打杨文干,走到半路,杨文干已经被自己人干掉了——底下的士兵哪个愿意陪他造反?这件事就平定了。

之后,李渊的处理非常有意思。第一,把太子放了,并没有按照事先的承诺把太子之位交给李世民。第二,不仅处理了太子手下的人,也处理了李世民手下的人,这件事就算结束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全部记载,现在的史学家分析来分析去,都觉得这当中可能别有原因。有的历史学家是这么推测的: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其实是李世民的人。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李建成是太子,虽然他的位置受到了一些威胁,但他毕竟是处于防守的一方,通常不会做那些主动的动作。只要李渊一死,皇位自然就是他的了。就算李建成想做这件事,他会做得这么蠢吗?李建成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怎么指挥一场战斗他心里是有数的,一定是万事俱备,然后雷霆一击,把事做完了,怎么会做这种半吊子的事呢?给杨文干送盔甲,暗示对方起兵造反,而杨文干没有把准备工作做好,后来还被自己手下的士兵给杀了,这事做得太业余。所以李建成的嫌疑被排除了。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其次,会不会是李世民做的呢?李世民也是大政治家,这种政治阴谋实施起来多么复杂啊!他得买通太子手下的人,还得正好等到太子给杨文干送盔甲,然后还要壮着胆子跑到铜川的仁智宫向李渊告密。过程中的链条太多了,任何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都不行,万一自己被告了状,一切不都鸡飞蛋打了吗?所以李世民也不会这样做。那么会是谁呢?恰恰是天策府李世民的私人班底最有动机。为什么李渊后来既处理了太子的人,也处理了李世民的人?没准儿当时就真相大白了,把当事人一处理,这事就算了,没必要让家丑外扬。

历史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当然这是从蛛丝马迹中得出的判断,也是按照常理推断出来的。当太子和李世民对立之后,谁最恐惧?当然是天策府的这帮幕僚。他们不仅想飞黄腾达——李世民当了皇帝后,自己也能当个宰相、当个将军,这种贪念可能也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恐惧。

太子和李世民对立起来之后,如果太子当了皇帝,李世民毕竟是他的亲弟弟,他不会把李世民怎么样,但是他能饶得了李世民的手下么?重则砍头,轻则罢官,这些人将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所以天策府的这帮幕僚惶惶不可终日。李渊这个时候也知道,不能让李世民继续拥有这帮幕僚,所以一个个都给调开了,比如尉迟敬德、程咬金、杜如晦等。天策府的幕僚最后就剩一个人,就是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这个人实在没法调开。

有一次长孙无忌跟李世民说:“哥们儿,你还不干啊?你再不干我就跟尉迟敬德一块儿走了,哪怕落草为寇,我也不在这个危险之地待了。万一李建成当了皇帝,我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他天天鼓动李世民,让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太子之位,甚至是皇帝之位。

我们明白了这个原理后,再回头看杨文干事件,很多事情才能看得清楚。杨文干事件做得那么蠢,难道真是李世民那些聪明绝顶的幕僚们干的吗?真有可能。站在幕僚们的立场上,无论这件事情的结果是什么,都符合他们的政治利益。如果就此把太子李建成扳倒,李世民当了太子,当然皆大欢喜;如果没扳倒,至少能够激化太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这也符合他们的利益。

光在李世民身边拱火是没有用的,一定是要让他觉得,太子跟自己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已经被逼到墙角,不得不反抗了,这个时候再在旁边拱火才有用。毕竟是造反,要杀兄弟、关皇上,临门一脚的决心太难下了。所以,李世民的幕僚做的所有事,我们都可以理解。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没法避免了,比如历史上记载的很狗血的一些事:李建成找来一匹烈马让李世民骑,想把他害死;李建成把李世民请到自己的府上,在酒里下毒,想把他毒死,等等。这些事现在已经没法考证是真是假了,但是都有可能发生过。因为这就是一个格局系统演变的必然方向,一旦进入一种正反馈,它一定会往那个方向越走越快。

“身不由己”的秦王——李世民

对李建成来说,危险迫在眉睫;对李世民来说,也是同样的感受;对幕僚来说,他们觉得一天都等不得了。即使是一个误会,都会被双方理解成明确的敌意。下毒酒、骑烈马这些事,李建成可能真的这么做了,也可能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篡改的史书,甚至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幕僚把一个意外解释成一场谋杀,来拱李世民的火。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几天,尉迟敬德对李世民说:“现在形势已经这么危急了,你到底干还是不干?反正我是准备好了。”最后李世民下了决心,说:“现在有两个人缺不了,原来也是和我们一伙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嘛,把他俩叫来。”然后尉迟敬德就去找这俩人,这俩人说:“叫我们回去?现在我们已经不属于他了,我们才不回去呢,他这个优柔寡断的人。”

李世民一听他们不肯回来,就把一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你拿着,再去找他们一趟,如果他们不来,就地宰杀。”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才知道,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心,于是乔装改扮回到秦王府,策划了这场事变。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大唐王朝的历史就此改变。给大家分析玄武门事变的过程,其实是想表达看完这段历史的两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历史不是谁创造的阴谋,它是一个系统、一个格局,每个人在其中都是身不由己的,任何事件都是互相驯化、互相施加影响的结果,谁在当时都看不到整个局面。

第二个感受就是,拥有人才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总想用一套系统、一套规则来限制人才,你就等着这个系统崩溃吧!李渊不能说没有政治智慧,他一直想用一个平衡的格局限制李世民,但是功亏一篑。在今天这个人才如此耀眼的时代,你还想限制他们吗?痴心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