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一个让古城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在西安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知道西仓,就不算地道西安人。不少老西安人到现在仍保留着逛西仓的习惯,花鸟鱼虫,蝈蝈叫声;顺便再瞅一瞅各种老物件,回忆往日时光;西仓承载了许多老西安人的生活情趣,更是许多西安人心目中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让古城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西仓位于城内西北角庙后街中段路北。西仓在明清时期是官府粮仓,被称为永丰仓,因与和平路的敬禄仓东西相对,而被称作“西仓”。

西仓—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民国时期,西仓历史上是国家仓库,现成为军区仓库。而且以仓库和居民区为中心已经分化成了西仓东巷、西仓南巷、西仓西巷、西仓北巷。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西仓"鸟市"只占有2个巷子, 由于没有任何收费,这里渐渐交易云集,成为辐射到条西仓巷子和四洒金桥、劳武巷2公里的热闹大集市。

西仓的档子,相信大家都听过!那么“档子”的叫法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摊主多是挑着担子带货过来,"担子"念着念着便谐音成了"档子";有人说“档子”其实是上当的意思,是指原来那里卖的东西多,人也杂,挑选时不看清楚是很容易上当的;还有人说,清代时那附近的校场每月要定期进行军事操练,旗人爱玩鸟玩蝈蝈,当他们进入校场后,他们的跟班就帮各自主人提着鸟笼、揣着蝈蝈筒,在校场外等着。校场设置着栅栏,阻挡闲杂人等入内,久而久之,这道栅栏就被叫成"档子"了。

如果你住在西仓,与吃相比,日常生活可以这样形容:晴天烟尘斗乱,雨天污水横流,周四周日摩肩接蹱,早市晚市挤挤蹭蹭。十点多西仓人流已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挤身于狭窄的街道,穿插在货摊之间,逛集、摆摊的将道路堵了个严严实实,说是逛,其迈腿都难;如果你是一个对西安充满情怀的老西安人,可以站在那里默默诵经,或回忆你的前尘往事。

西仓—一个让古城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围绕"西仓"的多条窄巷人如潮湧,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其热闹、繁华的原始集贸景象在全国已不多见,可它却偏偏留恋在西安古城墙内的西北角上,历朝历代经久不衰#巴山摄水# 说实话,市民在这里闲逛购物,也是因为这里的大物件、小家什,针头线脑、吃喝拉撒睡所需物品样样皆有,且价格便宜,还可先尝后买,讨价还价,难怪这里人气兴旺,而逢周四、周天开集的"西仓"这个大型集贸市场也就成为了古城中一道复古的风景线。行走在西仓的巷子里,步行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了,你还需有一个佛系的心态。

话说,花鸟鱼虫猫狗及其设备、真假不明的文玩手串、地摊的衣服、便宜的果蔬,买不到的针头线脑,看不到的剃头修脚……都在“档子”里能看到!老人和家庭主妇来买吃的穿的,文青和闲人来看文玩。随着网媒的猎奇扩散,“档子”也吸引了外地游客和本地的小青年来闲逛,特别是周天,“档子”的人气爆棚!

在此,小编提醒大家:“档子”虽热闹,出手要谨慎,特别是文玩类的,要有常识。还要看好荷包,小心手持长镊子行窃的小偷。

西仓—一个让古城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档子”的存在是过客爱,居者恨,政府头疼的一件事。这些年一直说要取消档子,创卫、创文、创森……每次大的创建和市容卫生整治前都要清理一遍,最后都卷土重来。2017年西安莲湖区七部门联合下发了一则《关于西仓周边道路市场秩序整顿公告》,很多人以为西仓要被取缔,反对声音非常强烈,大家在网上纷纷留言,最后这事又不了了之。

最近听说又整治了,西仓取消“档子”了,现在的西仓,你周天过去会发现:街道清静多了,没了为上集而来的五花八门的贩夫走卒,不用摩肩接蹱,挤挤蹭蹭,喊了N多年的取消“档子”,不知道这次整治是否是终结,如果真的终结了,心里又会升起一种怅惘,西安最后一个原生态的露天集市,就这样没有了,西安的烟火气儿也消失了。

西仓—一个让古城西安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西安古城墙景区资质:国家5A级景区

景区特色:摄影、观光、访古、城墙、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