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上篇:从起源到流变

『上喜撰唤醒太平梦,喝上四杯就难再眠。』

不足百年威士忌酿造历史的日本,却在千禧年后,带着东方神秘力量加持的威士忌疯狂席卷全球。

而早期日本国内市场的冷淡反应和近期国外市场的追捧也成了鲜明对比,或许这其中奥秘,就藏在这短短的百年历史当中。

Part 1 威士忌首次进入日本

十九世纪幕府时代的日本,跟同时期腐朽的清朝近乎相似,同样的闭关锁国、奴化臣民,带来的是愚昧和落后。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幕府时代的日本普通民众

这一情况持续到了1853年,随着美国崛起、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型贸易,令不少国家垂涎的日本贸易地位,打开日本封闭的国门对美国来说势在必行。


美国政府命令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驶入神奈川县三浦湾,强行要求与日本敲定贸易协议。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自知无力抵抗的日本只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强势入驻,此后的几年里,两国贸易逐渐有了来往,威士忌也是从这之后正式进入了日本市场。

顺便一提,马休·佩里率舰队驶入三浦湾的黑船时,船上的日志记录记载了有随船携带威士忌,据说是要特意献给天皇的礼物。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到了次年二月,美国再次驶入日本,日美两方在军舰的甲板上举行了宴会,以此来庆祝双方的和平与友好,其中宴会上的菜单就包括了苏格兰威士忌和美国威士忌。

也就是说,准将佩里不仅迫使日本开放了贸易,同时也是将威士忌带到日本的第一人。而那些当年有幸参与接待佩里的警察、翻译官等人大概就是历史上最早品尝到威士忌的日本人了。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Part 2 日本仿制威士忌

随着幕府时代的结束,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对于国外酒精税收较为低廉,嗅到商机的许多药材商开始在进口的酒精中添加色素剂或者调味剂来制成所谓的“新威士忌”,以此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不过这种夹带私货的威士忌看起来并未受到广泛认可,在1911年日美签订了通航协议后,关税也提高的同时,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新威士忌”几乎就消失了。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黑船开国后,日本为了洋气把许多商品冠以“电气”之名,电气白兰地应运而生

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发展的新趋势,那些不甘于停留在粗制滥造阶段的日本人,要酿造本土威士忌的想法也在脑海里悄然浮现。


一时间,一座座蒸馏厂拔地而起,但毕竟日本人对于熟成环节的不甚了解,制造出的威士忌也大多是仿制的“四不像”。


Part 3 日威出现转折点

直到1918年,日本威士忌的酿造出现了转折性的历史时刻。


受摄津酒造社长阿部喜兵卫与常务岩井嘉一郎的请求,竹鶴政孝(Masataka Taketsuru)

远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就读于有机化学与应用化学系,并且学习了正统的威士忌酿造技术。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竹鶴政孝于1918年12月2号抵达英国

竹鶴政孝在学期间积极拜访各大苏格兰蒸馏厂,希望得到见习的机会。在当今社会,可能很难想象敲敲门就能得到实习机会。但在民风淳朴的苏格兰,在异乡里到处碰壁的竹鶴政孝,抑或是真的有命运之神的眷顾,

终于在朗摩(Longmorn)得到了一个见习的机会。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尽管只有一周的时间,竹鶴政孝还是把他听到学到的知识。全部如实的都记录到他的小册子里面,这本小册子日后也被称之为「竹鶴笔记」


除了在朗摩酒厂,竹鹤政孝还曾去过两家目前已经关停的酒厂(Hazelburn Distillery,Bo'ness Distillery)。


Hazelburn Distillery在1926年被迫关停,但和它同属一家集团的云顶酒厂(Springbank Distillery),于1997年开始蒸馏新的“Hazelburn”无泥煤威士忌,并于2005年正式推出一款名为「Hazelburn 1st Edition」的产品。


如果竹鹤先生还在世的话,或许也会买来一瓶,以此怀念下当初的求学时光吧。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传说中的竹鹤笔记

与此同时,竹鹤政孝也在格拉斯哥这座小城里,邂逅了他的一生挚爱-丽塔(Jessie Roberta Cowan杰西·罗伯塔·科宛)。


也许正是竹鹤政孝认真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感染了丽塔,很快便坠入了爱河。俩人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一段佳话(甚至被拍成了热播的电视剧)。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风度翩翩的竹鹤政孝遇上了芳华绝代的丽塔

另一方面,竹鹤政孝也在事业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Part 4 「山崎蒸馏所」初建成

原来摄津酒造客户之一的“寿屋洋酒店”老板鸟井信治郎(ToriShinjiro),正在为酒厂的建设筹备而苦恼,听闻留学归来的竹鹤政孝有扎实的酿造基础,便想邀请一同入伙。而彼时的竹鹤政孝因为摄津酒造的不景气,在1922年选择黯然离开。


闻讯而至的鸟井信治郎很快就找到了空有一身本领但正愁没地施展的竹鹤政孝,并在当年以远超当时薪资水平的价格,聘请了竹鹤进入寿屋(现三得利)工作。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但很快发现,俩人在对于威士忌的酿造和价值理念上有所不同。首先便体现在酒厂选址上的意见相左,或许竹鹤政孝师承的是苏格兰酿造工艺的缘故,他更希望酒厂建造在类似苏格兰气候的环境里,一开始只想在三面环山,四面环海的北海道建厂。

但是鸟井信治郎出于商业考量,看出北海道的运输成本相较于其地方更高,且地处偏远并不适合日后做酒厂游览业务。


毫无疑问,最终决定当然是出钱的人,所以在寿屋靠近的大阪,选择山崎来建寿屋旗下第一间威士忌蒸馏厂「山崎蒸馏所」(Yamazaki Distillery)。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1923年,山崎蒸馏所的完工如期而至,鸟井信治郎和竹鹤政孝以及全体山崎员工,对即将到来的生产满怀期待。


然而初期生产的糟糕状况,并没有达到鸟井信治朗的预期,一来不满意当时的酿造品质,又担心公司的财务出现问题。


当时的焦虑和不满或许成为了日后俩人关系不和的开端。

接下来的几年里,正如鸟井信治郎所担心的那样,威士忌的酿造耗尽了公司大部分现金,先前靠卖赤玉红酒赚到的钱全数投入进了生产当中。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当年打着擦边球的赤玉红酒海报,可能也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张半裸海报

为了解决现金问题,寿屋推出不少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的新产品,例如像是咖喱粉,柠檬茶之类的快消品,其中不乏有热卖的爆款。但也仅是为了补充威士忌生产的资金需求,鸟井信治郎始终把生意重心放在了威士忌上。

1929年,寿屋终于推出了旗下首款威士忌产品「白札」,虽然这款产品被众人寄以厚望,可惜当时的销售不佳。


也许是因为它类似苏格兰的烟熏气息和灼烧感,日本人对此并不买账。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也有不少人称之为白标

到了1930年,寿屋推出了「红札」威士忌,同样销量令人失望。


1931年寿屋财务吃紧,没有钱再注入生产线,山崎蒸馏厂全面停产。同一时间,竹鹤政孝和鸟井信治郎也出现了更大的分歧。


鸟井信治郎始终认为应该生产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威士忌,但竹鹤政孝却坚持酿造纯正的苏格兰威士忌。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三得利早期威士忌产品

在这种各抒己见的情况下,鸟井信治郎不得不把竹鹤政孝贬去旗下的啤酒厂工作,鸟井信治郎顺理成章地全盘掌管了山崎蒸馏所。

失去了酿造威士忌机会的竹鹤政孝,一直心有芥蒂,这也让他在合约期过后,毅然决然的离开寿屋。


Part 5 「余市蒸馏所」成立

一心想要酿造威士忌的竹鹤政孝当然不甘心就此收手,这次他携手一众投资家,在1934年宣布成立「大日本果汁株式会社」,也就是日后的NIKKA。


同时,他也在心仪已久的北海道地区建立了「余市蒸馏所」(Yoichi Distillery)。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如今的余市

起初的余市以制作苹果汁,果酱起家,积累了一些现金,为威士忌熟成期间的资金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了1940年,NIKKA推出了两款畅销的产品:稀有老尼卡威士忌(Rare Old Nikka Whisky),尼卡白兰地(Nikka Brandy)。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Nikka Brandy

借着这两款产品显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市场给出了相应的正面回馈,这也让这NIKKA有了跳跃式的经济增长。

之后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节节胜利,1941年开始的二战已经接近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标志了二战的正式结束。

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 | 上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

而这战火纷飞的几年,几乎没有对寿屋和NIKKA造成严重的波及,威士忌的生产和销量一直有稳步增长,与之相比,同时期的苏格兰威士忌产业就没这么幸运了。


战败过后初期的日本迎来社会全面衰落,未来的日本威士忌产业又该何去何从?

请期待下篇日本威士忌是怎样炼成的(中)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