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稳住人才很重要

“民营航天没有发展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西昌4月9日电4月9日19时4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根据测量数据监视判断,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已坠落,卫星发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关处理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是继今年3月16日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首射失利后的又一次失利。这让不少国人很是心痛与不解。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在4月9日晚,一位国外网友看到天空有燃烧物回落地面,并拍到视频,镜头显示出一物体已分解成多块碎片,在大气层中剧烈燃烧并坠落,塞班和关岛的居民,听到了天空传来的轰鸣声,看到有巨大的火球划过夜空。这应该是今天没有发射成功的长三乙火箭和印尼卫星。来源:KanditNews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火箭异常确定出现在第三级,我国传出监测数据也已经证实了,三级箭和PALAPA-N1卫星残骸均已坠落地面,我国专家已对异常展开了调查,逐一排查原因中。PALAPA-N1卫星是印度尼西亚向中国采购的第1颗商业通信卫星,将在轨接替PALAPA-D卫星,主要为印度尼西亚及中东地区提供广播通信、企业服务、个人移动通信等业务服务。卫星起飞重量5550公斤,在轨服务寿命15年。此次发射失利,印度尼西亚商业通信卫星项目实施不得不向后延期了。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此次发射失利,不少人抱有疑问,因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款技术成熟型号,有着强劲的动力,一共有10个发动机,能将航天器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近地轨道,绕月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近些年来,是我国用来商业发射的主打型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也可以用来发射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等,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已成功将多枚商业卫星送入轨道。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基本与长征二号捆火箭相同,并增长芯一级与芯二级。

现役的增强型火箭全长56.3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起飞质量458.97吨,GTO运载能力为5.5吨。

长征三号乙于1996年2月15日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1997年8月的第二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其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它轨道卫星的发射,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发射载荷主要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及北斗导航卫星和月球着陆探测器等。

最近一次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长三乙总计进行过67发射,其中完全失败过两次,部分失败过两次。在长三乙的四次失利中,两次都与印尼的帕拉怕通信卫星有关。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在2009年,长三乙搭载着帕拉帕-D通信卫星发射升空。火箭的一二级均工作正常,但三级火箭的二次点火出现异常,发动机推力不足,没有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但好在卫星自身经过变轨之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代价就是消耗卫星的燃料,导致卫星的寿命大幅降低。

然而,今年这次发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同样地,长三乙的一二级火箭飞行正常,但三级火箭再次出现异常,导致星箭坠落,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今年继上月16日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后的第二次失利。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但从长期角度来看,长三乙的发射失利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长三乙仍然是可靠性很高的火箭,成功率为94%,它与长三丙曾经创下连续44次发射不败纪录。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航天发射涉及到诸多高精尖技术,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发射失利在所难免,航天活动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放眼国际亦是如此。

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是公认可靠性很高的火箭,这款火箭也因此被用于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然而,联盟号火箭也是无法避免出现失败的情况。以联盟2火箭为例,其成功率为93%,这要比长三乙还要更低一些。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国人议论纷纷,很多人对异常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总结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二种,自身问题与外部干扰。

自身问题

除了第一次失利之外,另外三次的失利都跟火箭的第三级有关。长三乙的第三级使用的是YF-75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这可能会影响到同样使用这款火箭发动机的火箭,其中包括长征七号甲。

第一种是第三级箭点火失败,第二种是第三级箭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由于CZ-3B是一款成熟型,共振现象导致的异常可以直接排除。

连续失败多次了,不太正常。若火箭计算机采用固化芯片问题不大,所采用软件控制应防范植入病毒。再就是芯片被太空武器用中子炮照射失效,不是阴谋论,我们的敌人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只要他有这个能力。当然这些只是没有根据猜测,真正原因还得等待专家调查结果。还是用网友的话:这么个高科技发射失利也在所难免,总结原因、改进技术,相信会越来越成熟。

对于此次发射失利的原因,我国的航天科研人员一定会彻查清楚,并予以解决。过去数十年,我国航天事业经历过诸多的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击垮过。我们应该要对航天人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支持,相信我国航天人必定能带领大家继续探索更加浩瀚的星空,实现更伟大的太空梦。

为什么中国火箭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出现了问题?这究竟是偶然事件还是存在着某种必然,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频繁的发射事故可能和现在的航天人才流失有着一定的关联。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多家民营航天企业,而且这里民营企业还频繁地在国字号航天机构中挖掘高端人才,这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稳定客观上是存在着不利影响的。

比如在2018年,西安航天六院一则要求上级机关阻止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张小平跳槽的文件就在网上爆红。航天六院负责中国各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工作,也就是说这两次接连出现故障的长征七号和长征3号乙火箭发动机都是六院研发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极端重要的航天单位,在2018年竟然发生了重要岗位设计师跳槽到民营航天公司的事情。而对此航天六院没有办法阻止,只能通过发文件要求上级机关阻止,并且强调“张小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离开可能会对中国登月行动构成影响”,但是最终张小平设计师仍然跳槽到了一家民营航天企业。

发射失利反思张小平跳槽:民营航天没有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在张小平跳槽之后,航天6院的所研发生产的火箭发动机就在长征七号、长征三号火箭的发射过程中接连失利,这种巧合不得不让人有所联想。如果说是张小平一个人的影响,那显然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和能力,张小平的跳槽对于航天六院真正的冲击可能是搅动的人心。因为对于那些和张小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设计师来以及高级技工来说,年薪20万和年薪百万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一旦这些航天设计师以及高级技工被挖走,或者被民营企业不时抛出的邀请所打动,那么航天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就没法得到保障。不得不提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