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煩惱

內觀的核心――正念

如何擺脫煩惱

正念是內觀禪的核心,也是整個過程的關鍵。它同時是這個禪修的目標,以及到達終點的方法。你藉由警覺而達到正念。另一個被譯成正念的巴利文是appamāda,它的意思是不放逸或不錯亂,亦即隨時掌握內心的實況,達到最清明的狀態

巴利文的sati還有“記得”的含義。它不是回憶過去的想法或畫面的意思,而是清楚、直接與默默地覺知什麼是,什麼不是;什麼對,什麼不對;以及我們正在做什麼,與我們應該怎麼做。正念提醒禪修者在恰當的時間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對象上,並且確實精進以完成任務。當這個精進被正確地運用時,禪修者會持續處在一種平靜與警覺的狀態。只要保持這種情況,則“五蓋”或“煩惱”就無法生起,也就沒有貪心、嗔恨、慾望或懶惰。

但是我們都是人,也都會犯錯。我們多數人都重複地犯錯。儘管是真誠地精進,禪修者還是偶爾會讓他們的正念溜走,然後發現自己陷人一些令人遺憾,不過還算正常的人類失誤上。是正念注意到那個改變,同時也是正念提醒我們要精進,以跳脫那樣的困境。正念溜失的情況會一再發生,不過它們的頻率會隨著練習而遞減。

一旦正念將這些煩惱移除後,更健康的心態就會取樂的感覺,而排斥醜陋與痛苦的經驗。這個機制帶來的那些心理狀態是我們要訓練自己將之去除的,例如貪心、慾望、嗔恚、厭惡與嫉妒等等。我們選擇去除這些障礙,不是因為它們字面上邪惡的關係,而是因為它們的強制性;因為它們會把心整個接管過去,完全擄獲我們的注意力;因為它們在封閉的思維小圈圈中來回打轉;而且,因為它們會把我們與活潑的實相隔離開來。

這些障礙在正念存在時無法生起。正念是對於當下實相的注意,因此與構成障礙的迷惘心態直接對立。身為禪修者,只有當我們讓正念溜走時,內心深沉的機制才會出來接管,亦即抓取、執著和拒絕。接著阻力就出現了,並且遮蔽我們的覺知。我們沒有注意到改變正在發生,因為我們正忙於進行報復、貪婪或其他的想法。一個未經訓練的人會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中,而一個經過訓練的人則會馬上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是正念注意到這個改變,也是正念記得曾經受過的訓練,並且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化解迷惑。此外,正念還會嘗試讓它自己一直維持下去,讓阻力無從再次生起。所以說,正念是煩惱障的特效藥,它既是藥方,也是預防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