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逃避",背後是"焦點效應"在作怪

最近有位寶媽私信我說孩子近期出現反常的狀況,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孩子非常喜歡拼圖類的玩具。只要是積木、拼圖玩具都會嘗試去拼,經常會做出各種各樣的模型和模具。有一次媽媽帶孩子經過商店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拼圖商品,孩子非常興奮,想要購買。他的母親立馬下單給孩子買了。回到家之後,孩子馬上就開始拼圖。

這個拼圖是非常複雜的,孩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他的母親一直在旁邊鼓勵孩子說:"寶寶,你一定可以的。你是最棒的,之前那麼多拼圖你都完成了,這次一定可以的。"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可是並不是每次都可以那麼順利,孩子嘗試了很多次還是不能完成拼圖。最後他把拼圖扔到地上說:"不玩了,不好玩,以後再也不玩拼圖了。"

從那之後,母親嘗試讓孩子再去把這個拼圖做好,孩子都是不肯的,母親感到非常的疑惑。為什麼那麼愛拼圖的孩子突然間不喜歡玩拼圖了呢,甚至出現瞭如此抗拒的心理。

這樣的情況其實不能解釋,諺語有這樣說,期望值越大,失望值就越大。在母親的期待下,孩子擔心自己拼的不好,會越來越做不好。相反的,更加輕鬆無壓力的環境下,孩子能夠發揮最棒的自己。

如果你家的孩子突然出現類似的行為,要根據"焦點效應"來解決!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一、什麼是焦點效應

焦點效應,也叫做社會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所謂焦點,就是把自己看成了一切的中心,並且會不自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

著名的心理學家吉洛維奇,在前些年曾做過一個相關實驗:試驗中,他讓某大學的學生穿上一件名牌T恤進入一間坐滿學生的教室。穿T恤的學生事先估計會有大約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的T恤。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只有23%的人注意到這位學生,心理學家吉洛維奇的這一實驗是為了驗證焦點效應。

焦點效應並不是特例,它普遍存在於社會生活中,不妨設想一下:

如果有人說出你的缺點,你會不在意呢,還是會不停的想著這件事情?

比如你穿著高跟鞋,不小心掉了鞋跟。第一反應是心疼高跟鞋壞了呢,還是先看周圍的人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窘態?周圍的人會怎麼去想?

再比如說,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中,你不小心說錯了觀點,你會不會下意識的看周圍的反應呢?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說明是存在"焦點效應"。

二、"焦點效應"會給孩子帶來一定危害

在"焦點效應"恐懼下,逃避問題,推卸責任

如果孩子做錯了一點事情,受到打擊和挫折的話。他們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會很讓他丟人。久而久之,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下就會選擇不去面對,他會想:我不去展示自己,不去做就不會錯。只要不出錯就不會被嘲笑,因此就在這種心思下小心翼翼的生活。

在"焦點效應"壓力下,性格變得內向,沒有自信心

一旦做錯事情受到嘲笑,孩子就會想如果我再做錯事情,別人會不會還要嘲笑我?他們會怎麼對待我呢?所以我不能錯!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的"主動性"逐漸弱化,變得更加被動,更加無助。性格就會變得孤僻,難以和周圍的人融合在一起。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想融入大眾生活,人云亦云

圓圓的家鄉是在一個小鄉村,相對來說,生活比較貧苦,所以本地人穿的都非常質樸。圓圓的媽媽因為去外地工作。看到外面有許多漂亮的裙子,就為圓圓帶回來了兩套漂亮的公主裙。圓圓才開始是非常開心興奮的。第二天,穿著漂亮的裙子去上學。

然而傍晚回來的時候她卻非常沮喪,並且告訴媽媽說再也不要穿這些裙子了。

後來媽媽問圓圓,你發生了什麼事情,圓圓說:學校裡面沒有任何人穿這種裙子。並且有幾個同學嘲笑說,這種裙子穿的太過招搖,就是為了顯擺自己。圓圓說,她想跟其他同學做一樣的事情。穿一樣的衣服,這樣就不會受到別人的嘲笑了。這種想法其實就是害怕受到外界的關注和不同的眼光,從而希望把自己變成和別人一樣的人。

長期以往,如果不改變觀點,就會把自己活成別人,沒有了自己的靈魂,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三、家長做好三點,讓孩子遠離"焦點效應"的困擾

如果孩子受到"焦點效應"的困擾,沒有及時解決,後期會發生不可逆的上海,父母做好以下兩招,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挫折,可以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完成任務。

在再一次非常隆重的鋼琴會中,小王因為不小心把琴譜掉在了地上,感覺非常的尷尬與窘迫,他感覺臺下的觀眾都在嘲笑他,在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自己。頓時心臟砰砰亂跳,不知道如何彈奏下去。這時候第一排的媽媽大聲喊著:小王加油,小王你是最棒的,並伸出大大的拇指去鼓勵他。這時候的小王放下了心中的戒備與緊張,專心地彈起了鋼琴。他慢慢的忘記了這個不愉快。沉浸在音樂中,等他彈完,發現臺下已經響起了雷雷鳴般的掌聲。

再回去的路上,朋友都在誇獎小王彈的真棒,小王試探性的問;"你們沒有看到我把琴譜掉在了地上嗎?不覺得這樣很尷尬嗎?"他們說:"沒有哇,這只是一個小失誤,但是你彈的非常棒,有什麼問題呢?瑕不掩瑜!"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小王這時候才明白,有時候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是自己把自身小錯誤放大了而已。

不要被別人的評價影響,學會理性分析。

很多孩子出現"焦點效應"都是因為聽到了別人的不良評價。父母應該教導孩子不要被別人隨意一句評價。而是應該認真的分析評價的價值,如果自己有錯就改正,沒有錯就不要理會,通過這種疏導幫助孩子。判斷正誤與好壞,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信心。

別人的評價好聽還是難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對待。處理得好,好聽的話是鼓勵,難聽的話是激勵;處理不好,好聽的話是奉承,難聽的話是傷害。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 學誠法師 《好好聽話》

因為別人的評價,耿耿於懷是傻子的做法,只有讓孩子學會理性對待,才能將批評化解成為進步的力量。

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及時疏導孩子

父母做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擔當孩子的引導者與疏導者,現在很多父母因為生活壓力與工作忙碌等等原因,導致跟孩子溝通過少,導致與孩子之間有了隔閡。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又怎麼會主動跟父母溝通呢?孩子默默一個人承受,時間久了,勢必出現嚴重的後果。

父母和子女,溝通不好的,之間的距離豈止是代溝,甚至於鴻溝。有些話,做孩子的不會對父母說,不敢對父母說。

孩子害怕做不好就放棄,主動選擇

—— 夜嘀 《重生之代價》

所以說,父母不論工作多麼忙碌,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交流、談心,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孩子信賴,遇到問題就會找父母傾訴。


孩子受到"焦點效應"不可怕,可怕的沒有被父母發現,得不到合理的引導,請父母們不論多忙,都要多加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