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资治通鉴》之中,对于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情谊着墨众多,特别是"以人为镜"这一段甚为感人。

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魏征卧床不起,太宗派人去送药探望,送药的人往来不绝,眼看着魏征的情况越来越差,李世民带着太子和刚刚九岁的衡山公主前往探望。李世民询问魏征还有什么心愿,魏征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李世民甚为感动,指着衡山公主许诺魏征,要将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公,你睁开眼睛,看看你的新儿媳吧。"魏征面对如此厚重的赏赐已经无力谢恩了,第二日,魏征就离开了人世。

魏征去了之后,李世民让所有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去奔丧,让魏征陪葬在昭陵。出殡那一天,李世民站在禁苑西楼,远眺魏征的灵车痛哭,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准驸马魏叔玉身为魏征的嫡长子,将来继承从一品郑国公的爵位。衡山公主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最年幼的女儿,嫡公主身份尊贵,在8岁的时候被封为衡山郡公主。在婚配后,她成了皇家和魏家的纽带,她和魏叔玉的婚约代表着魏家无上的荣耀。

但赐婚仅仅3个月之后,李世民却反悔了。贞观十七年,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李世民日日夜夜胡思乱想,这两人都是已经去世的魏征推荐上来的,说他们有宰相之才,他觉得魏征和他们结党营私,越想越气。正好这个时候,李世民知道了魏征在生前曾经拿谏辞给史官褚遂良看,认为魏征是沽名钓誉,想要在青史上留下美名。在气怒之下,李世民立刻写了诏书停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还派人将魏征的墓碑给推了。

当年李世民在魏征病床前的郑重承诺,短短三个月就反悔,这在朝中必然会引起争论。魏征四个儿子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一辈子仕途无望。衡山公主那时候还很年幼,对其中的厉害关系不甚明白,但谋反一事之后,哥哥李泰和李承乾全都被发配到边疆,不久之后郁闷而死。在小公主看来,悔婚一事相比于如此大的变故,自然算不上什么。

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649年,李世民病逝,唐高宗李治即位。这个时候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都已经病故,李治只剩下了衡山公主和东阳公主两位手足,特别是小妹妹衡山公主,李治将其视为最重要的亲人。

李世民去世之前还是不放心衡山公主的亲事,就将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长孙皇后的堂弟长孙诠。按照辈分,长孙诠是衡山公主的长辈,但两人夫妻感情甚好。衡山公主在结婚前受到李治的再次册封,名为新城公主,增邑五千户。

与此同时,武媚娘二次进宫,生下了皇子李弘,晋升为昭仪。李治宠幸武媚娘,却害惨了自己的姐姐和小妹。武媚娘为了孤立最反对她的长孙宰相,先是诬陷长孙无忌表弟、东阳公主的夫婿高覆行,高覆行被贬为南昌刺史,不久被杀。武媚娘剪除了长孙无忌的羽翼,如愿登上皇后宝座,就开始对长孙无忌下手,长孙无忌被逼自缢之后,武媚娘还不放过长孙家的人,新城公主的夫婿长孙诠时任尚书奉御,同样逃不过被诬陷的命运,最后被流放到云南,刚到云南不久就被乱棍打死。两位公主同时成了寡妇,新城公主那时候才刚刚23岁。

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东阳和新城悲痛欲绝,李治不忍,要为她们再选驸马。新城的新驸马叫作韦正矩,韦正矩此人贪慕富贵,想要攀上新城公主,于是他跑到东阳公主面前毛遂自荐,表达对新城公主的爱慕和关心。在东阳公主的介绍之下,李治同意将新城公主嫁给韦正矩。韦正矩自从娶了公主之后,真的官运亨通,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就从五品升到了正三品,连生八级,果然是一步登天。

而新城一直都在挂念着前夫长孙诠,她身体一直不好,虽然之前因为丈夫被武媚娘害死一事常和李治发脾气,但李治非常心疼妹妹,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寺庙祈福。新城没有办法和新驸马重新开始,两人婚后感情淡漠,甚至有传言韦正矩对公主失礼。两人结婚后不久,新城就去世了,年仅30岁。李治对妹妹的死非常悲痛,他以皇后之礼将妹妹下葬,"废朝不举,有越常伦。赗往饰终,用超恒制",放眼这个唐朝,以皇后之礼下葬公主的仅此一例。

妹妹的离世让李治失去了理智,他急需一个发泄口,他认为是韦正矩害死了公主,于是立刻下旨将韦正矩给杀了。新城公主之死到底和韦正矩有没有关系?不少史料之中记载韦正矩对公主施行过家庭暴力,但奇怪的是李治将韦正矩赐死之后,又将他和公主合葬了,可见韦正矩殴打公主一事很有可能是谣传。

1994年,随着新城公主墓葬挖掘工作的进行,考古学家们发现壁画上所有侍女的头都没抹去了。史学家猜测,因为心爱的胞妹猝死,李治迁怒于她身边的侍女,觉得她们没有照顾好珠子,所以将壁画之中所有宫女的头都"砍掉"。

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新城公主的先后两位夫婿都死于非命,而退婚了的魏叔玉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安稳度过了一生。在武媚娘的斗争路途之中,没有一名李家的公主能够得到安定的幸福。新城公主一生三次订婚,每一次都夹杂着利益关系,最爱的丈夫也不过是武媚娘上位的垫脚石。无论是李世民和魏征,还是李治和长孙无忌,他们的信任和感情都是脆弱的,新城只是夹在其中的牺牲品。不通读史书,很难去还原历史人物的全貌,人们也许永远只能从一件事之中定义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而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丰满的,他们一生的选择,一生的舍取都在给后人留下经验和教训。

我觉得,在众多史书之中,《资治通鉴》是最值得收藏的精品之一。如果你觉得文言文实在看得吃力,那么你可以选择《白话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现在版本有很多,有的虽然有详尽的翻译,但十分费解。一方面可能翻译者的水平有限,一方面在翻译过程之中会夹杂一些并没有经过详细考证的历史资料。虽然读起来比较容易,但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资治通鉴》了。所以这样一套精美的译本十分难能可贵。

李世民将公主许给魏征儿子,3个月就悔婚,魏征儿子因此逃过一死

现在头条活动期间,原价498的书,只要208元就可以购买全套,相当于半折还不到。书本包装精美,过年送孩子和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无疑是最好的一份礼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