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據說在遼寧海城一帶,由於生活條件的限制,早期的民間藝人,在演出的時候衣著簡單樸實,在表濱中頭戴一頂圓氈帽,身著大布衫,繫腰帶的形象來表演劇目中的人物,表演方式單一,藝人主要以念、唱為主,伴奏的樂器是噴吶,俗名“喇叭”,因此人們把這個新興的劇種稱為“喇叭戲”。秧歌,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在明清時代就已經在北方地區廣泛流行並傳播到海城等地區,與當地的民歌、樂曲、小調和舞蹈相結合,形成頗具風格的海城秧歌,為海城喇叭戲的形成準備了前提條件。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清朝初期,海城喇叭戲受到各方戲劇的影響與薰陶,並著手創作自己的劇本。嘉慶、道光年間,海城喇叭戲粗具規模,並在聲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形成一套體系,成為頗受民眾青睞的小戲種。光緒年間,海城喇叭戲和高蹺同臺演出,它們之間相互結合,相輔相成。海城喇叭戲的故事性豐富了高蹺單調的演出內容,而高蹺的娛樂性和群眾性也增強了喇叭戲的吸引力,使得喇叭戲在民間廣泛流行,經久不衰。2006年,海城喇叭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在發展中,喇叭戲吸收了弋陽腔、山東柳腔等外來聲腔,形成了諸腔雜陳的民間喇叭戲聲腔體系。這種聲腔聲音活潑、歡快明亮,很適合載歌載舞。在高蹺的影像中,喇叭戲形成了蹺戲結合的表演方式,所以極具有鄉村氣息。喇叭戲的劇目大多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在喇叭戲中的角色行當生、旦、丑三行,表演主要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作為演員,除了要具備最基本的唱、念、做、打技巧,還需要身形靈活,反應敏捷,練就蹺功和亮相兩種基本功。演員踩著高蹺,在動作性極強的音樂中相互配合表演劇曲,這種新型的亮相很快就成為海城喇叭戲的獨特之處所在。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在民間發展,在民間生存,海城喇叭戲始終和民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就連劇目的創作也大多是根據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改編而成,比較有影響力的劇目有《王婆罵雞》、《打棗》、《張山趕會》、《王二姐思夫》、《雙柺》、《誇莊稼》、《會親家》、《偷驢》、《誇媳婦》等,其中《梁祝下山》更是被選入了《中國民歌選》,讓這個遼寧省的小劇種著實風光了一把。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蓋州皮影戲,又稱遼南皮影。主要在遼南地區,並遠播吉林、黑龍江一帶廣為流行,後來逐漸形成以蓋州為中心的新關東影戲蓋州皮影戲,皮影戲具有娛樂性和民眾性,很受人們的喜歡。中國所有的戲曲種類都是陝西秦腔在各地與當地民俗、文化、歌曲、小調等相結合而產生的,而陝西秦腔最初起源於皮影戲,皮影戲又名燈影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皮影戲和戲曲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到清末民初時期,蓋州皮影戲已經趨於完美,民國到解放初期,蓋州皮影戲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遼南當地的民風民俗、歌曲小調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遼南風格。皮影戲幾乎是那個年代人的最完美的童年印象。在工藝上,蓋州皮影的用料很講究,採用當年幼齡毛驢,活殺放血,並且選用較好的一塊皮膚,這樣刻出的影件通透豔麗,雕刻工藝也十分考究,運用不同的雕刻方法,儘量使影件栩栩如生,變化無窮。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皮影戲的演出一般每個影班由五到九人組成,演出時分為文、武兩大部分。文場的樂器主要以四胡為主,武場則以大小鑼和鼓為主,皮影戲對演員的技巧要求很高,除了能夠熟練地控制影人的動作,還要具有說唱的技巧,配合音樂進行表演,所以培養皮影戲藝人頗為不易。音樂唱腔主要分為影調、外調、雜牌三種,多采用當地語言,並夾雜著俚語,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蓋州皮影戲角色行當齊全,有生、旦、淨、鬢、醜五種,在音樂和唸白的配合中,人物千姿百態,場面繽彩紛呈。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蓋州皮影戲自成形以來就與民間俗事息息相關,其劇目也大多是改編民間傳說故事或者現實故事,內容貼近百姓生活。在歷史中,蓋州皮影戲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古典傳統劇目,比如《施公案》、《全家福》、《蘇武牧羊》、《楊家將》、《降龍鎮》、《鎖牧羊》、《五鋒會》、《保龍山》等。其中《蘇武牧羊》很具有遼南特色,在社會上廣為傳唱,更是一度成為20世紀的流行歌曲。隨著時代的發展,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蓋州皮影戲的繼承與發展,目前在廟會和其他集會中仍可以看到蓋州皮影戲的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