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据说在辽宁海城一带,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早期的民间艺人,在演出的时候衣着简单朴实,在表滨中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着大布衫,系腰带的形象来表演剧目中的人物,表演方式单一,艺人主要以念、唱为主,伴奏的乐器是喷呐,俗名“喇叭”,因此人们把这个新兴的剧种称为“喇叭戏”。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并传播到海城等地区,与当地的民歌、乐曲、小调和舞蹈相结合,形成颇具风格的海城秧歌,为海城喇叭戏的形成准备了前提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清朝初期,海城喇叭戏受到各方戏剧的影响与熏陶,并着手创作自己的剧本。嘉庆、道光年间,海城喇叭戏粗具规模,并在声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形成一套体系,成为颇受民众青睐的小戏种。光绪年间,海城喇叭戏和高跷同台演出,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海城喇叭戏的故事性丰富了高跷单调的演出内容,而高跷的娱乐性和群众性也增强了喇叭戏的吸引力,使得喇叭戏在民间广泛流行,经久不衰。2006年,海城喇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在发展中,喇叭戏吸收了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这种声腔声音活泼、欢快明亮,很适合载歌载舞。在高跷的影像中,喇叭戏形成了跷戏结合的表演方式,所以极具有乡村气息。喇叭戏的剧目大多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在喇叭戏中的角色行当生、旦、丑三行,表演主要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作为演员,除了要具备最基本的唱、念、做、打技巧,还需要身形灵活,反应敏捷,练就跷功和亮相两种基本功。演员踩着高跷,在动作性极强的音乐中相互配合表演剧曲,这种新型的亮相很快就成为海城喇叭戏的独特之处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在民间发展,在民间生存,海城喇叭戏始终和民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连剧目的创作也大多是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比较有影响力的剧目有《王婆骂鸡》、《打枣》、《张山赶会》、《王二姐思夫》、《双拐》、《夸庄稼》、《会亲家》、《偷驴》、《夸媳妇》等,其中《梁祝下山》更是被选入了《中国民歌选》,让这个辽宁省的小剧种着实风光了一把。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盖州皮影戏,又称辽南皮影。主要在辽南地区,并远播吉林、黑龙江一带广为流行,后来逐渐形成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影戏盖州皮影戏,皮影戏具有娱乐性和民众性,很受人们的喜欢。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都是陕西秦腔在各地与当地民俗、文化、歌曲、小调等相结合而产生的,而陕西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戏,皮影戏又名灯影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皮影戏和戏曲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到清末民初时期,盖州皮影戏已经趋于完美,民国到解放初期,盖州皮影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辽南当地的民风民俗、歌曲小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南风格。皮影戏几乎是那个年代人的最完美的童年印象。在工艺上,盖州皮影的用料很讲究,采用当年幼龄毛驴,活杀放血,并且选用较好的一块皮肤,这样刻出的影件通透艳丽,雕刻工艺也十分考究,运用不同的雕刻方法,尽量使影件栩栩如生,变化无穷。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皮影戏的演出一般每个影班由五到九人组成,演出时分为文、武两大部分。文场的乐器主要以四胡为主,武场则以大小锣和鼓为主,皮影戏对演员的技巧要求很高,除了能够熟练地控制影人的动作,还要具有说唱的技巧,配合音乐进行表演,所以培养皮影戏艺人颇为不易。音乐唱腔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多采用当地语言,并夹杂着俚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盖州皮影戏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旦、净、鬓、丑五种,在音乐和念白的配合中,人物千姿百态,场面缤彩纷呈。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与盖州皮影戏,有何文化内涵与价值?

盖州皮影戏自成形以来就与民间俗事息息相关,其剧目也大多是改编民间传说故事或者现实故事,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在历史中,盖州皮影戏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古典传统剧目,比如《施公案》、《全家福》、《苏武牧羊》、《杨家将》、《降龙镇》、《锁牧羊》、《五锋会》、《保龙山》等。其中《苏武牧羊》很具有辽南特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更是一度成为20世纪的流行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盖州皮影戏的继承与发展,目前在庙会和其他集会中仍可以看到盖州皮影戏的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