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會議召開在即,減產基準為關鍵癥結,是否是經濟的回暖信號

OPEC+會議將於4月9日舉行,討論大幅減產以支撐歐美國家因新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油價,預計此次會議將比3月的會議成功,樂觀預期帶動油價走升。俄羅斯、沙特及其他產油國需就新減產基準達成一致。美國未承諾減產,但稱產量已經在下降,但俄羅斯稱美國產量的自然下降不算減產,此外高盛警告稱全球每天減產1000萬桶原油依然不夠


世界最大產油國沙特及俄羅斯和美國週三(4月8日)似乎仍存在分歧,OPEC+將於週四(4月9日)舉行視頻會議,隨後週五(4月10日)將召開20國集團(G20)能源部長會議,討論大幅減產以支撐歐美國家因新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油價,預計此次會議將比3月的會議成功。
早在3月6日針對每天進行150萬桶的減產進行24小時協商,,但是俄羅斯當局態度強硬,導致 談判沉底本盤,最終導致的結果顯而易見,那就是油價的徹底本盤,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市場上所有有關於頁岩油產業鏈的公司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美國市場上多出了1萬億左右相關公司的債權,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美國不得已宣佈降息一百個基點 ,與此同時進行1.5萬億的救市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相比2008年經融危機市場的導火索,投放到市場的債權要比2008的3000億多出三倍之多,也就是說如果得不到控制,那麼其結果是 毀滅性的。

OPEC: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60年9月成立。它的宗旨是: 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最高權力機構為成員國大會,由成員國代表團組成,負責制定總政策,執行機構為理事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處理。另設專門機構經濟委員會,以協助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該組織自成立以來,與西方石油壟斷資本堅持鬥爭,在提高石油價格和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4個成員國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突尼斯。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

2018年12月3日消息,卡塔爾將於2019年1月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OPEC及其盟友定於2019年6月25日到26日在維也納舉行下次石油政策會議。

OPEC+:在原有OPEC的基礎上加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薩倍加

由於這個問題,人們大致分為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認為這是單純的因為沙特於俄羅斯針對於原有產量沒有達成一致,而又沙特發動針對於俄羅斯的原油價格戰

另一種認為俄羅斯之所以態度強硬,就是 藉機發動原油價格戰,對美國頁岩油市場發動衝擊,打壓美國的頁岩油產量,最終輻射且影響美國的金融市場

當然這一策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強迫美國發動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

之所以會有這次向著好的方向的磋商,關鍵因素再有美國針對於頁岩油的產量做出了 一系列讓步

沙特和俄羅斯已表示,只有在美國和其他幾個國家也加入限產行列的前提下,才會同意大幅度減產。3月上述兩國就延長減產協議並加大減產力度的磋商破裂。
然而美國能源部在週二(4月7日)的一份聲明中指出,即便政府不採取行動,美國的產出也已經在下降,這與白宮堅持不干預民間市場的立場一致,儘管全球原油需求已暴跌30%之多。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表示,利雅得和莫斯科已同意前所未有地減產1000-1500萬桶/日,約佔全球供應的10%-15%。
但俄羅斯和沙特方面尚未公開表示就任何減產的規模、或如何在OPEC+國家間分配減產配額等方面達成協議。
當被問及俄羅斯的立場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Dmitry Peskov在週四OPEC+磋商前表示,“我們還是等明天或後天再說吧。”當被問及美國石油產量因油價疲軟而自然下降是否可以算作減產時,Peskov表示,“這絕對是不同意義上的減產。”

俄羅斯、沙特和其他產油國需要就計算減產時以各國何時的產量作為基準達成一致。

自上月在維也納舉行的OPEC+會議破裂以來,這個問題一直是各國爭論的焦點。OPEC+減產同盟在3月瓦解後,各國紛紛放棄產量限制,爭奪市場份額,導致更多供應充斥本已過剩的石油市場。
沙特4月將產量提高到創紀錄的1230萬桶/日。3月的產量不到1000萬桶/日。沙特的海灣盟友科威特和阿聯酋也提高了產量。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消息人士稱,沙特希望以4月的產量水平作為計算任何減產的基準。但俄羅斯表示,應該以第一季的產量作為計算減產的基準。
一名OPEC消息人士稱,“計算基準仍是癥結所在。”當被問及目前正在就怎樣的計算基準進行磋商時,這位消息人士稱,“要麼是4月的產量,要麼是4月之前任何時間點的產量。”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道稱,任何減產協議都可能從5月開始,持續三個月。

油價收高,寄望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
油價週三尾盤走強,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週四將達成減產協議的希望提振。WTI 5月原油期貨收漲1.46美元,漲幅6.18%,報25.09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漲0.97美元,漲幅3.04%,報32.84美元/桶。
由於歐美國家額新冠疫情導致需求下滑,且供應過剩,原油價格在2020年暴跌。3月30日,布倫特原油跌至每桶21.65美元,為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


Price Futures集團分析師Phil Flynn表示,這些國家面臨巨大的減產壓。
市場人氣上揚,因預期產油國或將達成協議,此前媒體報導暗示俄羅斯將減產,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表示,他預計會議將“富有成果”。
俄羅斯塔斯社(TASS)週三援引一位未具名能源部官員的話報導稱,俄羅斯準備減產160萬桶/日。
雖然OPEC消息人士曾表示,減產協議成敗取決於美國的參與,但對華盛頓是否會做出貢獻的疑慮依然存在。
對於即將召開的OPEC+會議,Quantum Reservoir Impact首席執行官Nansen Saleri表示,對於與會的各方而言,並不希望陷入僵局,達成減產協議只是時間問題,預計可能需要數週時間。油市供應過剩是各方並不樂見的,各產油國均受到衝擊。
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Darren Woods)表示,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失去了23%的原油需求,這對這個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受到背後經濟因素的推動,原油產能必須下調,將迫使生產商關停;坦率地說,市場將最終決定原油生產商的關停問題,並實現減產,因為市場對產品沒有需求,所以最終你將不得不停止生產;我們一直非常關注基本面,試圖瞭解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的需求量會是多少;同時確保作為一個產油國,我們帶入市場的產品供應是低成本的,因此能夠有效地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等其他低成本產油國競爭。

展望未來,伍茲對行業的復甦充滿了信心,但表示公司已準備好在必要時進一步縮減支出規模;如有必要,我們有進一步削減支出的額外選擇。在當下這種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保留這些選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非常密切關注市場,如果覺得有必要的話,我們則將繼續進行調整。
磋商失敗恐致油市雪上加霜


未參與之前OPEC+減產協議的伊朗表示,在安排任何會議前,必須先就減產計算基準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等其他國家減產配額等細節達成一致
伊朗石油部長尚甘尼稱,“在沒有任何明確和一致結果的情況下”,磋商的失敗或將“讓目前油市的低價環境雪上加霜”。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520萬桶,創下紀錄最大單週增幅。美國煉廠日產量減少60萬桶,至1,240萬桶。庫存報告發布後,油價回吐了部分漲幅。
近年來,在頁岩油生產革命,以及過去OPEC+支撐價格努力的幫助下,美國石油產量激增。美國方面表示,其產量將在兩年內緩慢下降。
美國能源部預測顯示,2021年美國石油平均產量將為1100萬桶/日,較2019年末的峰值下降約200萬桶/日。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提出了一項議案,稱除非沙特減產,否則將撤回美國在沙特的防禦系統和軍隊,反應美國給沙特施加政治壓力。一位消息人士稱,參議員們定於週六(4月11日)與沙特官員通話。
OPEC消息人士稱,在週四的磋商中,OPEC+最終能就何種規模的減產達成一致,將取決於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其他產油國願意進行多大力度的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