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為啥不是酒店,醫護為啥不是服務員,這是最好的答案!

醫院為什麼不是酒店?醫護為什麼不是服務員?

原中日友好醫院的院長王辰院士曾指出:社會有一點誤區,認為醫療行為有點像商業服務,這在根本上是不對的,醫療問題的本質是照護,而不是服務。這個照護和服務在本質和內涵上是完全不同的。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教授向全社會呼籲:患者來醫院是求醫而不是買醫,這其中寄託著信任和希望醫患關係應該是信任和救護的關係,這是最純粹最神聖的關係。

王辰院士和凌鋒委員的話可謂一針見血。商業與買賣、消費相伴隨;照護、救護與關懷、撫慰、治癒相伴生。儘管只有兩字之別,卻差之千里。

把看病當成買賣的大有人在。曾經發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搶救時剪壞病人衣服遭索賠”事件中,一肺栓塞、心臟驟停的患者,醫護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其救活,但任誰也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位患者的父親以醫護人員在搶救中剪壞其兒子的衣物為由,索賠1500元。後在民警的調解下,患方獲賠1000元。這位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碼歸一碼,醫院提供的是有償服務。


醫院為啥不是酒店,醫護為啥不是服務員,這是最好的答案!


醫者撫慰生命,生命尊重醫者,這原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關係,卻在部分人心中已經異化為了等價交換的買賣消費關係。很多患者認為,我到醫院是花錢看病的,既然花了錢,就屬於消費行為。我就是消費者,醫生治不好我的病,必須賠錢;工作中有疏忽,必須賠償;人沒救過來,必須償命。

這樣的觀點和邏輯是非常荒唐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可以交易買賣,唯獨人的生命除外。你花了錢可以買來你喜歡的任何商品,但你的生命和健康是花錢就能買來的嗎?如果把看病當成商業交易,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對醫生的侮辱。

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對這樣的荒唐和偏見依舊隨處可見。震驚全國的“婦產科醫生李建雪案”中,李建雪嚴格按照醫療操作規程救治後患者死亡,但卻在沒有屍檢、死因不明的情況下,被法院判為醫療事故罪。6年的煎熬,等來的卻是一份有罪的判決,6年的委屈、打擊、折磨、吊銷執照、開除黨籍,等來的卻是不公正的判決!人生又能有幾個6年?李建雪不服,提起上訴,至今未果。


醫院為啥不是酒店,醫護為啥不是服務員,這是最好的答案!



曾經有一位醫生在深夜十一點,發了一條朋友圈,看後讓人五味雜陳。


醫院為啥不是酒店,醫護為啥不是服務員,這是最好的答案!



故事總是這樣,越是簡單就越是直抵人心,越是擁有驚心動魄的力量。沒有患者的一念之善,就沒有醫者的奮不顧身。沒有醫者的一念之善,也就沒有患者的劫後餘生。但問題的是關鍵是,醫生“搏一把”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包容、理解醫生的失敗,甚至是失誤呢?

醫生是人,不是神。應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一個方面是醫生不可能沒有失誤,他們只能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失誤,但不可能做到零失誤。如果不允許醫生有失誤,世界恐怕就沒有醫生了。所以,請全社會包容醫生的失誤。另一個方面是醫學非萬能,還有許多疾病醫學界對此至今仍束手無策,醫生能做的只是減輕患者的痛苦,適當延長患者的生命。所以,醫患從根本上說就不是等價交換的買賣關係。請全社會理性看待醫學,理性看待生死。

總之,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一個道理:醫院不是酒店,醫護不是服務員,除非你把自己當盤菜。這樣的定位和價值觀不僅是醫療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石,更是人民群眾健康得以更好保障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