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餘仲文

在十堰呆了很多年,雖然見證了十堰的日新月異,也相信越來越好。但還是忍不住要說一些不客氣的話。在這裡就說一下正反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城市建設。汽車產業的聚集地帶是在張灣區,張灣區也是最早形成的規模。當時為支持三線建設,張灣區已經在上世紀60年代末到2000年初確實是發展的很迅速,從一個小山溝發展到工廠遍佈和高樓、商圈,還有工業園,面積也增大了不少。可以說是比較有文化底蘊的地帶。別的不說,紅衛現在和二十年前的街道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雖然不是商業區的規模,沒有張灣發展的那麼好。但是現在已經比城鄉結合部要發達一些,去年五月底把紅衛轉盤到二三廠門口給劃寬了兩個車道。雖然不是很寬,但至少有四個車道的面貌,至少能夠容得下。花果在紅衛的面貌估計最多也就相隔二十年,四九發展起來了,但是因為花果街三十多年幾乎沒動,一直拖後腿。老城相比於茅箭區而言是不錯。但是新城區,不如茅箭。不必懷疑,說的是事實。鄖陽區這樣一個撤縣改區的地方,新城區和舊城區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城區加上濱江新區也就巴掌大個地方,大部分都還是農村。這就不說了,沒什麼意思。以前從東風輪胎廠到鄖陽的路上,以前有兩條,自從十堰大道建好以後,鄖陽路的鄖陽段還好點,鏈接一橋的那一段路都在修建,但是土天路經過原先的十寶公司的那段路,沒人加寬,就連上十堰大道的路上都還是窄的二車道,就算路多了也不能廢棄,況且還是城區和城區之間,可是沒什麼人願意去管。

二、產業項目。茅箭區的基礎設施和二三產業都比張灣區發達,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東城開發區和西城開發區也是完全不是一回事。東風公司曾經在60年代末到2000年初集中在張灣。當時茅箭什麼都沒有。但是後來東風公司需要在十堰投資更多的項目因為沒有投資成,所以為方便管理遷走了總部,以及在鄰居城市襄陽設立輕卡項目。當時的製造業主要是服務於生活需要,而很少有生產需要。重卡在十堰一直沒發展起來,零部件仍然停留在配套營銷,沒有對外。所以現在張灣區新建的工業園裡面,除了東風公司的新廠和部分搬遷過去的老廠以外,就是當地人的一些民營企業。當地人辦的企業形成不了規模。因為太本土化,雖然受到現代社會的影響,但是骨子裡還是本土化。在張灣區都看不到幾個年輕的大學生自己出來幹事業的。而是全部進入東風公司,但是商用車一直不行,用人條件還如此苛刻,有些但是民營企業又沒有幾個形成規模,所以很多大學生都離開了,都不看好十堰,尤其是張灣。因為自己學到的東西和東風公司在十堰那麼差的效益的用人制度並不合理,除非是沒有拼勁兒,只想做好自己被安排的事情的人,這樣的人能力較差。反正你們要求我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我拿到了以後,你們安排什麼我就做什麼就完了。時間久了就是高學歷的人被埋沒。在武漢可能還好一點。民營企業在十堰都沒幾個形成規模的。所以大學生不願意去,再加上十堰的投資創業環境不好。估計時間久了,幾年以後思想放開了,才知道要進行扶持,現在招商引資還只是停留在對東風公司,民營企業也只是本土化,沒有省內外的人願意進來,因為無論學歷如何都得不到機會,學歷低進不去東風公司,學歷高,沒有學位證別說當工人,就是從工人崗位開始做都不用,他們不相信你。有學位證而進入幹部編制,除了份內的事情以外基本就被階層固化,多做挨批。自己辦理企業投資環境不行,本地人就算有經常運用互聯網,眼光也很短淺,投資的企業壽命也沒有多少長久的。還是隻能依靠東風公司,雖然效益差,但是規模大。就這樣能走的都走了很多。其實在十堰除了在學校教課的以外,研究生沒幾個,本科生比較少,專科生就算多的,也沒多少,就連技校生能去武漢的都去了武漢,張灣區已經是十堰市的夕陽。外地企業,即使有也只是省內的。雙星就不用說了,那只是收購的一家瀕臨倒閉的東風輪胎廠而已,而且雙星自身也不太理想。東風沃爾沃,不是做整車的。如果再說多一點也就是國網十堰黃龍灘電廠、京能、中燃、首創,都是原先東風公司的能源企業。總之如果不是因為東風公司企業改制,這些國有企業肯定是不會進入的。省內外來的民營企業更是看不到,雙星東風就算是其中之一。 鄖陽區也不用說了,估計還不如張灣區,本來就是個撤縣改區沒幾年的地方,大學生也同樣沒幾個,老城區就那麼大,但是我估計除了機關企事業單位,高中畢業都算有文化了,那裡本來也沒多少國企。十堰北那整條路上估計也都只是本地人的企業,你也見不到省內外的企業。 相比之下茅箭區並不單純依託東風公司,現在去看看茅箭區,除了東風公司以外,像什麼港澳臺工業園、溫州工業園,神鷹工業園,估計民營企業還是比較多的。茅箭區在這方面做的再不完善也比張灣區要好一些。東城開發區的路網比西城開發區廣闊,這可以暫時不說。但是十堰工業新區確實沒有十堰經濟開發區的規模和企業組成那樣完善。

三、人口素質。自從東風公司的核心項目搬遷至武漢,個別項目設計在襄陽、廣州以後,十堰這個地方已經沒有多少高素質的人了,以前從東北、東南、北京、上海、江南、甚至西南、西北都有人來,現在有幾個人來?不要說願意進來的人現在沒幾個,就連以前過來的人也都隨著東風公司的搬走而離開了很多。還有其他的那些人也都回去了,包括後代。留下來的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走不了的,還有一些是和體制內部斷不了關係的人。進城的下面縣裡面的人倒是比較多。 鄖陽、丹江的是最多的,鄖西、竹山、竹溪、房縣,由於周圍省份的地緣位置相對較好,所以民風稍微好一點,但是現代社會的素質也不行,民風是受本地區年文化底蘊和現代社會的遵守程度而影響,十堰城區原先是移民,當地人並不多,但是現在移民又開始流動,一個雖然沒有太多文化底蘊,全靠工業文明發展起來的城市,路網更密集了,交通更發達了,但是越來越本土化,不是說本土化不好,而是本地的人們對於現代社會的規矩並沒有好好遵守,他們這兩個地方進城來的人還把一個好好的城市當成自家的菜地,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髒話連篇,而且開車和過個馬路都不好好走那還能做什麼?我年前出去有事,五堰、六堰的行人都走斑馬線,車讓人,人也讓車。雖然是有交警指揮,和志願者的作用,但是至少他們那個時候不敢了。讓走才走。在紅衛、花果,甚至西城、柏林、黃龍,你保證要看到他們不守規矩的走路。雖然現在走斑馬線的人比不走斑馬線的人更多了,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和車搶道的人一直都有,三不知竄下來一個人,一個接一個,晃晃悠悠的走著。這種時候心煩。三步一張垃圾和紙巾,五步一口痰和口水,就知道亂吐,素質可真是“夠高”,那些鄖陽和丹江那些下面縣裡來的人來的比較多。素質也是最差的,連其他兄弟貧困縣的農民進城,沒有現代社會的規矩和長遠目光。骨子裡還是停留在農耕社會的時代的思想,儘管現在科技很發達,交通、網絡越來越普及。但是對於現代社會好的行為習慣影響自身的並不多,保留的陋習倒是很多。當然,有些人的人品很好,保留了原先的純樸,這是最起碼的。而且還有些人思想開闊,腦子靈活,如果大城市闖和打拼的年輕人較多,可能會好一些,會改變一些現狀,但是這三種人在十堰當地人當中畢竟是少數,尤其是鄖陽、丹江人。十堰的工業文明大部分是外來人口拉動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本來應該五湖四海、融會貫通的城市卻沒有發揚下來,越來越本土化,這就算了,因為人們的思想行為習慣,和農耕社會的時候差不多。所以做企業沒幾個做的好的,有能力的人也不會留在重卡商用車。茅箭稍微好一點,但也不是特別理想。只能說是機會不同,那邊的人員構成更加富有朝氣,張灣卻很少,文化水平高的年輕人已經不多了。反倒是本土化開始氾濫,一個人影響十個人和十個人影響一個人,哪個容易?一個人影響十個人,骨子裡面大多數還是沒有改變一些應該改變的一些成分。只能說是推進了一點。不是主動,而是潛移默化,這樣是很慢的,也是很難的事情。

相比之下,感覺十堰沒什麼發展前景,最有發展前景的地方也就茅箭了,當然,張灣也許會越來越好,但是什麼時候能做到和茅箭區那樣,沒人知道。深圳、上海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發展起來了,十堰為啥不行?地理原因是存在,但是人們的目光短淺、思想閉塞也是一樣。也就是茅箭發展的最好,最有朝朝氣;張灣不行了,各方面已經是夕陽;鄖陽不說了,典型的財大氣粗,文化底蘊跟不上現代社會制度的步伐。可以看看是不是這樣的。十堰這個地方談什麼發展前景?只能說是比現在好一點就不錯了,人們的思想方面,和北京相比至少落後三十年,和上海相比,思想方面落後五十年都算少的,等到大多數四十歲以上的十堰當地人逐漸老去,那個時候還差不多。但是現代科技日益發達,他們的生命相對於上一代人也在延長,所以很難,需要很長時間,只能先規範他們的行為,哪怕能進步一丁點都是可以的。


懷舊100

十堰發展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是鄂C車牌,有東方底特律之稱。雖然東風總公司已經搬到武漢,襄陽,和隨州,不過還是留下東風卡車。搬走的原因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當時東風公司由於擴建的需要,急需拿一大片地擴建工廠增加企業效益與競爭力以便走出世界。但是十堰是山城土地寸土寸金,還拿不出土地給東風。最後的東風公司就被迫搬到武漢,襄陽,隨州。以後十堰就吸取教訓,也就有後來的填山造平原。現在僅武漢的東風公司每年給武漢帶近5000億的GDP!什麼概念?2016年十堰GDP還不到1500億,如果當時東風公司沒搬走,十堰GDP能和武漢並肩了。



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轄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與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但是受山地影響武漢的交通相對來說一般,目前高鐵還沒通。


十堰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汽車產業、水電產業、旅遊產業、生態產業成為十堰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十堰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宜居城市、全國最佳生態保護城市、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6年,十堰實現生產總值 (GDP)1429.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9%。今年上半年十堰經濟增長突破10%增速,全省第一,全國罕見,經濟增長後勁十足。



“十三五”期間,十堰要把旅遊業培植成為全市千億級戰略支柱產業,把十堰打造成東方國際休閒養生旅遊目的地。與其說十堰發展潛力大,不如說是十堰的復興。


科技零食工

所謂的潛力要看一個地方的比較優勢。十堰相對有影響力的也就兩個方面:汽車工業和旅遊業。汽車工業是東風公留下的商用車底子,旅遊業就是很好的山水環境和以武當山為主的各個旅遊景區。但是這也使得十堰產業結構單一,受市場影響產值波動較大就業市場有限,進而影響服務業。近幾年十堰強力推動旅遊業發展,知名度雖有一定的提升但還沒達到預期效果,再者全國各地都竟相加大旅遊投入和推介,競爭激烈。十堰所處地理位置偏避,工資水平較低、消費較高。綜合來說如果沒有國家政策扶持和傾斜,雖有潛力但是後勁有限,需要地方各級政府和全體市民共同努力!


推窗見亮

十堰市是湖北的下轄市,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的美譽,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那麼十堰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呢?

十堰是一座新興的城市,汽車產業、旅遊產業、水電產業、生態產業是十堰的四大支柱產業。

就拿汽車行業來說,十堰被稱為“卡車之都”、“汽車城”、“東方底特律”等,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的5年時間裡,十堰汽車產業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正朝著“整車專用化、零部件中性化、產業聯盟化、產品品牌化和市場多元化”的方向穩步前行,推動十堰經濟實現了新的騰飛。還有個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專門培養專向人才。

十堰的旅遊業也日趨發展,熱門景點有武當山、太極湖、丹江口水庫、野人谷、九龍瀑等,“仙山、秀水、汽車城”三張名片、“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等品牌享譽海內外。

十堰的交通也較為發達,目前建有十堰火車站、武當山火車站、十堰武當山機場等,209、316國道連接東南西北,高速公路直達武漢、西安、寶雞,人來人往四面八方。

2017年十堰被評為“中國十佳魅力城市”、“2017美麗山水城市”、“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等,所以,五哥覺得十堰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蠻大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十堰處於四省交界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距離西安,武漢,重慶,鄭州直線距離都在500公里以內,但是十堰屬於山區,交通不便,道路建設投資大,難度大。雖然十堰的交通雖然目前已有很大改善,但是還需要花大力氣加大交通建設規劃。單靠十堰市政府投資十堰交通建設,幾乎是杯水車薪,希望省政府,國家在交通建設方面多考慮十堰,加大對十堰的投資。另外十堰屬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對環境汙染的企業要求特別嚴格,所以十堰工業企業發展難度較大,盈利較低,自然而然地政府稅收也低,沒能力去投資交通建設,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也更希望國家加大對十堰的投資。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就是這個道理!


24497654



十堰作為中國的卡車之都,前些年曾因東風總部的外遷而使發展大受影響。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借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契機大力宣傳仙山、秀水、汽車城三張名片,經濟復甦有了好轉。但是,發展潛力要說真有多麼大,主要還是看以後政策傾斜力度大不大。畢竟處於山區,交通受限。雖說機場已建好,高鐵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相比平原地區,吸引投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潛龍勿用程

十堰發展潛力要看發展規劃,是出於在什麼方位上來,有計劃有目標的向前發展。不能走老套路盲目的投資,要出於長遠的目標發展投入。用科學的方式來監督,論證各相投入,最終能達到什麼目標和發展方向。可以參考交通,高速,高鐵的規劃目標前景的計劃方式,可以借鑑'。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五年計劃,十年規劃,百年大計。


圓滿169773058

十堰算了吧!青年的我們不得不北上廣在家餓著等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