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根”到“一代名相”的管仲

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時期有一個人為當時的齊國創下了赫赫功勳,成為春秋時期的一代名相。而這個人就是當時被齊桓公任命為宰相的“管仲”。成為宰相後,他輔助齊桓公把當時一個內憂外患,並不強大的的諸侯國完成了在經濟、軍事、外交上的重大蛻變,使得當時野心勃勃的齊桓公一躍成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


從“草根”到“一代名相”的管仲

然而在歷史上,管仲在成為齊國的宰相之前可以說幾乎是毫無建樹的,而且它的很多行為實在是被當時的很多人都看不起,為什麼這麼說他呢?是有根據的。

第一他是一個貪圖小利的人,年輕時的管仲因為家裡貧窮,所以總想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幹一番事業,所以來到了齊國這個地方做生意,因為齊國地廣人多所以做生意可能會好做些,在這裡做生意的時候他結識了一個人,名叫鮑叔牙,我們現在所用的成語“管鮑之交”講的就是他倆。

從“草根”到“一代名相”的管仲

鮑叔牙的家庭不像管仲那麼困難,而且做生意的經驗也比管仲豐富得多。後來他倆合夥做生意,一起到南陽販貨來賣,而在貨物賣完分利的時候,管仲常常會耍點小聰明,瞞著鮑叔牙給自己多分一些錢。然而鮑叔牙心裡是一清二楚的,只是沒有說罷了。

第二就是管仲還可以說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他做生意做的不怎樣還自負有才想去當官,他曾三次出仕,但當官的結果都很不妙,三次都被君主驅逐了。可想而知,那時的管中根本沒有一點政績。

第三他還被認為是一個缺乏勇氣的懦弱之人。他因當官不行便去參軍,但是戰場哪裡是那麼簡單,刀槍無眼,一不留神命就丟了。而糟糕的是,當兩軍擂鼓準備開打的時候,其他戰士奮勇殺敵,而管仲卻撒腿就往回跑,他三次打仗,而三次都當了逃兵。因此,他自然被人家看做一個看作一個膽怯的人。

第四他還被是一個不義而缺乏禮節的人,後來他又與鮑叔牙一起到齊國被當時的齊國國君齊僖公看中。讓其兩輔佐當時的兩位公子,管仲被委任和另一位大臣一起輔助其中的公子糾,但後由於政治變故,公子糾被殺,因此公子糾的另一位師傅自殺了,而管仲卻沒有自殺。而他的這種行為在當時是被認作是不義且缺乏節氣的行。


從“草根”到“一代名相”的管仲

雖然他的這些種種行為都說明了他的不成氣候,但正是因為這些年在外闖蕩的緣故,使得他為自己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走遍大江南北,知道了民間的疾苦,瞭解了底層人民真正需要什麼。這才使得他有了後來輔佐齊桓公的能力。

當公子糾死後,由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繼位成為齊國國君,而剛即位的齊桓公當然是急需一位能者輔佐自己治理國家了,於是就準備讓鮑叔牙做齊國的宰相,而這時鮑叔牙對齊桓公說如果您只是想把齊國的政事處理好,那您拜我為相是可以的;但如果你不僅想把齊國治理好,還想稱霸諸侯的話那宰相的人選非管仲不可。因此在鮑叔牙的竭力推薦下,管仲一夜之間被齊桓公拜為宰相。


從“草根”到“一代名相”的管仲

管仲拜相

從此以後,一代名相就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軍事,在外則尊王攘夷。使得齊國在短短几年內就成為了以一個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上實力都變得非常強大的國家。成功完成了齊桓公稱霸諸侯的霸業。

而自己也成為了春秋時期的一代名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