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堅冰裂開的時候,你能聽到春天的聲音。


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東西:生活的習慣、工作的方式、對自然的認識以及政策的走向。衝在抗疫前線的互聯網醫療再次迎來行業發展的又一個上升期。

3月31日,平安好醫生宣佈,旗下互聯網醫院已正式打通湖北省醫保在線支付。湖北成為我國第一個全省實現醫保在線支付的省份,而平安好醫生成為第一個接入省級醫保在線支付的互聯網醫療企業。

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醫保是醫療服務最終能夠形成閉環的關鍵。互聯網醫療自網上掛號起步,逐漸構建起線上問診、網上藥房、線下醫院等較為完整的環節,加上頭部企業多年的推廣,積累了大量用戶基礎。與傳統醫院的門診相比,互聯網醫療獨缺醫保支付這一環。

醫保基金牽扯到中國14億人口的健康權益,在醫改中處於核心地位。多年來降藥價、設藥品價格談判、控制藥佔比,本質上就是為了控制醫保資金不被濫用,保證醫保的普惠性。因此面對互聯網醫療,醫保的態度尤為謹慎,此前僅在部分醫院和城市開展試點。

平安好醫生這次能夠獲得整個湖北的醫保網上支付接入資格,將為行業帶來重要的示範效應,標誌著互聯網企業即將開啟業務飛速發展的下半場。

1、疫情“副產品”:網上問診受追捧

“互聯網醫療的春天來了!”2月11日,立春過後沒幾天,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在2019年財報業績發佈會上這麼說。彼時,平安好醫生正在全力為武漢及全國的抗疫提供幫助。

疫情期間,除了發熱門診等急診科室,武漢及很多城市的醫院停止了普通門診。大量求醫問藥的需求轉移到了網上,令互聯網醫療平臺業務量激增。平安好醫生及時開通了安全、便捷7X24小時免費義診服務,疫情期間平臺訪問量達17.2億,APP新用戶註冊數較疫情前急升了10倍,問診量增加了9倍。

平安好醫生能夠承接大量湧現的醫療需求,原因在於他們一直堅持的“AI+自建醫療團隊”模式。疫情對醫護工作者來說就是動員令,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必然造成各互聯網醫療平臺上以多點執業方式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師難以完全到位。

但平安好醫生的自有團隊幾乎不受影響。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醫生自有的醫生為1409人,他們是可以立刻調動的資源。事實上從1月20日開始,平安好醫生的呼吸科專家已經實現實時在線答疑。

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另外,平安好醫生的AI輔助診療系統也為大量的服務需求提供幫助。平安好醫生在疫情期間訪問量超過17.2億人次,信息的分類和疏導依靠的是AI系。22個科室、3000種疾病,患者的分類有助於醫生更為精準的對接。特別是大量問診集中在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問題上,AI能很好的幫助完成信息分類和基礎答疑,緩解用戶的焦慮情緒。

有了強大的基礎,加上外部簽約的5381名三甲醫院醫師,以及超過3000家的合作醫院,超過94000家的合作藥店,平安好醫生手握國內一流的在線醫療服務能力。

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緊急聯合了武漢市衛健委等60多個省、市級政府,開通抗疫電話義診專線,為公眾免費提供新冠肺炎諮詢和疫情防護的指導。

憑藉優秀的服務能力和彼此建立起來的互信,平安好醫生在湖北獲准網上醫保支付接入變得水到渠成。

2、打通醫保在線支付=穩定的用戶來源

從互聯網醫療行業創立伊始,終端支付一直就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缺了支付方,即使有了醫、藥和用戶,業務也難以大面積推廣。

各國開展醫療服務都以龐大的保險系統作為依託。尤其是中國,醫保覆蓋率2015年就超過了95%,其中商業醫保只佔1%,幾乎都依賴國家醫保。接入醫保,對患者來說意味著可靠的醫療保障,對醫院來說意味著穩定的用戶來源。

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醫療醫保接入”出現在2015年杭州的邵逸夫醫院。此後的2018年,廣東省頒佈的地方“互聯網+醫療健康”計劃中,明確規定放開互聯網醫療的醫保支付。銀川在2019年10月1日正式將互聯網醫院列入市級醫保範圍。

然而,這些早期的探索多是面向傳統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本身就有實體醫院作為依託。全省向平安好醫生這樣一家純網上的“互聯網醫院”開放醫保,此前還未有過。

資金安全、服務質量安全、數據安全,這是主管部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由於互聯網醫療的運作方式與傳統醫院差別較大,監管不易,放開後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這一新生事物始終在醫保邊緣徘徊。

2019年8月17日,國家醫保局下發文件《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為醫保向互聯網醫療開閘提供政策依據。

王濤距離他理想中的“有朝一日可以刷醫保卡在平安好醫生上看病”只有一步之遙,卻沒想到春風還沒吹來,疫情先來了。

“化危為機”是平安好醫生面對疫情的完美詮釋。門診停診,日常醫療需求亟待化解,2月3日和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連續下發《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再次下文,強調開展線上醫療服務。

開展線上醫療,就必須輔以線上醫保,才能讓患者享受與傳統醫院同樣的報銷,否則大量患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3月2日,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衛健委將2019年的政策又往前推了一步,明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聯網醫療機構複診可依規進行醫保報銷”。

至此,王濤的“平安好醫生醫保夢”已是萬事俱備,東風就在3月31日吹來。

除了此次新冠疫情中心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對於互聯網醫療的醫保接入仍然略顯保守。

北京3月3日完成了首單網上醫保報銷,目前全市指定的醫療機構只有房山燕化醫院一家。廣東在1月11日正式上線醫保電子憑證,省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開通互聯網醫療醫保接入,迄今完成超過10萬筆醫保支付。江蘇則是在2月20日開放7家醫院的網上醫保報銷。

平安好醫生是目前唯一一個拿到省級醫保在線支付資格的純互聯網醫院。這意味著平安好醫生和武漢協和、同濟一樣,可以面向6000萬湖北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包括線上診療、處方流轉、在線支付、送藥上門、醫保結算等。

湖北醫保網上支付破冰,平安好醫生為何拔得頭籌?

儘管目前互聯網醫療接入醫保在線支付僅支持在線複診和藥費的報銷,但放開的卻絕不僅僅是網上開慢病處方那麼簡單。

傳統醫療機構的互聯網化改造,對患者來說所獲得的效益依然是有限的,醫保定點、跨地區結算等會成為瓶頸。但平安好醫生自帶互聯網基因,從一開始就沒有地域界限,面向全國,如果在更多省份獲得醫保在線支付資格,相當於一家無界的“全國總醫院”。

我國慢性病患者普遍估計超過3億人,且一直在快速增長。僅糖尿病、高血壓這兩類最常見的慢性病,2018年相關藥物銷售額就超過1100億元。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藥品銷售總額為17131億元,慢病患者就診數和處方量佔據各類醫療機構的相當大一部分。

慢病的複診多以簡單問診和開藥為主,網上醫療完全可以取代。高頻次、強黏性的常見病和慢性病診療,是“大三甲”們最希望剝離的低效率服務環節,但卻天生就是互聯網的優勢所在。通過互聯網,三甲醫院擁擠的門診可以更通暢,患者開藥更便捷,有助於疏解“看病難”,節約寶貴的醫療資源,將實現線上線下的“分級診療”,是醫患雙方的共贏。

實現醫保在線支付省級突破後,平安好醫生有望繼續攻城拔寨,拿下更多供需矛盾突出的醫療大省。

平安好醫生擁有超過3.15億的註冊用戶,2019年日均諮詢量72.9萬人次。醫保帶來的擴容效應會讓諮詢數、月活用戶和付費用戶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自有醫生團隊將能和簽約醫生、合作醫院在業務銜接上徹底打通,未來有望形成“首診+複診”的內循環。

伴隨醫保的接入,平安好醫生只要能在控費和服務提供上與主管部門取得更多互信,未來“常見病線上首診”、處方外流、網上處方藥銷售等都存在拓展空間。如果再接入第三方檢測和影像中心,整個醫療服務的結構將被顛覆。

堅冰裂開的時候,你能聽到春天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