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三端”打通,雲售藥積弊被破除

醫保“三端”打通,雲售藥積弊被破除!


醫保“三端”打通,雲售藥積弊被破除

疫情使互聯網價值倍增,從商品到藥品,雲售藥逐步被醫生、患者接受,加之各項政策支持,關鍵節點被打通,新冠肺炎的爆發有望促使互聯網醫療行業突破瓶頸,在2020年迎來發展春天。


雲售藥積弊被破除


在疫情期間,為方便參保人員購藥和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衛健委、醫保局在推動互聯網+醫療、醫保方面不遺餘力。


1.衛健委2月7日《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各地建立全省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服務管理平臺。


2.醫保局與衛健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


3.醫保局指導和規範各地醫療保障信息化建設,高標準建成全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制定了《醫療保障信息平臺雲計算平臺規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應用系統技術架構規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用戶界面規範》三部標準規範。


4.4月25日中國政府網發佈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使用方法,在掛號、支付醫藥費、入院登記、出院結算、藥店買藥時可出示。真正做到“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醫保打通“三端”助力雲售藥

(醫保平臺接入端、醫保信息安全端及醫保患者端)


1.雲端售藥,各顯其能


2月份受疫情影響,武漢市民就醫困難,醫保局及時組織會議,積極應對,通過微醫互聯網總醫院開通醫保支付,解決武漢患者複診購藥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已有微醫、平安好醫生等打通醫保支付,解決患者複診購藥難的問題。


從3月互聯網+醫保的政策發佈,各家企業紛紛開展或加強雲售藥。阿斯利康走一直在醫藥雲端前列,為加強互聯網醫院戰略項目,原糖尿病負責人管宏全面負責iHospital的產品開發管理,他曾擔任大眾點評總經理。也不少企業繼續強化醫藥雲端業務,如拜耳在北中國區設置PortfolioManager,強化數字化整合項目,支持銷售。


疫情、政策、企業的多方關注,催生了互聯網+大健康平臺的繁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藥、互聯網+問診、互聯網+保險以及互聯網+健康等模式席捲而來。



互聯網醫院需要以實體醫院為依託,以複診和常規諮詢為主,集合問診、處方、支付、審方、配藥及配送等互聯網+診療中心。診療範圍嚴禁首診,以複診和常見併發症診療為主。服務範圍包括檢查報告查詢,複診開方等。隨著互聯網+醫院的發展,促進醫療資源公平,減少大中型醫院診療負擔,方便患者。


目前開展移動醫療平臺有微醫、平安醫生等。公立醫院也趁著互聯網+醫院浪潮,積極開展診療,2018年9月25日,北京醫院互聯網醫院作為最早的公立互聯網醫院之一,疫情期間開展了患者複診業務。2020年4月24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舉行互聯網醫院開具第一張醫保實時結算處方,這將意味著公立醫院雲端診療的閉環打通。


互聯網+醫院模式業務廣泛開展,企業也將面臨業務調整。改變影響醫生處方觀念,在常見病和慢性病領域,患者早訪對醫生當日處方有一定積極影響,但是雲端診療量增加,線下代表對醫生影響力減弱,線下代表遠程拜訪頻率和雲代表拜訪需要加強。這一改變,也勢必反推藥企經營模式,也對代表的工作產生影響。


3.互聯網+藥品的商業模式:O2O、B2B、B2C、處方流轉


O2O解決急需藥的問題,如叮噹快藥,B2B模式為藥企壓縮企業運營成本,如京東藥京採,B2C將售藥與患者管理相結合,促進患者復購,如1藥網,處方流轉平臺經營創新藥為主,為患者提供諮詢服務及患者全生命週期管理等。


中國作為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國家,雲售藥勢必迎頭趕上。


1藥網作為B2C代表於2018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在藥店、藥廠、醫生和保險等方面開展業務合作。根據Wind數據,2018年我國非處方藥總銷售規模達到1751億元,其中線上銷售比例僅佔到5.1%。線上處方藥銷售增長迅速,2015-2018年線上處方藥銷售增速在40%以上,線下處方藥收入增速低於10%。


MNC藥企嗅覺更加敏銳。阿斯利康較早成立數字與商業化創新部,在互聯網+大健康發展較早。由於疫情,B2C平臺業務暴漲,各家藥企紛紛入駐,加速雲端售藥。但是面臨較大問題就是招募醫生,過去醫生抗拒入駐購藥平臺,現在逐步認同。適合雲端銷售的口服藥、慢性病藥物種類擴充是必然。


中國雲醫藥的春天來到


據艾昆緯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20-40歲年齡段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將佔據人口比重的30%。他們會影響父輩和子女的消費決策:其祖輩/父輩(60歲以上人群,佔總人口的24%)、其子女(佔總人口的9%)。因此,預計將有約60%的人口會帶有數字化基因。


龐大的數字化基因人群推動消費方式的改變。過去,互聯網+大健康領域受政策影響較大,互聯網醫療尚未形成規模,但是隨著數字化基因人群年齡增長,數字化生活逐步成主流。而疫情推波助瀾互聯網+大健康發展。


1.互聯網+醫療將更加普及,在政策支持下,互聯網醫院的普及將成為趨勢,目前除了微醫之外、京東、1藥網及健客網等平臺,都開始進入互聯網醫院業務。醫院+互聯網將更進一步,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全國目前已有158家互聯網醫院。


由於互聯網的特點,疾病診療將繼續聚焦在慢性病複診,相關病種會逐步的擴充。供應鏈升級將幫助互聯網醫院變得更加高效及便捷,這也是患者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所有核心都將集中在以患者為中心的考量。


2.互聯網+醫藥通過MNC和領先的國內藥企推動,大量醫生被招募,雲處方在疫情階段快速增加,線下處方分流到線上,致使藥企通過線上醫學教育,推動醫生觀念改變,直至處方行為改變。


3.互聯網+醫保接入已經極大的推動雲售藥,未來隨著醫保電子支付憑證廣泛使用、醫保數據技術層面支持,各大互聯網接入醫保將指日可待,我們也期待線上的便捷和低成本能凸顯。


本來中國就是互聯網大國,互聯網+在中國已經被廣泛接受,唯獨大健康領域難以突破。通過疫情階段的試點,我們將全面迎來互聯網+大健康時代,需要藥企做好已經挑戰的準備。


醫保“三端”打通,雲售藥積弊被破除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