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最近這幾年,網易養豬了,阿里養豬了,京東養完豬又去種菜了,大家聽得耳朵都要起繭了!但是,今天華為要乾的這件事,估計很多人打死都想不到:華為要種地!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種地!不過,華為要乾的,不是一般地種地,而是智慧農業!

剛剛,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透露宣佈:將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培育海水稻,通過土壤數字化,讓鹽鹼地上長出水稻,從15億畝鹽鹼地裡改造出1億畝的良田。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胡厚崑透露:鹽鹼地改良的核心技術是“四維改造法”,包括培育新的水稻品種、對植物和土壤進行調節,整套方法的基礎是“要素物聯網系統”,華為正在參與這一建設。

那麼,什麼是要素物聯網呢?

華為給出的解釋:要素物聯網其實就是土壤數字化該系統地上部分配有小型氣象站、通信模塊、高清攝像頭,地下、地表則通過各種傳感器(射頻技術)對光照、溫度、鹽鹼度、等信息進行收集,然後傳送到華為雲端大數據中心,通過AI人工智能系統和專家診斷,提供靶向藥品、定向施肥,大幅提高用水量,施肥量。

華為方面解釋,這一技術除了改造鹽鹼地,還可以對現存的18億畝耕地進一步優化。

華為種地可不是玩玩而已,它的志向遠大,目的是:改變傳統農業現狀,解決全球饑荒問題!

讓全世界吃飽飯,這次華為動真格了!

有人或許會問:種地還能用物聯網?智慧農業,和傳統農業,究竟有啥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

從前,種地是很辛苦的勞動。不僅要播種、除草、收割,還每天工作在大太陽下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但華為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結合自身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了一套適合中國農業環境的現代化物聯網設備,推出了一套智慧種地方案,徹底顛覆了傳統種地的做法,也顛覆了農民的世界。

華為構想的“互聯網農場”:

包括精準耕作、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產量監測,畜牧監測、支付系統、和農業貿易平臺等,夠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分析、智能決策、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華為大力推進物聯網智慧農業,它的優勢,具體說來:

1、效率更高,種植決策更精準。通過土壤改良大數據管理系統、精準種植管理系統、精準作業管理系統等,實時的海量物聯網數據將引導農民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最好的決策,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及農作物產量,最終實現農業的智能化。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2、實行智能灌溉,用水更節約。現如今,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危機。農業作為消耗全球淡水資源高達70%的產業,如何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實現科學用水、高效用水,是各國亟需解決的問題。智能灌溉系統等應用有助於節約農業用水,藉助物聯網技術實現科學用水。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3.投入更精細化,成本更低。通過人工智能,種子、肥料、殺蟲劑、人力都將得到數字化管理,各種要素投入更加精細化,先進的技術也有助於降低能耗和燃料用量。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4.利用物聯網,對收集到的環境參數進行統一管理,建立農業的大數據庫,把農業種植過程進行數據記錄,實現科學精準種田和農業安全可追溯,從而讓老百姓受益。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5、運用數據可追溯、支付系統、信息平臺和農業貿易平臺等,直接對接市場。從此,每一顆大米的一生,都將成為一組大數據被載入歷史。消費者買農產品時,只要掃碼,就能獲取農產品的全部生長信息,健康指數及配送信息。

簡單來說,就是農業全智能化,以後種田就是拿著一部電腦或手機進行操作了。

因為這是一個大有希望的產業。正如世界級投資大師詹姆斯·羅傑斯曾經說過: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做房地產,而是做農民!

數據統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突破85億。解決全球糧食的供給,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大挑戰。與此同時,洪水和酷熱等極端天氣阻礙了農作物的生長,導致某些地區農作物減產超過20%。

農業迎來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大量的需求,全新的技術,一擁而入的資本和服務,對農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農業必須要革命,而這將催生很多新的生態、新的業態、新的商機!

正因如此,現在已經出現華為種地,京東養豬,騰訊養鵝。接下來還會不會出現搜狗養狗,天貓養貓,蘇寧養小獅子呢?

華為都跨行開始種地了,還有誰瞧不起農民嗎?

華為種地,告訴我們: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將顛覆、賦能和提升眾多的傳統產業,在這個過程中,主動擁抱、順勢而為者將一騎絕塵,漠視不顧、抱殘守缺者或萬劫不復!

華為種地,告訴我們:今後,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所有的傳統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人工智能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會像一輛無堅不摧的戰車,讓原來號令天下的巨頭搖搖欲墜。一大批企業將要消失,一批新企業正在誕生!

華為種地,告訴我們:任何一次商機的到來,都必將經歷五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學不會、擋不住。先知先覺經營者,後知後覺跟隨者,不知不覺消費者 只有敢於創新、敢於嘗試,才能打開一扇新的大門,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一場顛覆中國傳統農業的變革正蓄勢待發,時代在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哪怕是幾千年傳承的農牧行業,亦是如此。

在這個十倍速的時代,要趕上潮流而不被拋棄,就必須永不停歇地革新舊思想、舊模式,永不停歇地創造新業態、新生活。

祝福華為,祝福中國!


(注:該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供閱讀參考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