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慕容廆(wei,音委)(269~333)鲜卑慕容氏,字奕洛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生于公元269年(西晋泰始五年)。曾祖父天莫护跋于魏初率领诸部迁到辽西地方居住,因征讨公孙氏有功,被魏封为率义王。檀石槐将鲜卑分为东、西、中三部时,天莫护跋属于中部,以慕容为氏。祖父木延为左贤王,父亲涉归以保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西南)之功,进封为鲜卑单于。同时迁移到辽东东北,于是逐渐慕于华夏之风,与汉族同化。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慕容廆幼年时即长得身材魁伟,形貌壮丽,雄杰有大度,身长八尺。父亲涉归死后,其弟耐篡位而立,欲谋杀。慕容廆被迫外逃避难。公元286年(西晋太康六年),慕容部鲜卑人杀耐而迎立慕容廆为部落首领。慕容廆任部落首领后表请晋帝讨伐鲜卑宇文部,以修其父之怨,但晋帝不许。于是慕容廆率兵扰边,入寇辽西,杀伤很多人,掠夺很多财物。同年,慕容廆又率兵东征夫余,夫余王依虑兵败,被迫自杀,慕容廆平夫余首都,俘虏一万多人而归。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公元289年(西太康十年),慕容廆遣使降晋,被晋封为鲜卑都督。同时,率部迁徙到徒河青山(今辽宁锦州附近)。294年(西晋元康四年),又率部移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南),从事农业生产。他收容大批汉人,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学习法制,开始定居生活。公元301年(西晋永宁元年),河北发生大水灾,慕容廆开仓娠济灾民,幽州(今北京西南)地方获济,从此他的威望日益提高。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公元302年(西晋太安元年),东部鲜卑大人宇文莫圭遣其弟屈云寇边城,另一头目大素延则攻掠诸部,慕容廆亲自率兵击败之。大素延恼羞成怒,率领十万兵包围棘城。城内人惧怕,无斗志。慕容廆说:“大素延虽犬羊蚁聚,然军无法制,已在我所料之中,诸君各位只要力战,无所优虑。”于是他身穿甲胃,驰出突击,大败大素延军,追击一百里,俘斩一万多人。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公元307年(西晋永嘉元年),西晋走向衰亡,慕容廆乘机自称鲜卑大单于,杀死附塞鲜卑素连、木津,兼并其部,徙之棘城,其势益振。313年至316年(西晋建兴年间)晋憋帝遣使封慕容廆为镇东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公元317年(东晋建武元年),晋封慕容廆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骤将军、大单于、昌黎公,但慕容廆均辞而不受。这样,他的威望日益提高,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慕容廆重用汉人裴疑,颇得人心,东晋极加笼络,封他为监平州(今辽宁义县)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增邑二千户。不久又加封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牧,官名,一州军政长官),进封辽东郡公,邑一万户。慕容经常与周边诸族交战,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打败鲜卑宇文、段部和高句丽军。322年(东晋永昌元年),慕容廆遣三子慕容就袭击段末波(鲜卑段部首领),入令支(今河北迁安县西),收其名马、宝物而还。

慕容廆在位时,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基础

公元326年(咸和元年)东晋成帝即位,加封慕容廆为侍中,位特进(特进,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330年(东晋咸和五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慕容仍固辞不受。慕容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说:“狱者,人命之所悬也,不可以不慎;贤人君子,国家之基也,不可以不敬;稼稿者,国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酒色便佞,乱德之甚也,不可以不戒。”他著书《家令》数千言,告诫人们慎狱、敬贤、勤农、戒酒色。慕容廆在任期间,注意引纳流亡士庶,使辽东地方户口增加十倍以上,为前燕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