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这两天有一条新闻可谓是刷遍考古界和史学界,那就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9月份发现的一座墓葬,现被证实为武周(武则天)时期吐谷(yu)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的陵寝。

那这座墓有什么特殊的呢?根据相关媒体披露,该墓葬为单室砖室墓,依次为封土、墓道、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甬道及墓室内随葬有彩绘陶、漆木、石、铜、铁、金银器、革制和丝麻织品等物品,共计220余件组,其中不乏珍贵文物。墓志上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并在最后有"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字样。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这是"大可汗陵"首次现世,也就是说这一带极有可能是"吐谷浑皇族墓葬群",其价值自然无法估算。当然了,该墓对研究后期吐谷浑葬制葬俗及唐与吐谷浑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史等相关问题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看到这里疑问又来了,吐谷浑的前生后世到底怎么样呢?它在中国历史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

说到吐谷浑,有一个犯难的地方在于其所存在的350年(公元313-663年)时间里,确实没出现大众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唯一牵涉到关系的估计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了。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慕容复"身为剧中第一反派,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祖先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建立"燕国"的鲜卑慕容氏。为此他给自己取名单字"复",立志复国,却最终被志向所累,导致精神错乱,疯疯癫癫。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吐谷浑,正是慕容复的先祖。而这个故事,我们则要从一支叫做鲜卑的游牧民族说起。

鲜卑族的祖先是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民族之一的东胡族(另外两个为濊貊和肃慎,前者最终演化是女真族和扶余族,也就是高句丽;后者最终演化就是建立渤海国的靺鞨族),而其名字来历根据辞海解释是"因居匈奴(胡)以东",故曰东胡。实际上我们根据"东胡"两个字的来历就能解释很多东西了,其一是当时游牧民族的霸主,毫无疑问是匈奴;其二是东胡即和匈奴相邻,两者自然避免不了各种战争摩擦,而东胡往往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位。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所以公元前209年被誉为匈奴第一雄君的冒顿首次一统北方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他们就乘机突袭了邻居东胡,这一仗不仅东胡王被杀,名义上的东胡族更是遭遇灭族惨剧,成为古代东北三大游牧民族中最先灭亡的一族。

但是东胡好歹也是家大业大,战败的东胡人形成两支,一只退守到乌桓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重新取名"乌桓";'另一支则退守到鲜卑山(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阿龙山镇东北);取名"鲜卑"。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此时的匈奴正处于历史最强时期,初生的鲜卑自然没有实力与之对抗,所以鲜卑早期可以说是完全依附匈奴的。就这样直到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鲜卑由于跟随匈奴一起侵犯汉境,中原王朝才知道原来当初的东胡曾留下遗支,并没有完全灭亡。几近是同一时期,匈奴境内由于受自然灾害侵蚀,再加上内部的争权夺利,逐在公元48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同时也宣告着匈奴开始衰落。

和匈奴斗了半辈子的大汉王朝眼前一亮,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立马联合南下的南匈奴对北匈奴就是一顿狂打,这一打直接就迫使北匈奴迁往中亚,而原本的小弟鲜卑趁势占领蒙古草原,接手了匈奴留下的遗产,成为继匈奴之后我国北方第二个可以和中原王朝一较高下的游牧民族。特别是公元2世纪中期,此时的鲜卑出现了一个叫做檀石槐的卓越领袖,他统一鲜卑各部,建立鲜卑檀石槐大联盟,更是公元177年大败东汉军队,鲜卑进入历史最强盛时期。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可惜的是随着公元181年檀石槐的去世,鲜卑再次分裂,势力极剧下落。到了三国时期,原本东部鲜卑势力中又形成慕容部、宇文部和断部三部分。那位弑杀隋炀帝杨广的宇文化及,其祖上正是鲜卑宇文部酋长宇文俟豆归的仆人。不过不管是宇文部还是断部,亦或是其余的鲜卑支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都没有我们今天的主角慕容部辉煌。准确来说,应该是鲜卑慕容部第三代酋长慕容涉归的两个,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

这里给大家插一个有意思的知识点,后来建立辽国的契丹族实际上也是檀石槐所建立的东胡鲜卑后裔,也就说《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慕容复来自同一个祖宗—东胡鲜卑,所以这部剧可以改名为《东胡鲜卑后人传》了。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慕容涉归是鲜卑慕容部初代酋长莫护跋的孙子,而莫护跋因三国时期追随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故而被封为率义王,并在荆城以北(今河北昌黎)建立属于鲜卑慕容部自己的国家,后取"慕两仪之嘉德,羡三光之懿容"之意,莫护家族逐改姓"慕容"(另一说只是因为读音相近,为了贴合中原文化)。等到慕容涉归继任的时候,又因其多次协助司马炎征战, 受封"大单于"。

不过呢慕容涉归也有头疼的地方,那就是他有五个儿子。其中慕容吐谷浑是其庶长子,能力出众,颇具统帅风范;嫡子是第二个儿子,叫做慕容廆,依旧非常出色,深得自己喜欢。大单于家的难事就是慕容涉归在世时就发现长子慕容吐谷浑并不简单,且两子不和睦。而不管是从继承位上来说,还是自己的喜欢,嫡子慕容廆肯定是第一位的。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为此慕容涉归在去世前干了两件事,一件是确定慕容廆为继承人;另一件则是给了长子慕容吐谷浑一千七百户牧民,以做安抚。公元283年慕容涉归逝世,加上此时慕容廆的亲叔叔慕容耐正准备篡位(篡位成功,在285年又被慕容廆夺回),以致于慕容吐谷浑备受弟弟慕容廆猜忌。慕容吐谷浑当机立断,带领着属于自己的一千七百户牧民远走慕容部,迁到了今内蒙阴山。到了313年的时候,慕容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到达今甘肃临夏一代,就此扎根。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吐谷浑西迁

在中国历史上两兄弟都可以成为开国奠基人的例子并不多见,然而慕容吐谷浑两兄弟却做到了。弟弟慕容廆抢回大单于之位后,恰逢西晋灭亡,于是他一边控制辽水流域,一边积极与东晋修好,任人唯贤,慕容部进入大发展时期。之后其子慕容皝继位,并在公元337年自立燕王,成为独立的地方政权。公元352年,其孙慕容儁在消灭冉魏政权后占领中原地区,正式继位皇帝,年号元玺,即前燕。慕容廆被追封为武宣皇帝,即前燕高祖。

然而前燕最终不过存在短短18年,但是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吐谷浑就厉害多了。公元329年,吐谷浑的孙子慕容叶延成为新的酋长,他在沙洲建立慕克川总部,以父亲吐延为氏,以爷爷吐谷浑为姓、族名以及国号,宣告吐谷浑国正式确立。在此后的时间里,吐谷浑部族越来越壮大,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部皆被其所统治,领土达92万平方公里,亦成为大唐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

吐谷浑怎么来的,父亲遗弃亲弟弟逼其出走,于是就自己建个国家

只是可惜,吐谷浑可以说盛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亡亦如此。当吐蕃和大唐的斗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夹在中间的吐谷浑就成了两者必争之地。公元663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唐代名将薛仁贵本率部解救,不想兵败大非川,吐谷浑失去了最后复国的机会,彻底融入吐蕃。而吐蕃也因为吞并吐谷浑开始强大,并成为唐代中后期最强大的敌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