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文|小宝妈妈

苗苗妈妈带着苗苗去朋友家做客,正巧朋友家的宝宝正在看动画片,也是苗苗最近正在看的那一部,于是两位宝妈就让孩子坐在一起看电视,自己在一旁讨论家长里短了。

突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苗苗就回头打了妈妈几下,这让苗苗妈妈非常的惊讶,来不及想清楚原因就看到朋友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动作,不停的用手拍自己的妈妈,两位宝妈一对视,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疑惑。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朋友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家孩子最近总喜欢打人,你家呢?” 听朋友这么说,苗苗妈像是遇到了知音一样,赶紧说:“何止呀,苗苗不仅喜欢打人,还喜欢扔东西呢,我早上刚收拾好的卧室,出门前已经被苗苗扔的乱七八糟了。”来不及细说,两位宝妈赶紧去安抚孩子,想要让孩子安静下来。

动不动就打人这件事几乎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发生过,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往往是顶着一头雾水赶紧去安抚孩子,对于孩子打人的原因,却很少有父母能够弄明白,不清楚原因,父母就只能不断的忍受孩子,生活着实有点“糟心”。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为何孩子动不动就用手打人

1、手部敏感期到了

孩子在0-2岁时会经历手部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看见什么都想要触碰一下,例如妈妈的头发、爸爸的衣襟、玩具等等,只要是孩子能够触碰到的,他们都会想要自己用手抓一下,又因为他们控制不好用力,经常会不小心抓疼爸爸妈妈,父母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2、通表达情绪

我们经常用手舞足蹈这个词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这也说明了情绪的表达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还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尤其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没办法很好的表达自己,他们更喜欢通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非常生气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打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向家长们表明自己现在很生气,同样的,孩子非常高兴的时候也会有打人的行为出现,因为太过开心了所以想要表达自己激动的情绪。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3、吸引大人注意力

现在大多数父母的生活都非常忙碌,忙着上班下班整理家务,很少有时间能够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就会做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打人是最快速也是最便捷的方法。

4、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生活中,父母的行为和动画片中人物的动作都可以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例如现在有很多孩子都会看动画片,里面不乏有许多打架的情节,孩子看多了动画片,就会下意识的在生活中模仿动画片中的行为,让人哭笑不得。

孩子动不动就打人是个坏毛病,放纵孩子,只会让父母更困扰。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如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1、向孩子明确打人是不好的习惯

孩子会打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具备危害性的,父母可以跟孩子讲明打人这个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就会有意识的约束和改正自己。

2、转移注意力

在孩子想要动手打人的时候,父母可以先孩子一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忘记自己本来的意愿。

例如父母看到孩子有想要打人的趋势了,可以拉住孩子的手臂,轻声问孩子“你看旁边的xxx是不是很可爱,宝宝觉得呢?”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就会打消原本想要打人的冲动。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3、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有得有失,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孩子才会长记性。

父母可以跟孩子明确不可以打人,同时跟孩子约定,打人了就不可以玩游戏或者不可以看电视,一开始孩子会不以为意,照样我行我素,等到孩子犯错后,父母就要将惩罚贯彻到底,孩子真正意识到了惩罚的危害,就会知道自己错了,克制自己的行为。

4、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当父母给予了孩子充足的关爱时,孩子就会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不会再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目光了。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厚望,但是最好的教育不是为孩子付出多少精力,花费多少支出,而是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耳濡目染之下,孩子才会向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前进,长成父母理想中的样子。

宝宝喜欢打人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想要改正孩子的这个坏毛病,不仅需要父母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还需要父母言传身教,综合作用之下,孩子才能及时改正,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宝宝动不动就用手打人?用4种方法,及时纠正孩子打人习惯

我是小宝妈妈,一个三岁宝宝的妈妈,在日常育儿中也遇到不少的育儿问题,在这里希望能和各位宝妈一起分享、探讨育儿知识和经验,一起陪伴宝宝健康快乐成长!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