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我國在歷史上是最悠久,也是最古老的國家,演變今天的強國。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是離不開英雄本色的人物,才有偉人出現。特別有些人物用命寫字的人,傳達我們的思想,傳達我們的智慧。那麼今天我們大家來講述一本書籍,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白鹿原》一書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首次出版於1993年。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白鹿原》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矛盾糾葛組織情節,以反映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與政治運動中的堅守與頹敗為敘事線索,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白家人沿襲村子裡的族長,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過七個妻子,最後一個陪他終生,並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鹿三是白家的長工,黑娃是他的長子。鹿家以鹿子霖為代表,他有兩個兒子(鹿兆鵬、鹿兆海)。

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小說主要講述了他們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後代中規中矩,黑娃卻從小就顯現出不安分。長大後,白孝文繼任族長,黑娃在外做長工,認識了東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將她帶回村後,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離開村子後投奔革命軍,又成為土匪。在此期間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鴉片,將家敗光,去異鄉謀生。鹿三以兒媳田小娥為恥,最終殺了她,因終日被田小娥死時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則在外重新振作,終有一番作為,白靈加入了共產黨。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

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陳忠實寫《白鹿原》的尋根主題主要是精神和心靈的尋根,帶著對精神中“真”的追求寫出儒家文化的精髓,並通過文本中人物的個性描寫,來宣傳中國文化的深刻價值,表達自己“尋根”理念。作者的尋根性思考,並不僅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進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傳統文化所展現的人之生存的悲劇性。《白鹿原》在以關中人生存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開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動,粗野樸實的鄉村習俗、慎獨隱忍的儒家精神,則透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體現出來。

對於《白鹿原》文化尋根的主題研究者也有許多異議,因為作者在《白鹿原》中儘可能地突顯了民間歷史的本來面目,側寫了中國當代文藝思潮,也具有新歷史主義小說的意義。

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對於這一主題,有人認為陳忠實以這部《白鹿原》不僅為自己設置了一座很難以逾越的高峰,也為中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創作設置了一道很難跨逾的梁坎。《白鹿原》在關中人生存情景的展示中,通過人物語言、行為表現了重構地域文化發展史的強烈意向。

陳忠實老先生的偉大作品,你讀過嗎?

總體來看陳忠實的《白鹿原》,特別是近年來關於它的主題研究已趨向於多種主題並存的觀點。《白鹿原》保持了歷史的混沌性和豐富性,使這部偏重於感性和個人主義的歷史小說既成為一部家族史、風俗史以及個人命運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濃縮性的民族命運史和心靈史。

所以巴爾扎克曾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陳忠實先生將此書寫在秘史的扉頁,以此為鑑,為了寫出這本死後能做枕頭的書,嘔心瀝血,歷盡艱辛。更希望大家能夠再讀此書,會有一定價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