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 關注公號每晚精讀一本書(ID:ggc-111),每晚免費送好書。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

轉瞬之間,先生離開我們已有三個年頭。

對先生最好的懷念,莫過於重溫舊卷,

於一篇篇直抵人心的散文佳作中,

感悟先生高遠淡然的人生境界,

體悟閱盡人世滄桑的寬厚仁義,

聆聽宣洩於字裡行間的世間真情。

希望陳忠實送給年輕人的這十句話,

能為每一個在人生旅途中辛苦奔波的人,

帶去勇氣與力量。

初讀陳忠實的散文,便被它的質樸清新所震動。

讀其散文之前,《白鹿原》皇皇50萬字壓在心頭,寫在扉頁的一行小字是:“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既是秘史,那便少不了厚重的構建與波瀾壯闊的敘事,偏偏厚重之下又有妖豔詭譎的美麗,正如黑夜裡黃土地上一點搖曳的腥紅色花蕊,這樣的文字感覺出自關中老漢筆下,真是讓人連嘆奇哉妙哉。回到陳忠實的散文世界中,那點紅色的妖花褪去了,月亮升空了,黃土地上的人事都流淌起來,清澈起來。這時候,老漢抽著雪茄、皺著眉頭、穿著布鞋敞著褂子衣襟的形象才豐滿起來。

讀者這才奇道,嚯,這才是陳老漢!

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如果說《白鹿原》觸及的是一個民族心靈上的投影與裂變,紛繁而隱密,那麼陳忠實的散文創作便是對自身人生歷程的觀照與人世圖景的吐納,澄澈而坦率。兩者互補,一聲如關中大地來自久遠時空的霹靂絕響,一聲是秋雨潤澤原野的細細吟唱;一聲如秦川五千年幽魂的返照咆哮,一聲便是詩人在村巷暮時徘徊的喟然輕嘆……

讀《白鹿原》可知民族;讀陳忠實的散文,方知陳忠實。

《白鹿原》之後,陳忠實後半程的創作生命幾乎都奉獻給了散文創作。在《三九的雨》一篇中,陳忠實寫了這樣一段話:

“夜深人靜我坐在小院裡看著月亮從東原移向西原的無邊無際的靜謐裡,耳畔會傳來一聲兩聲沉重而又舒坦的呻吟。那是隻有像牛馬拽犁拉車一樣勞作之後歇息下來的人才會發出的生命的呻喚。”

我願意把陳忠實自《白鹿原》後的散文生涯稱之為這樣生命縫隙中的的嘆息與呻吟。與那長達六年的墊棺作枕之書的創作相比,這是愉悅的,智慧的。地還是那片土地,人還是那千年前便生息於此的人,但主角的向內觀照,帶來了人與自然、鄉土交融之下的別樣審視,充滿了透明的憂愁與充盈的和諧,哀而不傷,堅韌平和。是美麗的夕照,是捱過大事後的輕盈。

在生命的下游回溯源頭,如此尋根式的創作,於我們來說是極其熟悉的,這是自魯迅《朝花夕拾》便已開始的抒情脈絡。陳忠實穿梭於時間線上的散文創作,不憚以自己的生命歷程為地圖,恰如時空旅行者凌空看夜裡每一道燈火的點亮。或許是對童年一次倔強情緒的琢磨,或許是故土一棵樹一陣雨的入夢,或許是對某一刻人與人之間沉默相處的尋味……人生的許多細節在暮年的反芻下更顯出智慧的光芒,我們能看到這點滴是如何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與人生。於作者本人而言,這是一種後知後覺的智慧,於讀者而言,卻真正是三生有幸了。

這便是《好好活著》的美與意義。

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便如陳忠實寫的一段話,這即是捱過之後的人才能說出口的話:

“人的一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雖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完了;熬過去了,掙過去了,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真樸實的話語,真曠達的心路!再想想老漢那張清癯而眉毛濃黑、風力雨裡刻過來的一張臉,含著煙,以一口濃重的鄉音如此對你說著,可不就是爺爺常掛在嘴邊的“老來經”麼?

比方說,他閒時幾筆懷念白鹿原的火晶柿子,那浸染著蜂蜜香味的肉汁幾乎要讓我垂涎而下了,他老人家偏打岔給你咕叨咕叨自己是如何偷懶移植成年柿樹,結果半途凋亡不得不老實兒地從頭培土、育苗、嫁接的苦事,這是教你人生路上莫走捷徑呢!

他還跟你憶苦思甜,講困難時期好不容易學校裡請吃白饃饃,一口氣塞了七個!不光如此,有關吃飯的苦事、窘事、難事,他都沒少寫。彷彿人生數十載,幾輩人的風雨苦辣,都縮在這幾餐吃食中了。但他寫得又都那樣好,情真意切、坦蕩寬仁,真讓人又笑又悶,長吁短嘆。

——這種時候,陳忠實就不是陳忠實了,他是你鄰居家一個老爺爺,甚至是親爺爺,可跟你一起看足球、喝西鳳、聽秦腔、吃粘面、抽雪茄,拉手叨叨——我時常幻想,他操著那一口關中普通話,一邊跟你憶人生、談往事,一邊笑得拍大腿,哭得抹眼淚,會是種怎樣可親的境況。

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老來經”雖字字珠璣,年輕人倒難免聽不進去,得等到日後撞得頭破血流之後咂摸起來,這文字的力量也才顯現。

他也不著急,更多時候,智慧的筆觸藏在平直的描述中,如潤澤秦嶺厚土的春雨,無聲而雋永——他的散文的內在美就在於此,沒有姿態,淺淺地切入,淺淺地淡出,只描述一個片段,一點小事,由得你自己先是為這留白愣上一愣,再細細思考,品出一點耐人尋味。這是基於作家的睿智與讀者自身際遇所產生的奇妙反應,正如氫與氧的燃燒,在此處產生了生命源遠流長的活水。

這樣的篇章多見於陳忠實有關故鄉的描述中。父親種下的椿樹,兒時割草摟麥的酸楚,白麵饃饃的燙手與不及嚥下的口水,去白鹿原賣菜裁衣,隨大人祭祖,上打麥場上扭秧歌……鮮活又質樸的原上生活撇去了小說中獵奇辛秘的浮光,如同一幅畫兒般在日頭下盪漾開了。田小娥的魂魄不復哀嘆與詛咒,老秦人的銅琵琶鐵綽板吶,在黃土地上高聲唱了起來。

林語堂向西方推崇中國的生活哲學,雲其構造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不充分的理想主義、很多的幽默感,以及對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詩意感覺性。我便想到陳忠實。

讀先生的散文之前,偉大的現實主義已在他手下寫得那樣精彩深刻,讀了他的散文之後,終於自信能拼出這個大作家、關中老漢另一點兒人生圖景了

——幽默或許少了點,但對人生及自然的高度的詩意感覺性,真是太充沛了。

陳忠實:人生,就是一長串的生命體驗。好好活著!

他這一生真不平坦,步行上學磨得腳底板鮮血直流卻倔強地一聲不吭,休學的困窘,眼巴巴盼著的白鍋盔,俗務的爭鬥與叨擾……但正如陳忠實自己所言,拖著耙子摟拾麥穗實苦,但有關拾麥穗女孩的油畫真美。生活真實的苦是艱澀粗糲的,這苦味真實所投下的藝術真實卻有點甜。

寫到筆下,他在原上過的成了神仙日子,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爐,一杯茶或一瓶酒(他愛喝百威),少不了一支菸(最好是雪茄),傍晚到灞河沙灘或原坡草地去散步,一覺睡到自來醒,真所謂任他朝市自營營,白鹿原頭馬上行。

這份自信、偉正、豁達,好像他在青海高原上見到的那又從容又竭力的一株柳樹——“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的感召。”

便是如此了。

*END

陳忠實

著名作家,關中的正大人物。長篇史詩《白鹿原》曾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陳忠實先生的魅力在於道德與文章兼美。他的文章中字字透著“真”與“情”,厚重樸實的文字勾勒出民族的縮影,澄澈曠達的文風透著希望與深情。

《白鹿原》之後,先生重心轉移到散文創作,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創作了一篇篇直抵人心的散文佳作,其高遠淡然的人生境界,閱盡人世滄桑的寬厚仁義,令人如嚼橄欖,回味無窮。

關注每晚精讀一本書(ID:ggc-111)

分享新知,追求向上的力量,解讀生活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