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说起日系车,很多人脑海里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或大或小的事故现场中,一台日系车与其他系别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受伤最严重的必定是日系车。这样的想法似乎已经成为了国人对日系品牌汽车的第一印象,根深蒂固,坚不可摇。

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见受到了传统思维的束缚。什么传统思维呢?那就是车身必须是钢梁铁皮构造,那样才显得结实,在受到小擦挂的时候不至于掉漆掉皮。而那只是处理碰撞的一种理念,日系车运用的是另一种理念——缓冲吸能。不是所有的车都必须运用同一种理念造车,那样就太过于保守了,一点创新都没有了。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什么是缓冲吸能?先简单地说下碰撞能量吧,就是在碰撞中会产生能使车身严重扭曲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大到具有毁灭性。然而,这种能量的传递是要经过一段过程的,从车头到车尾或者从车尾到车头。具有缓冲吸能性质的车身,在保险杠碰撞后向内弯曲的瞬间,其实是在将这种能量的传递逐渐抵消掉,当这种能量传达到车身时已经很小了,可以说是很有效地保护了车内驾驶者及乘客的安全。也许第一种理念会很好地保护车体,但碰撞能量没有被过滤抵消,整个车体传达着同等能量,车内的人员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说起来,日系车并不是第二种理念的创始者,反而却是大家认为最优秀的德国车,这种理念第一次引用到梅赛德斯奔驰的身上,只不过是日本把它发扬光大了。

实际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是可以借鉴这样的技术,不是说车身的刚性越高,就越安全。这种技术不仅保护了车内人员,更保护了行人的安全。如今的自主品牌已不是当年的问题品牌了,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做工质量都已经算是脱胎换骨了,但在核心技术的革新上与合资品牌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核心技术不光表现在车体构造,还表现在整个车的灵魂——发动机上。人们都说德系车畅销靠的是发动机和变速器,这自然不错,不过我现在要说的是日系车的发动机也是位“得道高僧”。这位高僧得到了哪些“道”呢?凡是懂车的应该都听说过本田的“地球梦科技”吧,我见过有吐槽本田的噪音控制的,也有吐槽做工的,还从没见过吐槽发动机的。再说说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很多人都知道马自达是日系品牌中最能玩操控的品牌,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和它的灵魂是分不开的。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日系车一直做的就是自然吸气,因为形势所迫,如今很多日系都开始涉足涡轮增压。而马自达还能继续坚持惯用的自然吸气,实属难能可贵!也可以说是马自达将来会继承日系车的传统“自吸”的灵魂人物。说起来,丰田也是位灵魂人物,它是混动的专家,任何品牌的混动技术都无法与之相媲美,全依靠的是丰田的阿特金森循环系统为车体提供强大的额外动力,运用的混合喷射直接将动力快速送达到整个车体。很多人总说“开不烂的丰田,修不完的大众”,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其实这不光与丰田的车身有关,和它的发动机也是息息相关的。日系品牌当中还有位神级别的大师——日产,日产就是曾经的尼桑。日产最有名的就是VQ发动机,人人都说日产的发动机噪音控制是最优秀的,这样的发动机也是用在高端产品上居多,算是个“性能控”吧。说起来,日产也是位一直坚持着自然吸气的灵魂人物,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听说日产打算做涡轮增压的消息。另外,日产的座椅也是整个日系品牌中最舒服的,让人有种在软软的沙发上坐着的感觉。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其实,从这些日系巨头的技术名称上看,就知道是走环保、低油耗、高动力的路线,但这些不是夸大,而是名副其实的。都知道日系车的车重是最轻的,再加上高新技术的引用,这些都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但要说到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动机,我实在无法像这样很流畅地说出这些。如今的自主品牌不是用的三菱的老发动机,就是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但是自主研发也没什么很大的亮点。也就长安的“Bluecore蓝芯”还能算是个小角色,其中有个小小的“超增压模式”提供额外的动力,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技术都不能算作核心技术。反观自主品牌的进步,不该沾沾自喜,反而应该更上一层楼,把核心做好,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每个国家的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倒是感觉唯独中国还没有属于自己独特技术的发动机,真的要迎头赶上了,不妨可以借鉴日系品牌的发动机技术,而不是如今大批“山寨”外形的“小鬼头”们!要做,就要做“山寨”核心的“老油条”!

原创散文【如“日”“中”天】

而不是跟着趋势,一窝蜂拥上去,说是近些年的SUV热潮,国产SUV发展势头倒是猛烈,但是很多汽车企业往往忽略了轿车领域的发展,只顾得埋头做SUV,却没有实现多元化。趋势散了,火热的势头也就快速冷却了,这样的“墙头草”还是不做的好,无论哪边风大,都要保持自身不动摇,需要担心的是,如果哪天风大到能把草连根拔起的程度,那就不妙了!唯一能倚靠的是那面“核心技术”墙,知道如何很好地依靠它躲避大风的小草,就不会被大风刮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