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哈嘍,大家好,我是王小小。今天給大家講講唐太宗對付高昌國的故事。貞觀十三年(639)底,李世民力排眾議,下詔遠征高昌。詔書上說:“原先考慮文泰舊有入朝貢獻之誠心,不忍加以兵革,因此遣使勸慰,希望他能自新,可惜麴氏怙惡不悛,如此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況且現在西域各國無不希望殺之而後快,朕只能順應民心,替天行道,以懲不法之君,解救無辜之民。”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詔書最後警告說,“如果文泰能夠俯首請罪,朕可保你性命;其餘臣民如能棄惡歸誠,朕也將一起加以撫慰,從而讓人們明白逆順之理。如果文泰膽敢抗拒王師,便休怪我以大兵之勢致上天之伐。如此清楚地告訴你,使你能知會朕的用意。”李世民任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行軍大總管,負責統帥西征大軍。西征大軍共分六軍,總人數超過15萬。中軍由侯君集親自統領,前軍由交河行軍副總管姜行本、總管阿史那社爾率領,左軍由總管牛進達率領,右軍由總管薩孤吳仁率領,後軍由交河行軍副總管薛萬鈞、總管曹欽率領,另有交河行軍副總管契苾何力率領突厥騎兵協同中軍進軍。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在這樣一個空前鼎盛的陣容裡,士兵出身的侯君集足智多謀,工匠出身的姜行本善於攻城,突厥出身的阿史那社爾熟悉地理,其餘的將領無不身經百戰,因此史學家感嘆:“秦漢出師,未有如斯之盛也”。大漠瀚海中,孤煙落日下,大唐15萬步騎兵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捲起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浩浩蕩蕩地穿越河西走廊,衝入那亙古不變的蒼茫西域,拉開了唐帝國進軍高昌的序幕。面對這樣一支人數眾多、將星雲集的大軍,國民總人數僅僅是這支大軍五分之一的高昌國還敢頑抗嗎?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一個人如果走進了死衚衕,就只看到自己,看不見別人。貞觀十四年(640)八月,唐出兵的消息傳到高昌,舉國上下一片哀鳴,太子魏智盛甚至跪在麴文泰腳前,聲淚俱下地懇求父親以國家社稷和天下蒼生為重他還表示,按李世民對待周邊民族一貫的寬宏大量,只要麴文泰真心悔過,一定會得到寬恕。但麴文泰不以為然地說,大唐距離高昌有7000裡之遙,黃沙漫漫,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唐朝絕對不會以大兵相加。即使唐真的派大軍前來,主力也會被浩瀚的沙海這道東兵西進的休止符所吞噬。而他則可以坐在家門口以逸待勞,等著收拾衝出沙漠劫後餘生的唐軍殘部。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而後,高昌國內開始流傳一首童謠:“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凡把議論作為洪水猛獸的人,一定有他的虛偽暗藏其中。面對如水的民意,麴文泰居然下令逮捕初唱者,但卻追無此人。儘管心懷忐忑,但他仍自欺欺人地沉醉在與唐使鬥嘴時獲勝的喜悅中,日日唸經,夜夜笙歌。戰訊傳進高昌。那一刻,麴文泰臉變得蠟黃,嘴角抽搐不停,雙手顫抖不已。當他終於鎮定下來,趕緊手擬了向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的緊急求援信。這就相當於,面對下了大注的對手,他能拿得出手的賭注有限急需向另一位同盟者籌借賭資。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信使出發後的幾天裡,他食不甘味,夜不能眠,目光呆滯,性情大變常常無端地對隨從發火,甚至對寵愛的王妃惡語相加;有時連續幾個時辰站在城頭,翹首張望著遠方的地平線,每當有人策馬進城,他都會急不可耐地問身邊人:“是朕的信使嗎?”幾天後,匆匆趕回的信使告訴麴文泰,可汗早已不知去向。原來,侯君集為了防止西突厥馳援高昌,命令契苾何力率領突厥、鐵勒騎兵拿下了幾座西突厥堡壘,駐守可汗浮圖城的突厥將軍投降,可汗訊息全無。聽完信使的話,魏文泰一屁股坐在地上。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宮裡傳出消息,國王病倒了。在病榻上,他後悔沒有記住17年前父親臨終時關於與唐永無二心的囑咐,他懊惱沒有聽從已逝世7年的忠臣張雄的勸諫,更痛恨言而無信的西突厥。難道唐軍真的所向披靡?難道麴氏高昌的百年基業要毀在自己上。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沉思。“報!唐軍已到口(今新疆與甘肅交界處的星星峽)……”探馬話音未落,文泰驚懼交加,一口鮮血噴湧而出,他死了,算是一種解脫,一種幸福,因為他終於可以安睡,變成化石。昨天的負債,需要預支明天來償還了在刀尖上繼位的魏智盛,經不住唐軍步騎兵的輪番衝殺和拋石機的瘋狂轟擊,於八月初八出城投降。高昌君臣與豪族被全部遷到內地。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王執意與大唐對抗,結果如何?

在小編看來由高昌招惹來的這次戰爭,顯然要結束一段歷史,但這種結束又意味著什麼呢?是毀滅,還是開啟?是跌入更深的長夜,還是迎來一個黎明?問題的解答權已不屬於高昌。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