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線上經濟化危為機,迎來了一波飛速發展期,尤其是在線直播同線下物流相結合,加速形成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泛零售業”,成為經濟發展新亮點。為推動上海經濟的全面復甦和加速發展,建議上海搶抓直播經濟“風口”,發力推動消費復甦,努力打造“上海購物”品牌新亮點。
當務之急是搶佔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發展“窗口”,加快在線直播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中國和海外國家先後進入5G規模投資元年,同時疫情的影響導致新型信息基建的經濟推動作用和社會溝通更加突出,隨著終端更新升級和多樣化流量繁榮,全球ICT產業將全面進入“新週期”。ICT產業是上海的優勢產業,建議上海抓住ICT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窗口,圍繞“5G基建、雲計算產業鏈、新型應用”三條賽道,加快在線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在原有的扶持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為在線直播提供軟硬件和通信服務在內的基礎服務投資力度,推動在線直播平臺應用最新的通信技術發展。
疫情暴發之前,上海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頭部MCN(多頻道網絡產品)機構及知名直播平臺,如主攻遊戲領域的“薇龍文化”、頭部主播李佳琦簽約的“美ONE”、擁有高人氣二次元達人的“有樹文化”、粉絲眾多的B站及小紅書等,但與北京、廣東的同行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上海扶持直播平臺應當政策為先,資金助力,將直播行業納入優先重點扶持產業,引導具備自身特色的直播平臺發展。同時對本地MCN機構進行有效監管和規範,促進MCN機構達成行業自律共識。要站在直播產業鏈上的企業角度引導產業合作,以產品軸、服務軸和產業軸三大座標系構成“三維立體產業體系”,聚焦產業融合,打造“直播經濟生態圈”。
上海百年老字號“杏花樓”因為疫情第一次線上直播10秒即售罄13萬盒“鹹蛋黃肉鬆青團”。上海新世界城、上海家化等知名品牌也通過線上直播帶貨模式,銷量顯著提高,餐飲、房地產和汽車等行業也都展開服務型直播,有效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直播經濟藉助發達的物流網絡,幫企業打破了傳統零售的地域限制,促使消費者的線上認知轉化為線下消費行為,有利於品牌營銷,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推進傳統品牌線上轉型時,可以著力引導和扶持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革,鼓勵線下零售實體與線上直播平臺創新聯動,打造沉浸式的數字消費體驗;對於電商直播企業,應當從最初的網上開店、自建電商平臺的“互聯網+”,逐步發展到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運營效率,優化供應鏈,拓寬生態圈的“+互聯網”模式。
直播所賦能的行業眾多,覆蓋面更廣,並開始衍生出更多新形式、新業態。比如,上海文化廣場舉辦“廿廿同行—2020演出季年度發佈會”,線上觀看人數超過200萬人次,同時上線的“藝起前行·演藝大世界·雲劇場”,短短兩天觀看人數達到170萬。“上海文化”在線直播成效顯著。未來,上海文化行業可以繼續整合線上線下的優勢資源,將在線直播積攢的流量人氣,轉化為推動線上演藝“新業態”的動力,以立體化傳播模式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綜合影響力。同時,政府部門可以進一步擴大與直播平臺的合作範圍,利用平臺共享免費優質課程,進行直播招聘會等,持續擴大直播影響力。
(作者分別為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教授、上海高校智庫電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閱讀更多 中國經濟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