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大家看到這個名字,可能腦子中會想到前幾年流行的一句話:沒有韓紅的命,卻得了韓紅的病。可小編這裡說李嚴沒有諸葛亮的命,得了他的“病”,其實是說,李嚴沒有諸葛亮的智慧和心性,卻一同稱為劉備白帝城託孤大臣,最後因為自己很多毛病,被諸葛亮玩的死死的,最後憂憤相加而死。

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那麼李嚴既然能夠被任命為託孤大臣,劉備還將兵權交給他,他自然是有著一定的能力的,雖不比諸葛亮強,但應該也比其他人要強上不少吧,那麼為什麼結局這麼慘呢?在小編查看當時的歷史以及相關資料後,發現他的命運結局因為犯的幾個錯誤早已經註定,並非偶然。

李嚴第一個錯誤,成為託孤大臣以後,進行了“蛻變”,他本人知道這個任命以後,並沒有憂心忡忡,思考如何做好,反倒是異常興奮,好像是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頂峰,人也產生了惰性。

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在之前,李嚴一直是以處事幹練,做事有條理,高效率而聞名於三國,所經歷的領導如劉表、劉璋以及後來的劉備都對其有很大的期望。曾參與制定蜀漢律法《蜀科》,這部律法奠定了蜀漢的律法基礎;此外還在犍為太守任上修繕了六水門水利工程,使得蜀漢的農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提升。

李嚴當時不但文治顯著,武功方面也有建樹,擔任地方官的李嚴以五千人馬迅速平定了郪縣盜賊馬秦、高勝數萬人的騷亂,又擊敗了率部入侵新道縣的越巂少數民族首領高定。

應該也是有這樣一部分原因,劉備選擇了他做託孤大臣,寄予厚望,可李嚴卻讓他失望太重,他不但對於蜀國要事——北伐開始不再上心,變得拖泥帶水外,還犯了第二個錯誤,開始過分追求利益和權力。

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首先他採用旁敲側擊的方式,鼓動同為託孤大臣的諸葛亮,先大肆鼓吹諸葛亮的功績,並說其對蜀漢來說,就像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不應該是隻侷限於一個丞相之位能夠滿足,因此,信中還勸說諸葛亮加九錫,進爵稱王。他這一招用的實在是高啊,表面上在鼓吹諸葛亮,其實在為自己謀利益,如果諸葛亮接受了建議,同為託孤大臣的自己順理成章的可以加官進爵。

可他低估了諸葛亮對於自身品質的要求,而且諸葛亮一直以報效劉備至於之恩為最高理想,對於虛名並不看重,因此聽到這個建議,當場就嚴詞拒絕了李嚴,並對其進行一番“教育”。

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而這一計不成,李嚴緊接著又犯了第三個錯誤,那就是將自己對遭遇憤憤不平的心情表現出來,並經常性對諸葛亮提出的安排一直討價還價,讓實際上的蜀國大權掌握人諸葛亮開始對其不滿。

李嚴犯得第四個錯誤,也是直接犯了諸葛亮的忌諱,那就是以實際行動阻礙北伐戰爭。四次北伐時,李嚴負責供應全軍的糧草,由於陰雨連綿,供給運輸困難,於是李嚴自作主張假傳旨意讓諸葛亮退兵,當諸葛亮退兵後,李嚴又謊稱軍需充足不知道為何大軍退兵,並隱瞞後主說大軍退兵時為了引誘敵人,而諸葛亮卻拿出了李嚴當時的手書,證明是李嚴自己搞的鬼,致使北伐失敗,惹惱了諸葛亮等人,李嚴最終被彈劾罷黜,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李嚴:我沒有諸葛亮的命,為什麼得了他的“病”?

綜合看來,李嚴的結局在於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清楚,不能識大局,而且對於誘惑的抵抗力不夠,剛剛走向權力圈子,就忘記了初衷,滿腦子地貪圖享樂,少了奮鬥進取之心。而且還在諸葛亮面前耍小聰明,挑戰其極限,人要有自知之明呀。

其實,在託孤時,劉備曾勸誡過他,“諸葛亮之才,十倍於朕,你絕非他的對手,朕若不在了,你們這些蜀中舊臣,必須要和諸葛亮同心協力,共伏時堅,如此川蜀才能繁榮昌盛,而你也能名垂青史”。可他當時答應,轉眼就忘記了,這也是他命該如此吧,怨不得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