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最近幾年聊傳統文化的比較多,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過知常容發現一個大問題,有人將傳統文化與傳統文學混在一起了,似乎一提到傳統文化就想到傳統文學,給人的一種假象就是傳統文化是很好,但很不實用,那只是千年前的智慧。

持這樣誤解的人還是挺多的,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篇文章。傳統文化並非只是讀,記,背,它本身就是很有用,很實用,也很有妙用。

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在互聯網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所謂的“槓精”,不管你說什麼,他都可以找出問題和你抬扛,最後他從你敗下陣來中獲得愉快的心情。還有一種就是鍵盤俠,他們或許在現實中有些壓抑,但只要鍵盤在手,他們如同獲得加持,神采無限,從他們主持的所謂正義中獲得滿足。

這兩種人如果沒有,那網絡上就少了熱鬧,太多似乎又會是一種麻煩。

當你寫好一篇文章,被“槓精”盯上了,那該怎麼辦呢?

這個很好辦,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拿出老祖宗的陰陽平衡觀點對付他就可以了。

槓需要兩個人抬,一個人是抬不起來的,所以“槓精”一出手就是為了激怒你,哪怕你面前的是雞蛋,他也會從中挑出一根骨頭。

如果你不怒呢?他會繼續激怒你,直到你回覆為止。

所以對付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回應,裝死。

只要一裝死,由他鬧,那麼“槓精”是拿你一點辦法也沒有的。當然這個方法不是我想出來,因為《易傳·繫辭傳上·第五章》有這麼一句話:

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

他抬,你不抬,等於只有陰或只有陽,自然沒有後來的事情了。你現在看上面這句話,你是不是覺得好理解很多了呢?當然上面這句話並不只是這麼簡單,但起碼你應該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妙用了吧。

有些人說我就要和他抬槓,打壓他的氣焰,我要說服他。

這樣想會有幾種結果,一是“槓精”被你說服跑了,二是你被“槓精”說服或氣昏了。當然也有可能彼此打成平手。

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又怎麼解釋呢?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萬物負陰而抱陽

何謂萬物呢?你們兩個互相抬槓就是萬物中的一類,萬物並非只有實體之物。

你可能是陽,他可能是陰,或者兩者顛倒過來。你們抬槓的過程又是什麼?用《道德經》第一章的這句話來解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抬槓這個事情本來存在嗎?當然不存在。

“槓精”來了就存在嗎?

當然也不存在。

那是怎麼存在的,你和他抬,這個才開始存在。

你一抬,等於陰陽都有了,那自然就出現“有”了。

你實踐一次開天闢地的過程。因為你將抬槓的過程硬生生地造出來了。

“有”出現了,接下去的走向由你控制還是由“槓精”控制呢?

相信即不由你,也不是由“槓精”控制,因為這個走向存在著很多的未知。

但是“有”終有一天會重歸於無,那就是你或者“槓精”其中一個或者兩個都選擇放棄。

這就相當於經歷了一次天地大毀滅,因為你們其中一個退出就代表陰陽失衡了,自然有要重歸於無。

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怕事,而是怕失控。

又比如人們想走路快一點,就發明了馬車,有了馬車是不是就快了呢?那就要修路,在古代修路就要用到錢和民力。

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路修好了一切就搞定了嗎?

當然不是,需要制定規則,比如人與馬車相遇該怎麼辦?比如皇帝出行要坐純色的馬,大夫出行又有規定。再比如哪些地方可以走,哪些地方不能走。古代司馬門你就不能隨便走,曹植走了司馬門,曹操就殺了守司馬門的官吏。

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到了現代,路上的車子越來越多,所以交通信號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立交橋也是一樣。交通法規自然也是由薄到厚,從簡單到複雜。

這事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將來只會越來越複雜。因為交通工具只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有”,這一切的“有”就是從當初人們為了想走的快一點,使用馬車開始慢慢發展而成。

“有”一旦出現了,自然不可能像當時發明馬車的那位兄弟設想的一樣,那位兄弟來到現代,他也會看懵了,他肯定沒有想到陸地交通工具居然會發展到這麼複雜。

所以“有”一旦出現,自然接下去怎麼發展就由不得你了。

西方有一個觀點叫蝴蝶效應,很多人覺得很奇妙,說的很好。我經常看到很多人會引用這個觀點。現在經常引用的觀點如下: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以遇到所謂的“槓精”該怎麼處理為例,聊傳統文化的妙用

這是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提出來的,如果你認真讀《道德經》,你就會發現不奇怪啊,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你現在重新讀,是不是覺得老子特別厲害。

外國人說的那麼複雜,我們的先賢用上面的12個字就搞定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你細細讀讀是不是也有這個意思呢!

不要輕易去製造有,因為有一旦出現,失控是大概率。比如同事之間因為一些小矛盾最終成為性命之搏的例子也鮮有出現。

你明白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自然行為上就很注意了,很注重約束了。

當然這句話並不是這麼簡單,還有其他方面,我在專欄中有詳細介紹,限於篇幅這裡不展開。

所以怎麼可以說傳統文化沒有用呢?不是沒有用,而是有大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