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師打學生、摔手機被停職:一時衝動,終會讓自己追悔莫及

把時光倒回到40年前,你問一個老師:“學生做了很出格的事,該不該打?”

老師必然說:“當然打,狠狠地打!”

可若是現在,你向老師們問出同樣的問題,他們必然會把你當傻子,根本不屑於作答。

不過筆者想說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在如今這個年代,還真有敢打學生的老師, 不光打,還主動錄像發到家長群裡作為立規矩的反面典型!

01

衝動,是一隻害人害己的魔鬼

4月8日,距離今年的全國高考只剩三個月了。這位老師走進教室時竟然發現,自己班上有一個男生在這麼敏感、緊張的衝刺時期,還敢偷偷帶手機進教室。

恨鐵不成鋼的怒火頓時讓這位班主任氣血上湧,他當即衝到這個男生面前,以無比嚴厲的口氣命令他將手機交出來,立刻、馬上!

誰知這個男生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態度強硬,而且以沉默的方式對抗著老師的要求。

男生的態度讓這位班主任噴薄的怒火頓時爆發了出來,他狠狠地扇了這個男生兩耳光,力氣大得甚至把男生的眼鏡都扇飛了。

捱了打的男生雖然滿臉都寫著憎恨,但也知道眾目睽睽之下繼續頑抗下去,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於是氣鼓鼓地將手機從書包裡掏出,扔在桌上,憋著一肚子火起身離去。

之後,這位班主任許是覺得這樣的懲罰還不足以立威,還不足以讓其他的學生明白“距離高考僅剩三個月還敢帶手機進教室”是一種多麼不可饒恕的行為。

他做出了一件既令人瞠目結舌,又在我們意料之中的事——當著全班的面,先聲明自己“賠得起”,然後就將這部手機拼命地摔在地上,一下不夠,就多摔幾次,直到將手機徹底砸爛。

更爺們兒的是,在摔手機之前他便已讓攝像機就位,全程記錄下砸爛手機的過程,還將這段錄像發到了家長群裡。

這一幕讓筆者倒吸了一口涼氣,在這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一個個都被當成祖宗哄著”的時代,作為老師,還有比這更爺們兒的舉動嗎?

當然,這種讓純爺們兒們都熱血沸騰的舉動,也為他帶來了必然的後果——視頻在網上熱傳後,當地區教委立刻介入調查,該老師已被停職檢查。等待他的是什麼?想必不需要我這位業內人士多費唇舌了。

衝動是魔鬼!對於站上講臺的我們來說,最容易點燃我們怒火的莫過於“我要求你好好學習,你當著我蹉跎光陰”。

而當這種怒火升騰起來,難以控制時,很多老師都會採用過激的手段去宣洩。

那些性格強勢,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老師,往往就是在這樣的衝動之下,一失足走上了不歸路。

高三教師打學生、摔手機被停職:一時衝動,終會讓自己追悔莫及

02

能屈能伸,才是名師風範

或許對於很多老師來說,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甚至比性命更重要,因為這種權威是確保他們能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圖騰。

而維繫這種權威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執行,對班規、校規一絲不苟、言出必行的鐵腕執行。

所以秉持這種工作思路的老師,很少甚至幾乎不可能對學生、家長做出任何讓步,這種強硬立場往往還遍佈在各種情況之下。

可是我很想勸勸有這種信仰的同行們:現實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情況,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靈活變通、能屈能伸,才是有大格局的名師風範。

筆者曾在一個知名教師自媒體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那位號主有一個熟人,曾在某一年任教高三,擔任班主任,身份與這位當事人類似。

距離高考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們班上發生了一件性質極為惡劣的事。

有一個品行不端、內心陰暗,專好背地裡使陰招的學生,由於嫉妒班上幾個學霸成績優異,竟然在有一天趁著教室裡沒人的時候,把那幾位學霸整理了數月的試卷集、學習筆記、錯題集一股腦全部撕毀!

事發後,那幾個受害者告到了班主任面前,班主任自然不能不管。

可是馬上就高考了,此時此刻若是強硬處置,只怕不僅會壞了幾個當事學生的迎考心態,更有可能讓全班學生的軍心都受到極大負面影響。

思慮再三,這位班主任決定實行冷處理,他對那個背後使陰招學生的家長進行了一次家訪,試圖向家長講明利害,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多麼惡劣,以便加強對自己孩子的管束,避免再出現類似事件。

沒想到的是,這次家訪險些把這位班主任活活氣死!

面對老師反映的情況,那位家長非但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為自己孩子拼命洗白。他對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大放厥詞,恬不知恥地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我兒子本來就是最優秀的,他絕不可能幹出這種事,肯定是你們在汙衊他。再說了,那幾個學霸為什麼成績好你心裡沒數嗎?肯定是你們私下收了他們家長的錢,天天給他們開小灶。

末了,這位家長還放了一句狠話:我告訴你,請你立即停止這種侵犯我兒子名譽的行為,如若你們敢給他施加壓力,導致他高考落榜,我跟你沒完!

知道多說無益,所以這位班主任只好強忍著怒火回家了。

為了不影響學生高考前的心緒,他好好地做了一番那幾個受害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幾個科任老師商量,親力親為地盡最大努力幫他們彌補損失的資料。同時,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高考成績發榜後,那幾個學霸人人上了一本線,而那個損人利己的人渣學生連專科線都沒上。

果不其然,那個奇葩家長立即跑到學校來找這位班主任碰瓷。此時此刻,這位班主任卻拿出了無比強硬的態度,他厲聲警告這位家長:

之前我忍你是因為快高考了,不想影響學生的軍心才沒跟你計較,你現在要是還敢跑來這兒耍無賴,那我馬上就報警,你要不服氣咱就法庭上見!

辦公室裡的其他老師都知道箇中緣由,早就群情激憤,立即眾志成城、抱團怒懟。

最終這個害人害己的家長自取其辱,灰溜溜地走了,獨自默默承受了自己應得的懲罰。

看過這個案例後,筆者明白了一個道理:

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是一回事,好漢不吃眼前虧又是另一回事。

靈活應變、能屈能伸,既盡到責任,又保全自身,這才是做教育應有的大智慧。

高三教師打學生、摔手機被停職:一時衝動,終會讓自己追悔莫及

03

教書育人,要摒棄完美主義

對學生嚴格要求,用盡一切辦法讓他們改掉壞毛病,是教師的責任、初心。

沒有哪個老師會認為嚴格要求孩子是一種錯,所以我們把嚴視作愛,並把這種愛看作理所應當。

但是自古以來,寬嚴都是相濟的,嚴慈都是同體的,在不同的個體身上,超過一定限度的嚴,便不再是愛,而是傷害。

記得筆者剛剛參加工作時,也同這位怒砸學生手機的班主任一樣:個性倔強、不講情面、一味強硬、容易衝動,眼裡揉不得沙子。

那個時候,學生所犯的哪怕很小的一點錯誤,諸如弄丟試卷、上課走神、考試粗心等,都很容易招致我的一頓地獄咆哮。

不僅如此,年輕氣盛、缺乏經驗的我還犯過很多新手教師都會犯的大忌:動不動就因為學生出現的一點小問題,而徹底否定他們。

後來,工作的時間久了,慢慢地司空見慣以後,筆者才幡然醒悟:學生犯錯不是錯,錯的是我總按照完美主義的要求,去逼迫他們變成自己期望的那個樣子。一旦期望落空,就偏執地將他們一棍子打死。

換一種角度看待學生,其實他們也很可愛:

有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其實骨子裡充滿正義感;

有些偷奸耍滑的孩子,其實很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有些貪玩懶惰的孩子,其實在某些方面具備你只能仰望的天賦;

有些個性倔強,好跟你對著幹的孩子,其實很有主見,小小年紀就會獨立思考。

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你期望他走的道路,和他命中註定的人生軌跡,可能是兩條平行線。

摒棄完美主義,學會接受和承認你有所不能,何嘗不是對自己和學生一種放下執念的解脫?

高三教師打學生、摔手機被停職:一時衝動,終會讓自己追悔莫及

04

任何時候,不要陷自己於被動

體罰是高壓線,一旦觸碰便有被嚴肅問責,甚至弄丟飯碗的巨大風險。可是在責任心的驅使下,又有幾個老師能在工作中徹底杜絕體罰現象呢?

當你被學生氣得夠嗆,確實忍不住想出手教訓他時,請牢牢記住:

生再大的氣,都不要在工作中陷自己於被動,自保永遠是第一位的。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的人,我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當這位班主任扇學生耳光時,怒砸手機時,他心中深深的失望、無奈、恨鐵不成鋼。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贊同他的做法,平心而論,當我剛在網絡上看到那段視頻時,哪怕是作為一個同行,作為一個局外人,我的第一反應都是憤怒。

那麼可想而知,當視頻的觀看者變為外行人士、學生、家長,甚至是當事家長時,他們會作何感想。

或許在這位班主任眼裡,他把自己砸手機的過程錄下來,併發到家長群,是希望用這種方式樹立班規校紀的權威性,讓學生和家長明白臨近高考還敢帶手機進教室,違法成本會有多麼高昂!

可是在筆者看來,這種做法非但偏激,而且愚蠢!

在這個連批評學生都要注意尺度,生怕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年代,用這種明目張膽的方式給自己留下被問責的實錘,簡直就是作死天才級別的神操作!

萬幸的是:根據筆者在網上看到的處理結果,這位當事家長特別通情達理,不僅沒有怨恨老師,還對老師的嚴厲管教表示理解和支持。

可是我們也知道,在當今師道尊嚴不存的現實下,護短的家長多如牛毛。

假如這個學生的家長偏偏屬於這一類,你這樣在家長群裡公開撕破人家的臉,雙方想善終是絕無可能的。

對孩子負責,絕不意味著應該把事做絕,不給對方留下回旋的餘地,到頭來被逼死的終究是自己。

曾經,我們都懷著一顆廣育英才,培萬世棟樑,讓每個孩子都成才的心走上三尺講臺。

經歷了幾十年風霜雨雪的洗禮才明白,教育不是萬能的,你無能為力的事很多。

我們不會鍊金術,沒有點石成金的神奇魔法。

我們也不是觀世音,沒有普渡眾生的大神通。

我們只是一介肉體凡胎,一紙處分、一場官司,就可能讓我們一瞬間萬劫不復。

心平氣和、戒驕戒躁,教育方能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